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歧路亡羊》谈起

《歧路亡羊》是《列子》中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文如下: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杨子的邻人,找到丢失的羊的可能性有多大。假

定所有的分叉口都各有两条新的歧路。这样,每次分歧的总歧路数分别为 21, 22,23,24,⋯,到第 n 次分歧时,共有 2n 条歧路。因为丢失的羊走到每条歧路去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所以当羊走过 n 个三叉路口后,一个人在某条

1

歧路上 找到羊的概率只有 2n 。

例如,当 n=5 时,即使杨子的邻人动员了 6 个人去找羊,找到羊的可能性也只有

1 3

P = 25 ×6 = 16 = 0.1875

还不及五分之一。可见,邻人空手而返,是很自然的事了!

现在我们再设想道路是这样特殊:从第二次分歧起,邻近的歧路相连通成一个新的“丫”字叉口,像下图所示那样。显然,当丢失的羊在这种特殊的歧路网上,走到第一个三叉口时,它既可能从东边,也可能从西边走入不同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街。这样情形我们记为:(1,1)。接着往下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街:只有一直向左转时,羊才会进入东边的那条;羊进入中间的一条街有两种可能,第一次向左而第二次向右,或第一次向右而第二次向左; 只有两次都向右时,羊才能进入西边的那条街,概括三种情形,我们记为(1, 2,1)。同样分析可以得知,再接下去的四条南北走向街的情形可记为:(1,

3,3,1)记号中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到达相应街的不同的路线数。如此下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奇妙的数字表。

这个三角形表的每行两端都是 1,而且除 1 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字的和。这是因为。它实际上表明了丢失的羊到达该数字地点的路线数,所以应等于两肩路线数的累加。

类似的数字表早在公元 1261 年就出现在我国数学家杨辉的著作中,所以我们称它为:“杨辉三角”。在欧洲,这种表的出现要迟上四百年,发现者就是前些节故事中提到过的法国数学家巴斯卡。因此国外常把这种表叫做“巴斯卡三角形”。

杨辉三角第 n 排的数字和,实际上就是《歧路亡羊》中第 n 次分叉后的总的歧路数,所以应当等于 2n。例如,表最后一排的数字和:

1+6+15+20+15+6+1=26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杨辉三角中第 n 排的除开头“1”以外的第 k 个数字记为 Ckn。这样做的优点是,今后如若需要了解到达上述位置会有多少可能的路线时,无需思考,立即知道是 Ckn 条。

下面要讲的是概率论中颇为重要的课题——独立重复试验。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将要得到的结果,与杨辉三角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

以掷币为例。如果我们把掷币中出的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比喻成杨辉三角中向左和向右的路线,那么,杨辉三角中的第一排(1,1),就相当于掷

第一枚币时出现的(正,反)可能;而第二排的(1,2,1),就相当于重复掷两枚币时出现的(两正,一正一反,两反)可能;而第三排中的(1,3,3, 1),就相当于重复掷三枚币时出现(三正,二正一反,二反一正,三反)的可能,如此等等。这样,杨辉三角中第 n 排各数,与掷 n 枚币出现的各种可能性的数目有以下对等关系。

n 次掷币的可能情形

可能出现数

全正

1 次反, n-1 次正

1

C1n

2 次反, n-2 次正

C2n

3 次反, n-3 次正

C3n

k 次反, n-k 次正

Ckn

全反

1

2n

于是,我们得出,重复 n 次掷币,出现 k 次正面或反面的概率为:

P (k) = Ck · 1

n n 2n

例如,掷 6 次币,出现三次正面的概率

P6 (3) = C3· 1

26

= 20 = 0.3125

64

式中的 C36=20,是从杨辉三角表中相应位置查到的。

上面我们讲的掷币,每次出现正、反机会都是均等的。假如某事件出现的的概率是 P,那么在 n 次试验中,该事件恰好出现 k 次的概率又如何呢? 这只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在杨辉三角中,任何到达“Ckn”的路线,都必须是恰好向右走 k 次,向左走 n-k 次,这里,假如我们把向右走相当于事件发生,向左走相当于事件不发生,那么,任何一条到达“Ckn”位置线路的概率均为 Pk(1-P)n-k,其中(1-P)是事件不发生的概率。由本节开头的分析知道,到达“Ckn”的线路数即为 Ckn,所以我们即得 n 次试验中,事件出现 k 次的概率公式:

Pn(k)=Ckn·Pk(1-P)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