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根据地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东起淮南路,西至平汉路,北连淮河,南临长江,突出于武汉、南京之间。刘邓大军一旦控制该地区,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成为解放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战略要地。同时, 必将牵动蒋介石的中枢神经,迫使其从山东、陕北战场抽调兵力回援,与解放军争夺这一战略要地。

战争如棋局,往往一手高招,满盘皆活。但走出一步好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前,毛泽东就对十几万大军远离后方,长驱直入敌战略腹地创建根据地的前途作了三种估计: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退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了代价, 站稳了脚,完成重建根据地的任务。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力争最好的前途,指出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是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刘邓大军跃进到大别山,但未必能立足于大别山。要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曾在这里几进几出。

刘伯承、邓小平深知身上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懂得不管哪种前途,都要付出代价,经受严峻考验,邓小平指出:“中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当敌人的大门,其中大别山是大门边。⋯⋯中原要大定就要把大别山控制起来。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基地。它靠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敌人时时刻刻受到我们过江的威胁。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这是艰苦斗争的过程”。

部队进入大别山后,面临着重重困难:连续行军作战,干部战士极度疲惫;当地反动势力尚未摧垮,仍在暗地里搞破坏,威胁和控制群众;大别山生活相当艰苦,加上远离后方上千里,部队补给 十分困难;严冬将至, 十几万大军没有御寒准备。由于斗争形势险恶,环境艰苦,部队中出现了畏难怕苦情绪,一些干部战士对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前途信心不足。

为了在大别山打开局面,站稳脚跟,邓小平于 1947 年 8 月 27 日以中共中原局的名义向所属部队发出指示,号召广大指战员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指示说:

“(一)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

“(三)应向全军说明,我们有完全胜利的把握。首先是有陈谢兵团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广大地区及山东大军在陇海路南北的互为配合。其次是我当面敌人只有二十三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失败,战略上愈显被动。再次是大别山区有长期的革命传统,且保存有游击战争的基础,我们有许多本地干部。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四)应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

弟在华北胜利了,壮大队伍了;说明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说明我们决不再走。我们的口号是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解放中原,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

“(五)在军事上,我们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城镇, 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胜仗(一两个团一次的歼灭战)。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大家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准备条件。但必须了解,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十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我们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任何时候,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准备。

“(六)充分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同我们一块斗争,是实现我们战略任务的决定条件。而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军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各级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 8 月 31 日,刘邓又在大别山区的光山县北向店召开直属队连以上干部会

议,进一步向部队阐明任务,指出困难,增强信心。在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指出:“我们已到了大别山,完成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步,把蒋介石逼退了一条线。党中央说我们的行动是英勇的行动。我陈谢兵团已挺迸陇海西线,向伏牛山前进。这样,便以大别山、伏牛山、鲁西南形成一个犄角之势。在这战略态势下,我们解放中原,是有充分根据与条件的。”他最后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 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听了邓政委的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坚决完成重建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1.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规定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同时指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在这以前,困难将是不少的。但是,这种困难能够克服和必须克服。”强调“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 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

刘邓为了传达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专门召集野战军其他负责人及司政机关的部长、处长等开会。在会上,邓小平首先发言说:“我们已经到了大别山,完成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步。大别山处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重要战略基地。在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我们的根据地。这里的群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对我们有着浓厚的感情。但是由于我军曾几次退出这个地区,群众受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加上我军初到,反动统治还没有完全打垮,还在暗地威胁群众,群众对我军这一次能否站得住脚还有怀疑,我们在大别山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和‘多打胜仗’,开动这两个车轮子,把革命推向前进。敌人一定会从其他战场抽出兵力来到这里向我们争夺和扭打。但是,我军从北方到南方,由平原到山地,由有后方到无后方,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定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寻找战机,歼灭一定

数量的敌人,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 建立各级政权,开辟新区工作。搞得好,打它几个回合,我们就有可能站住脚”。

刘伯承接着说:“中原逐鹿,鹿死谁手?蒋介石这个鹿,就死在共产党之手。中国古代历史上,谁要得到中国,谁就得控制中原。我们同蒋介石争夺这个战略地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坚持大别山,是义无反顾的。”

