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冲突与和谐

海明威把《丧钟为谁而鸣》献给了玛瑟。

18 个月的辛劳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评论界对《丧钟为谁而鸣》的反应使海明威得意洋洋。

多纳尔德·阿丹斯说,这本小说是海明威写作以来,内容最深刻、最真实的作品,特别是爱情描写的技巧远远超过《永别了,武器》,堪称美国的最佳小说。鲍勃·谢写撰文称它是一部罕见的书,不但充满活力,坚持精神,也有优雅动人之处,在多方面表现出作者的独创性。

最使海明威高兴的是约翰·张伯伦的赞赏:“这本小说的质量,简直可以与上等白兰地媲美。”海明威知道白兰地是何等的诱人,他喜欢这种活生生的、老朋友式的夸奖,虽然不得要领,却使人家畅饮美酒一样晕乎舒服。

这本小说的销路出奇的好,斯布里布纳出版公司一下就印了 16 万

册,曼斯书刊联售机构马上又同海明威签了一个要出 20 万册的合同。

好莱坞用 13.6 万美元买下了它的电影版权。

海明威感到心满意足,他还从来没有哪本书有如此大的销量和如此高的报酬。他正需要钱用,他历来开支大,加上婚变期间波林又在经济问题上制造这样那样的麻烦,他欠了不少债,这下可忧虑全消了。

海明威与玛瑟在芬卡新居里度过了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新居被称为“瞭望田庄”,它将成为海明威永久性的居地,但不是玛瑟永久性的家。五年以后,这里的女主人换成了玛丽。

玛瑟是个不愿意仰起头去看海明威的妻子,是个不甘于当家庭主妇的女性。她有着与海明威相似的追求,要做有名的记者与有名的作家。她年纪轻轻,已出了几本小说。作为记者,她拥有比海明威更多的政治敏感和热情,她关于时局的评论,使海明威也由衷赞赏。

他们第一次到西班牙时,同行的战地记者就觉得玛瑟喜欢捉弄大名鼎鼎的海明威。

玛瑟领着她母亲与海明威在芬卡第一次见面时,海明威跟一个朋友到酒吧间聊天去了,忘记了约见的时间,害得老太太等了许久。而且老太太来得不巧,正是海明威发誓不写完《丧钟为谁而鸣》就不去理发的时候,仪容自然很不礼貌。玛瑟为此大发脾气。

最使海明威恼怒的恐怕是他们四年以后的一次“交火”。那是在二战中的法国,他们坐着朋友朗哈姆的车去美军驻地采访。路上,他们第一次目睹德国的新式武器 V2 型火箭,在高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带。玛瑟立即把目击的时间和地点记下来,并用铅笔指指点点地说:

“请记住,海明威,V2 型火箭是我发现的,不是你发现的,所以应

由我来报道。”

海明威表情冷漠,一言未发。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他们共同生活的五年中络绎不绝。

而海明威呢?他有一个经常把自己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只笼而统之地作个男女之别的性格。经常评论他作品的爱德蒙·威尔逊在《海明威的道德标准》一文说,海明威似乎有一种同妇女相对抗的情绪,他那若隐若现的害怕女人超过男人的恐惧感使他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了一个女主人公玛丽亚。对此,海明威并不恼怒,甚至“还钦佩他自己的高明”。

玛瑟对钓鱼、打猎都不感兴趣,海明威爱之如命的酒,她望而生厌, 她不喜欢在“瞭望田庄”过安闲舒适的日子,却热衷于到二次大战的各个战区去采访,而且不必要与海明威同行。

他们的朋友说过一句精辟的话:“玛瑟的聪明与资质经常同海明威的天才和天性发生冲突。”

海明威与玛瑟的婚姻注定不能长治久安。

但是,眼下正是新婚燕尔,他们在“瞭望田庄”的第一个圣诞节过得温馨而浪漫。而且他们正在筹划一次轰轰烈烈的行动——到远东战区,到中国战场去采访,去继续度他们的新婚蜜月。

到东方去,这是海明威 19 岁的时候就有过的梦想,他的叔叔曾在中国的山西行医,还到拉萨见识过藏传佛教的隆重庆典,童年的海明威就听叔叔描绘过遥远而神奇的东方。

在想去东方的问题上,玛瑟与海明威倒是毫无分歧。她向柯里尔报社提出,派她到中国采访正在进行的战争。报社欣然同意。海明威则接受了《午报》主编英格苏尔与他订立的协议,带着美国人所关心的问题, 去考察中日战争的现状,去看看美国与日本的冲突是否可以避免。此时, 日本已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并对东南亚各国造成巨大威胁,德国则攻陷了大半个欧洲,正蓄谋对苏联发动进攻,美国虽然尚未参战,面临的形势也十分紧张。中日战争和日本的下一步动向既关系到美国的利益也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全局。有战略家头脑的海明威当然是十分关注的。

他不热衷于政治,却很关心作为政治斗争最高形式的战争。他早已不是 19 岁时那个满脑子好奇和发热的愣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