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中庸”是孔子首先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孔子说:“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又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行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孔子认为是“过犹不及”(《先进》),即既无过,又无不及。《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立而不倚”。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二程遗书》卷七)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 平常也。(《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应该说,这些阐释是符合孔子中庸思想本意的。

在《论语》中,中庸又称为中行,指人的气质、德行保持均衡的状态, 不偏执于一端,使对立的双方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狂”即狂妄, “猖”即拘谨,是两种对立的品质“狂”者勇于进取,敢作敢为,但易于偏激冒进;“狷”者小心谨慎,思前顾后,但流于退缩无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捐。他本人则“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是个合乎中庸之道的典范。孔子提倡君子应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这五种品质,都是不偏不倚,把对立的品质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的境界。

从伦理学上看,孔子的中庸思想揭示了人类道德生活中的一种规律,认为人的品行应在对立的双方把握某种恰当的分寸或“度”,不能偏执于一端, 失之偏颇,走向极端。这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他把中庸作为最高的美德,目的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中道”思想有某种相同之处。亚里斯多德:“美德乃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中庸之道,即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中庸,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 这就是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美德的原则。它乃是两种恶行——即由于过多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它既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激情和行动两方面,恶行是少于应该做的,或者越出了正当的范困。而美德则发现了选取了那中间的。因此,就其裨和就表达其本质的定义而言, 美德是一种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