大家听了刘邓首长的讲话,深受启发,并统一了认识。会议决定乘敌人主力被甩在淮河以北地区,大别山极为空虚的有利时机,迅速分遣部队,实施战略展开。以第三纵队在皖西,第六纵队主力在鄂东,第一、二纵队和第六纵队一个旅及中原独立旅在大别山北麓的商城、罗山地区,一面牵制敌人, 一面开展地方工作。同时,把全区划分为豫东南、鄂皖、皖西、鄂东四个工作区,分别由第一、二、三、六纵队负责开辟,并由各纵队领导干部兼任所在区党的工作委员会书记;由每个纵队各抽调一个团和挑选一批干部开展地方工作。为适应新区斗争形势需要,刘邓要求各纵队精简机关,减少重型武器和马匹,充实战斗连队干部和装备,加强适应性训练。

正当刘邓大军各部开始展开之际,蒋介石急令追堵部队二十三个旅跟过淮河,逼近大别山,阻拦刘邓所部向桐柏山、大洪山发展;以一部兵力实行分散“清剿”,摧毁地方民主政权;以两个整编师实行机动,寻找刘邓主力作战,妄图乘刘邓大军立足未稳,将刘邓大军赶出或消灭在大别山区。在敌追堵部队中,属桂系的整编第七、四十八师善于山地作战,参加过当年“围剿”鄂豫皖红军的作战,战斗力较其他师强。

刘邓针对敌人的部署和企图,遵照毛泽东 9 月 11 日关于“似应避开桂系主力七师、四十八师,集中注意歼灭中央系及滇军”的电示,决心先打战斗力较弱而又孤立突出的滇军整编第五十八师,并以第一、二纵队和第六纵队一个旅吸引敌人主力进入大别山以北地区,掩护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主力在大别山南部的鄂东、皖西地区展开。根据这一计划,第一、二纵队主力和第六纵队一个旅,于 9 月间在商城、光山地区,以滇军整编第五十八师为对象, 连续打了三仗,基本实现了预期目的。但是,这三仗都打得不够理想,歼敌仅一个多团。这主要是由于部队初到大别山,缺乏南方气候、地形条件下的作战经验,加之民主政权未建立,群众未发动起来,特别是当地反动武装四处袭扰,使部队给养难筹,休整无安全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干部战士的思想产生了波动,有的部队中甚至出现了消极避战和纪律松驰现象。

为了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克服困难,刘邓于 9 月 27 日在河南商城西北的王大湾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进一步阐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意义,特别强调增强信心、反对右倾情绪、克服纪律松驰现象,是在大别山站稳脚跟的根本条件。邓小平在会上严肃地指出:党中央对我们这次行动的意义,作了充分的估计。现在,我们不但保存和进一步巩固了原有解放区的基本区域,而且把战争引向蒋管区,迫使蒋介石把战线由黄河移到长江。同志们可以看到,中央这步棋下得多么英明,多么有远见。可是,我们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艰苦,而看不到全国战局这种新变化,个别人甚至产生右倾情绪和违法乱纪现象,这种错误倾向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高级干部越要以身作则,鼓励部队勇敢地歼灭敌人,我们既反对在条件不可能的时候轻率地去作战,更要反对在条件可能的时候不敢勇敢地去作战。他还特别强调地说:能否坚决执行群众纪律和部队纪律,关系到我们在大别山能

否站得住脚。要求全体指战员一定要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坚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驰等错误思想情绪。

刘伯承待邓小平说完,接着说:要创立大别山解放区,必须打胜仗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这两个轮子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推动这两个轮子转动的原动力,则是提高信心、增强斗志。我们进到大别山,处于无后方作战,困难重重,但要有勇气战胜困难,特别是要打好仗。随后,他针对一些干部存有不在冀鲁豫战场吃肉,偏到大别山来啃骨头的思想问题,指出:打仗总是有吃肉和啃骨头的,过去山东啃骨头,我们在冀鲁豫就吃肉, 这次我们啃骨头,是革命的历史给了我们这个任务。我们一刀插进敌人的胸膛,敌人一刀砍了我们的臂膀,我们虽然出了血,也应该看一看敌人胸膛上的刀,看一看友邻的胜利、全局的胜利,这些胜利中就有我们的一份。刘伯承还以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启发和激励大家,指出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有三条,一是不团结,内部闹矛盾;二是保守,不思进取;三是贪图安逸,害怕艰苦。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忠于党,忠于人民,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刘邓的重要讲话,对于增强部队斗志,战胜进入大别山后的重重困难, 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具有重要作用。至 9 月底,刘邓大军先后攻取了麻城、云安、黄安、罗田、霍山、岳西、光山、庐江、广济、黄梅、潜山、太湖、宿松等二十三座县城,歼敌六千多人,并在十七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控制了百万多人口的地区,依托山区建立了后方,从而打开了重建根据地的局面, 初步实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意图。

