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神经

海明威不甚理解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不等于他不理解经济和政治。他 20 年代当驻欧记者时,常在欧美世界的政治漩涡中奔波。他与报界闹翻,成为职业作家后,才极力想摆脱政治。

但是,这恐怕不会比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更容易。

大作家即使身居世外桃源,他的心上总有一根十分敏感的弦应和着世界的脉搏颤动。

海明威从非洲回来以后的第二年,驾着他那艘像皇后一样庄严华丽的“拜勒号”在加勒比海中找到一个叫比米尼的小岛。

从基韦斯特到这里,刚好要在海上航行一天一夜。

他对朋友说,比米尼岛的发现是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这里有美丽如画的海滩,附近海域是马林鱼、金枪鱼和鲨鱼遨游天地,岛上有些简陋的小木屋,有一个酒吧间,居民的数量刚好可以打破小岛上曾经有过的蛮荒时代的静寂,洁白的沙滩上长着疏疏朗朗的椰子树和棕榈树。要不是偶尔飞来泛美航空公司的水上小飞机和三五艘停靠在码头边上的游艇,真会让人感到这个小岛是处在地球的最末端。

从此,海明威常常来这里捕鱼、度假。他在这里钓到过一条 785 磅

的大鲨鱼,只差 12 磅就达到了当时钓鱼成绩的“世界纪录”。他在这里

还第一次钓到一条 300 多磅的金枪鱼,这种鱼还从来没有人用钓钩钓上来过。

当他的“拜勒号”停泊在码头边检修、上漆时,他便在洁白的沙滩上摆下拳击擂台,说要是有谁能和他打上四个回合,他便奖给对手 200 美元。

岛上一名渔夫和他较量了一番,失败了。一个甘蔗工人和他刚交手, 就仰面朝天一筋头跌昏过去。

著名的英国重量级拳击冠军汤姆·希尼也正在比米尼岛避暑,他接受了挑战。全岛居民都汇集到了沙滩。打了几个回合之后,希尼哼哼着说:“咱们算了吧,拳击赛都要收门票的,可咱们什么也拿不到。”

海明威甩着被打痛的手臂说:“我本来打算在第五回合击败你,到第九回合你就会丧命。逢上厉害的对手真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就在这个仿佛是世界末端的小岛上,就在钓鱼、拳击的生活中,海明威那根与世界脉搏同振的神经跳动起来。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他写下了《注意下一次战斗:一封措辞严肃的信》,寄往《绅士》杂志。文中,他重提起 1918 年他在意大利战场上受伤时所发的誓言。他当

时心想,如果那天晚上他能度过死亡关,他以后就要不遗余力地反对新战争。这个誓言,他每年都向自己重提一次。

就是在这篇文章里,他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于 1937 年或 1938 年爆发,美国毫无疑问会卷入这次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出于国际影响的需要,或由于贪婪成性,或渴望通过战争来摆脱内部危机。他在文中说:

任何独裁者和蛊惑人心的政客,当他们无法实现夸夸其谈的计划或治理国家不得法而引起人民不满时,他们就设法向人民大谈特谈爱国主义,分散人民的注意力,

把他们引上邪路,使大家相信发动战争的好处。而我们应该看到,在美国,不论是谁,不论地位高低和能力大小都没有权力把这个国家拖入早已预谋筹划,并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去。

不论他是凭直觉还是凭思考,你都得佩服他的敏锐。你可以指责他关心不够,但他决不糊涂,而是异常清醒。

海明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 1934 年 7 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 1939 年全面爆发,比海明威的预言推迟一年。但

作为导火线的日本大举侵华、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正是发生在 1937 年

到 1938 年之间。

还有西班牙的全面内战。

西班牙,这是海明威的第二故乡。他第二次旅居欧洲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年年都要到西班牙看斗牛。

他的生日在 7 月,这正是西班牙庞普洛纳圣佛明节的狂欢,斗牛活动期间,他一生中几乎有 1/4 的生日是在西班牙斗牛场上度过。这个国家在他生前每次来访时,在他的生日,后来还在他的逝世日,都要挑选几头公牛以海明威的名义举行斗牛。

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演习场,它使海明威热爱的国家彻底分裂,血流成河。他发誓要竭尽全力反对战争,他不会空喊,正如他要当作家却不愿泡在沙龙里空谈理论一样。他实践誓言的方式是——行动!用行动去支持他认为正义的一方。

他在基韦斯特的安乐窝里坐立不安,在比米尼岛这个地球的末端再也呆不下去,大海中的马林鱼、金枪鱼和丛林中的野牛、豹子都不能让他兴奋了。

因为西班牙共和国正在与法西斯分子进行战斗。

1936 年冬,海明威为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展开广泛的募捐活动。他

个人捐献了 4 万美元,购买了战地救护汽车支援西班牙人民。以此为起点,他用各种方式,与西班牙人民一道,一直战斗到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失败,也即马德里陷落。

1937 年初到 1938 年底的两年间,海明威四次踏上西班牙大地,先是以战地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报道西班牙内战情况,后来参加国际纵队, 直接拿起了武器。

在这场反法西斯斗争中,海明威进一步了解了西班牙人民,接触了国际纵队的战士和很多共产党人,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改变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海明威从不媚俗,纽约的批评家很难改变他,但他愿意追随时代的潮流,特别是两个世界发生大搏斗的时候。

他在西班牙战争中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写出了剧本《第五纵队》, 电影解说词《西班牙大地》以及一些特写和短篇小说。西班牙内战以后, 他又以这场战争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他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放弃个人幸福、献身正义事业的思想。

几乎与此同步,他在家庭与婚姻上也打了一场内战。

《丧钟为谁而鸣》1940 年出版的时候,他与波林的婚姻解体,同第三个妻子——作家兼记者玛瑟·盖尔荷思结婚。随即从美国佛罗里达州

的基韦斯特迁居到古巴哈瓦那附近的瞭望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