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与“道德”概念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德”是指善良的品行、高尚的品格。据《释名·释言语》说:“德,得也,得事宜也。”又据《说文》解释:“德,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也。”“德”包含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与己都有得益之意。
“德”字在我国历史上的起源及其原始意义,已难考定。但据一些古文字学家对甲骨文的考证,发现西周大盂鼎铭文内已铸有“德”字。《诗经·大雅·烝民》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之懿德。”《尚书·康诰》说:“惟乃歪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尚书·召诰》说:“王其疾敬德。”《尚书·盘庚》说:“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敢动用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这些德字都是指德行、品德之义。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德”,一般也是指德行、品行。如“臣闻以德和民”(隐公四年),“姑务德以待时乎”(庄公八年),“太上以德抚民”(僖公二十四年),“正德利用厚生”(同上),“德、国家之基也”。在春秋时期,“德”字与“道”字是分开来讲的两个概念。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的有益实践。《中庸》说:“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只有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在儒家的早期著作《论语》、《孟子》中尚无“道德”两字的相连并提。后来,“道”与“德”经常并举,逐渐联结为一词。
儒家对“道德”一词的使用,始见于《易传》和《荀子》。《周易·说卦传》说:“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说:“帮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又说:“言道德之求不后王。”(《儒效》)还说:“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 有狂妄之威者。”(《强国》)在战国后期,“道德”逐步成为儒家著作中的常用名词。
道家对“德”概念的理解,与儒对“德”概念的理解,有一致,又有区别。《道德经》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上德下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十八章)“上德若谷。”(四十一章)“报怨以德。”(六十三章)这些“德字”,一般也是指德行、品德之义。但是,道家的“德”字,有自己的独特含义。《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这里的“德”,是指万物生长的内在基础。另外,《庄子·天地》说:“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又说:“物得以生谓之德。”《管子·心求》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 又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之其所以然也。” 这里的“道”,是指天地的本原,万物共同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德”是指天地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化育”、有“得”的依据。
在《庄子·内篇》中,没有将“道德”二字连用,但在《庄子·外篇》中则多次将“道德”作为一个词使用。如:“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骈拇》)“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马蹄》)“夫虚静恬淡、寂莫夫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天道》)在这里。道德的概念虽与儒家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既是一个概念,又是指两个概念。把“道” 与“德”分别看,“道”是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 “德”是指德行、品德,是对合理的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道德”作为一
个完整的概念,则是指行为原则及其具体运用的总称,随着中国道德思想的发展,道德逐渐作为以“精神——实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日益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所重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