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不久,陈谢兵团和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也先后跳出内线,分别挺进豫陕鄂与豫皖苏。这三支大军在中原互为犄角,构成“品” 字阵势,开始向国民党军展开大规模进攻。

周恩来在 9 月 28 日《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报告中,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地描述说:“三路大军南下,过黄河,过陇海路,直到长江以北。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蒋介石总想赶我们过‘外壕’,而我们已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 了。形势变动了,我们是在黄河、长江之间来发展。中国中部有江、淮、河、汉四条大水,现在要在这之间来打”。

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其中尤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在最前沿,直接威逼南京和武汉,使蒋介石惊恐万状。蒋介石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的动向和企图作了种种猜测,既怕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立足生根,又怕刘邓、陈粟两路大军会合,更怕刘邓大军南渡长江或西进四川。于是,蒋介石以集结在大别山北部的国民党军七个整编师,对光山、经扶地区的刘邓大军主力进行合围;而在大别山南部仅留有少数正规军及土顽武装守备,势孤力单。刘邓根据这一情况,并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分散大敌,使敌主力疲于奔

命”和“歼灭小敌,发动群众,解决物资”的指示,决心留下一部兵力在商城、罗山地区,伪装主力迷惑钳制敌人,并继续开展地方工作;主力分两路出鄂东、皖西,调动敌人,威胁敌长江防线。同时决定,在黄冈、广济、黄梅、宿松、太湖、潜山一带富庶地区发动群众,解决部队的冬衣问题。

  1. 月 1 日,第一、二纵队主力和第六纵队一个旅,以疾风扫落叶之势,

    扫荡了沿途分散孤立的敌守备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并会合第六纵队主力在黄陂以东的柳子港、李家集等地,先后歼敌整编第五十六师新编第十七旅大

部和整编第五十二师一部。与此同时,第三纵队以一部兵力钳制敌整编第七、四十六、四十八师,集中主力将敌整编第八十八师第六十二旅全部歼灭在皖西六安东南的张家店地区,打破了敌三个整编师的跟踪与合围企图。这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首次取得在无后方条件下歼敌一个正规旅的胜利。

为了鼓舞全军指战员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信心与勇气,邓小平亲自到驻在王大湾附近的第二纵队,向连以上干部作报告。

他说:“现在有的同志不敢对部队讲困难,你不讲,困难也还是客观存在着。我们不要怕讲困难,相反,应该勇敢地正视困难,实事求是地向大家说明困难,这样,才能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战胜困难”。

他接着说:“我们远离后方,在敌占区还能没有困难?有困难是事实, 但有困难并不可怕。我们干革命就难免要同困难打交道,就要有克服困难的耐力。我们把敌人大量吸引过来,压力大了;我们远离后方,困难多了。但是,我们的兄弟部队在其他战场上就轻松了,就可以打胜仗了。这就好像打篮球一样,蒋介石看我们到大别山来投篮了,他就把前锋后卫都调来跟着我们。这样,他顾了南就顾不了北。他不让我们在南面投篮,不惜用几十万大军缠着我们,可他北面的篮板就空出来了,我们的兄弟部队在北面就可以投篮得分了。我们在大别山困难很多,是在‘啃骨头’,但是,在其他战场上, 我们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吃肉’了!我们背上的敌人越多,我们啃的骨头越硬,兄弟部队在各大战场上消灭的敌人就越多,胜利也就越大。而各大战场的胜利,反过来也可以支援我们,减轻我们的压力”。

