存心养性
所谓“存心”、“养性”,是指保持人的天赋“良心”和道德理性,尽力使之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孟子道德教育论的一个主要观点。他认为,人心本善,“仁义礼智根于心”。因此,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存其心,养其性”(《尽心上》)。他认为,仁义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告子上》)还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反之,有些人平时不重视道德上的进取,“仁义之心”就会逐渐丧失。“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善心可失。一旦人失去了“仁义之心”,则与禽兽差不了多少。“人无仁义,无异于禽兽”。因此,他提出用“尽心”、“知性”的方法,即发挥人的理性的作用来“存心”。
那么,怎样来“存心”呢?孟子认为,一是“求放心”,即把忘掉、失去的善性、良心找回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同上)道德教育,就是启发人的良心,“求其放心”。二是“思则得之’”。即通过内心理性的自我认识来保持人的善良之心。孟子认为,人只靠感官来认识事物,不进行思考,容易役于物欲和利己心、丧失仁、义、礼、智这些根本的道德。只有运用理性思想的能力进行内在的反省,才能保存自己的仁义之心。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变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
小者不能夺也。”(同上)这是说,人的耳目不会思考,常会受外物的引诱。听由耳目与外物接触,就会失去良心。存在于人内心的良心,要靠人发挥理性思考作用才能得到。只有从内心首先领悟的仁义这个大道理,人心才不会被一些琐屑的物欲所占有。
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理性的反思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他忽视了社会实践对正确的道德观念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脱离道德实践中的感性经验,陷入主观唯心论的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