邓小平最后说:“要讲困难,我们有,蒋介石也有。我们的困难是局部的、暂时的,是前进中、胜利中的困难。而敌人呢,他们面临的是解放区、蒋管区人民的重重包围,他们的困难是全局性的,是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不可克服的困难。眼下,我们虽然困难一点,我们身上还要掉几斤肉,我们还要付出一些代价,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了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是值得的,是很光荣的”。[15]

听了邓小平那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分析,广大干部提高了认识,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10 月上旬,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党的八项基本政策。与此同时,解放军总部重新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中原局,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根据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要求全区普遍宣传党的土地法大纲,立即发动群众向封建地主恶霸展开斗争。邓小平在讨论会上发言指出:“大别山根据地的建设,决定于地方工作,军民关系。军队要真正成为大别山人民的子弟兵,一面打仗,打游击,坚决消灭蒋介石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势力,一面积极发动群众普遍进行土地改革,使之工作逐渐深入开展。”会议决定,每个纵队各出三个团组成地方军区基本武装,并从各纵队抽调上千名干部战士参加地方工作;成立鄂豫和皖西两个区党委和军区,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战略展开和建立民主政权任务的完成。

为进一步实施战略展开,刘邓于 10 月 20 日作出了分遣部队、寻机歼敌的部署:以第六纵队向黄冈、薪春地区,第一纵队向广济地区,第二纵队向黄海、宿松地区,第三纵队向潜山、桐城、庐江地区,在长江北岸沿江地区

分别展开。各纵队按照这一部署,乘胜向长江北岸黄冈至庐江间挺进,连克国民党军重要据点团风、广济、浠水、武穴、望江等,直逼长江,威震大江南北。九江守敌告警,武汉守敌戒严,两岸人民纷纷传说:解放军要过江了!

这时,蹲在庐山的蒋介石,听到江北的隆隆炮声,生怕刘邓大军渡江前进,遂急令整编第四十师和整编第五十二师第八十二旅经湖北浠水向广济兼程前进,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共军过江;同时令青年军第二○三师和新编第七旅,在飞机、军舰配合下,从九江伸至长江北岸的蕲春、黄梅、武穴一线布防。 10 月 24 日,敌整编第四十师第八十二旅进占浠水。

刘邓决定抓住敌孤军突出的良机,集中第一、二、三、六纵队主力共十个旅的兵力,在蕲春以东的高山铺地区打个歼灭战。 10 月 25 日,当敌整编第四十师及第八十二旅由浠水沿公路向广济急进,先头部队到达蕲春东北的漕河镇的时候,刘邓命令各纵队迅速向心集结,以第一纵队隐蔽进至高山铺以东及东北、东南地区,占领制高点,布下袋状阵势;以第六纵队尾敌向东,准备乘敌展开时从背后攻击;以第二纵队为预备队,进入广济以西机动; 以第三纵队西进至广济以东机动。另以中原独立旅化装成地方游击队,进至漕河镇、刘公河之间地区,前去与敌先头部队接触,边打边走,诱敌进入预伏地区。各纵队受领任务后,不顾疲劳,日夜兼程,全都按时赶到了指定位置,抢占了阵地。

中原独立旅在大路铺地区与敌人略微接触后,就撤往大王砦地区。敌人以为有便宜可占,果然沿公路节节进逼。 26 日晨,敌前卫部队到达高山铺, 与第一纵队警戒部队交上火。为了迷惑敌人,警戒部队派出一些穿着各式各样便衣的侦察人员,沿途以土枪、破枪袭扰敌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敌人误以为是地方游击队,满不在乎,仅以两个排兵力进行侦察,主力仍保持着几路纵队的队形,大摇大摆地向前赶路。

  1. 日中午,敌前卫部队进到界岭、洪武脑地区时,遭到第一纵队的坚决阻击,双方展开激战。第一纵队指战员英勇顽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冲击,像一把大钳子似的,从南北两侧死死卡住了敌人的咽喉,使敌不能前进一步。当夜,敌以整编第四十师退守清水河,以第八十二旅缩守高山铺,

    乖乖钻入刘邓事先布下的口袋里。刘邓见歼敌时机已成熟,遂于 27 日拂晓命令第一纵队主力及中原旅共八个团的兵力,迅速分割高山铺与清水河之敌, 并对困踞清水河守敌整编第四十师发起攻击;第一纵队第十九旅协同第六纵队攻击高山铺守敌第八十二旅;第二纵队进至广济西南待命,第三纵队进至凉亭河附近,准备扩大战果。

  2. 日上午九时整,刘邓下达总攻命令,第一、六纵队如猛虎下山,冒雨向敌群冲杀,激战五个小时,将敌整编第四十师师部及两个半旅共一万二千多人全部消灭。这一胜利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对加速大别山根据地建设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山铺战斗结束时,大别山区已进入深秋初冬时节,寒气逼人。然而, 刘邓大军十几万人马还没有解决过冬问题,指战员在行军、打仗、站岗、放哨时,都还着单衣、穿草鞋,为此,刘邓把解决全军冬衣问题看成是一个头等大事。

党中央、毛泽东十分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刘邓大军,特地从晋冀鲁豫根据地赶制了一部分棉衣,还送来了一些银元。

刘邓亲自找来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研究如何打好“棉衣战”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一是要靠我们自己动手,创造奇迹,二是在筹集原料时,一定要注意工商业政策,“就是地主、资产阶级开的店铺,也要按价付款。人已逃亡者,可留下借条,将来偿还”。邓小平还嘱咐说:“全军动手缝棉衣, 这件事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要各部队的领导同志,一定充分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于是,一场自制棉衣的活动,迅速在全军展开了。刘伯承、邓小平也不例外,和战士们一样穿针引线,自己缝制粗布棉衣。不到半个月时间,十几万大军都穿上了崭新的棉衣,人人暖在心里, 笑在脸上,更加满怀信心地坚持大别山的革命斗争。

看到这一切,邓小平感叹地说:“我们的军队就是有这么一个最大的长处,只要自己动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至此,刘邓大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斗争,共歼敌三万多人,建立了三十三个民主县政府,胜利完成了战略展开,在大别山初步站住了脚。

“自古谁得中原,谁可得天下”,蒋介石始终把中原看成是他的内腹之地,是他战略上最敏感的地区。因此,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直逼长江北岸, 并开始站稳脚,蒋介石十分恼怒和惊慌。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蒋介石为争夺大别山这一战略要地,于 1947 年 11 月间先后在南京主持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和湘鄂皖赣苏豫六省“绥靖”会议,设立“华中剿总”,把海军调入长江,以防备刘邓大军进攻南京、武汉,并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统揽湘、鄂、皖、豫、赣中原五省军政大权,企图以所谓“总力战”“彻底勘平津浦路以西,长江以北, 平汉路以东,淮河以南大别山匪乱,巩固治安”。蒋介石狂妄叫嚣:“务须全面扫荡,彻底肃清,不使分聚”。

白崇禧为了实现上述企图,从山东、豫皖苏战场又调来五个整编师,加上在大别山原有九个整编师,共三十三个旅的兵力,对大别山展开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进攻;以五个整编师担任江防,以防刘邓大军渡江南进。与此同时,命令国民党陆军徐州前线指挥部以整编第五军在淮河以北地区,钳制陈粟大军;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以第五兵团在豫西地区,钳制陈谢兵团, 作为战略上的配合。 11 月 27 日,白崇禧指挥十四个整编师三十三个旅, 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开始了对大别山的全面围攻。同时,还利用各地土顽、恶霸、地主、特务,恢复保甲制度,发展“三网”(谍报网、公路网、碉堡网),实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制造无人区、无人村,以配合正规军的围攻和清剿,摧毁民主政权和革命武装。

大别山的形势骤然严峻起来,何去何从?

正当这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发出指示,强调大别山根据地是否能巩固, 是中原根据地能否最后确立与巩固的关键,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为此, 要求南进三路大军必须内外线紧密配合,由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坚持现地斗争,由陈粟、陈谢两支大军向平汉、陇海路展开大规模的破击作战,寻机歼敌,调动和分散围攻大别山的敌人,直到彻底粉碎敌人的围攻为止。中央军委为增强反围攻的力量,还特地把第十、十二纵队从晋冀鲁豫根据地调往大别山。

149

刘邓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决定采取内线坚持和分兵向外,内外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彻底粉碎敌人的围攻,在大别山立足生根。以第

二、三、六纵队留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其他部队转出大别山区,第一纵队向淮西一带转移;以第十、十二纵队西越平汉路,向桐柏、江汉地区展开, 扩大根据地,调动敌人。另外,为便于指挥部队,也考虑到刘伯承年纪大且体质弱,以及中原局机关、野战军后勤机关随军作战不方便等因素,还决定成立野战军前方和后方两个指挥所。由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负责内线作战;由刘伯承、张际春率后方指挥所北渡淮河,负责外线作战。

12 月 11 日,在大别山区冬季的寒风中,邓小平亲自为刘伯承送行。他俩都不上马,并肩而行,上了一坡又一坡,走了一程又一程。尽管他们把分兵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都仔细地研究过了,但都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刘伯承担心,部队一分为二后,大别山区的斗争形势会更加险恶,于是再次提出坚决把警卫团给邓小平留下,并叮嘱李达参谋长要特别注意邓政委的安全。邓小平则希望刘伯承多多保重身体,尤其要保护好“心灵的窗户”,晚上少用眼睛,还再三嘱咐野司管理处同志,要想办法给刘司令员搞到一盏美孚油灯。直到夜幕降临时,他俩才话别分手。

刘伯承率部转出大别山后,邓小平立即号召大别山全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内线斗争,宁愿自己多背一些,拖住敌人三十多个旅于大别山内,也要使陈粟、陈谢两支大军腾出手来, 大量歼灭敌人,同时掩护第一、十、十二纵队在淮西、桐柏、江汉地区的展开。邓小平指出:“敌人对大别山的疯狂围攻,是垂死挣扎的表现”,我们“只要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紧紧地依靠人民,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 在全国各兄弟战略区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一定能够粉碎敌人的围攻,保卫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

12 月中旬,进入大别山区的国民党军三十三个旅,在白崇禧亲自指挥下,以整编第八十五、二十八、九、七、二十五、四十六师等部,自黄陂、广济、太湖、潜山一线呈半月形阵势,由南向北齐头并进;以整编第四十八、五十八师进至商南地区;以整编第十、十一、二十师及整编第五十六、五十二师各一部,在光山、罗田、信阳、花园一线实施堵击;以空军第四军区部队支援陆军作战,企图以南北夹击消灭大别山共军。此外,以青年军第二○ 三、二○二师封锁长江武汉至安庆地段。敌人在大别山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邓小平等冷静而全面地分析了形势,决定根据敌人兵力占绝对优势且密集靠拢、向心合击的态势,以及大别山腹地山高路窄、回旋余地小的地形特点,实行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机动歼敌方针。除令地方武装分散就地坚持游击战外,主力三个纵队适时跳出包围圈,绕到敌人侧后,采取“以小对大, 以大对小,分派小部队游击疲敌,大部队远离敌主力,寻歼弱敌”的战法, 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同时指出,各纵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退时都要以攻势姿态“捕歼小敌、土顽,尤应以爆破、阻击、夜袭、火攻、捕捉、破线、破路等,才能杀伤敌方人马,破坏交通、物资,消耗疲敌”。

邓小平后来回忆说:“我一个,李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就这么三个人, 带着几百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方针就是避战,站稳脚,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从东到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就在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下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

敌人碰面。就这样搞了两个月。”[16]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作战,大别山部队共歼敌一万五千人,先后收复太湖、英山、立煌、广济、潜山、岳西、黄梅、礼山等十多座县城,取得了内线坚持的重大胜利。邓小平后来在总结内线作战经验时说:“关于作战。这要看当时当地的敌情而定。⋯⋯一个重要问题是分遣与集中的运用问题。我们区分野战军与军区两套办法,以野战军集中打大仗,以军区部队分遣占地盘,消灭地方反动武装和打小仗,⋯⋯分遣以分散敌人,造成敌人弱点,而后适时集中歼其一部,其要点则在明了分遣是为的集中歼敌,故分遣时要计算到比较有利于集中的条件”。

对于大别山的险恶形势,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极为关注。一度打算派华野四个纵队南下与陈谢兵团会合,沿平汉路进逼武汉,直接配合刘邓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围攻。邓小平从战略全局出发,认为大别山形势虽然严峻,但部队已有充分思想准备,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因此,建议华野、陈谢兵团对大别山的支援不宜急躁,而要立足于长远考虑,还建议把刘邓所属的第一纵队也留在淮北,配合华野作战。邓小平等人这种宁肯牺牲自己、始终顾全大局的精神,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称赞,同时也给刘邓部属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的陈锡联将军回忆道:

有一次,我到野战军前方指挥所汇报情况,李先念副司令员一见面便开玩笑地问:“锡联同志,背得动吗?”邓政委接着说:“就是要多背一些, 背重一些,釜底抽薪就不要怕烫手。调动敌人回援根本重地,这是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行动。我们多背一些敌人,宁愿本身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于自己的周围,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能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现在陈粟、陈谢的部队,为配合我们粉碎敌人的围攻,已开始向平汉、陇海路的敌人出击。我准备告诉他们,要作长期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一 些,他们可以放手歼敌,对全局有利”。[17]

在邓小平率部坚持大别山内线斗争的同时,转入桐拍、江汉、淮西地区的第一、十、十二纵队,乘敌主力被吸引于大别山的有利时机,横扫敌人保甲系统和土顽武装,占领广大乡村,发动群众,建立各级民主政权。至 12 月底,共歼敌四千多人,解放了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天门、京山、潜江、钟祥等县城,迫敌整编第四十、五十八帅分别向淮西、江汉驰援, 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别山的反围攻斗争。

至此,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内外线的密切配合和华野、陈谢兵团的积极支援下,终于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大别山的围攻,胜利实现了毛泽东预料中的最好前途。 1948 年 1 月 15 日,邓小平致电毛泽东:“现在看来,我们业已站住,不管情况如何严重,敌人是撵不走我们的。”

国民党军在围攻大别山的过程中,不仅屡屡扑空,疲于奔命,毫无所获, 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且丢掉了桐柏、江汉和淮西广大地区,真可谓落个“鸡飞蛋打”的结局。蒋介石在“大别山剿匪检讨会议”上发表训词说:“现在我们有许多部队作战失败”,“完全是因为我们自己平时不研究,对于士兵不训练,不注重情报,不讲究战术,一到作战的时候,敌情不明,地形不熟,完全陷入盲目作战,当然只有失败,由此可知我们的失败都失败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一般高级将领能够振作努力,研究学习,减少自己的缺点, 则不仅减少官兵的牺牲,而且能够建立战功,达成任务”。

刘邓大军和陈粟、陈谢两路大军,在中原战场互相配合,机动作战,四

个月内共歼敌十九万五千多人,攻克县城近百座,建立了以大别山为基础的拥有四千五百万人口的中原解放区。三路大军的南进行动,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的九十个旅到中原战场,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军在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行动,迫使蒋介石于1948 年1 月开始实行“分区防御”,并特别加强了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建立起所谓“中原防御体系”。

注释

  1. 刘金田主编《邓小平的历程》(上),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4 年 8

月版,第 266 页。

  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6 月版,第 1157

页。[3]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8 月版,

第 513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0 月第二版,第

337—338 页。

  1. 张云轩《邓政委教育部队的几个片断》,《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年 7 月版,第 291 页。

  2. 任涛《邓小平在中原》,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7 月版,第 32

    页。[7]段君毅、乔明甫《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领导》,《二十八年间——

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第 61、81 页。

  1. 王文桢《敢担重担敢于创新的人》,《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第

    212 页。

  2. 任涛《邓小平在中原》,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7 月版,第 58

    页。[10][11]苗冰舒《刘邓挥师巧渡黄河》,《名人传记》1987 年第 6 期。[12]《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6 页。

  1.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8 月版,第 565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0 月第二版,第

96 页。

  1. 阎代举《精辟的论述巨大的鼓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1 月版,第 125 页。

[16]同[13],第 77—78 页。

  1. 陈锡联《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三纵队》,《中共党史资料》第 24

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46—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