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行合一的探索事上磨练的历程1.主贵阳书院 倡知行合一

王守仁在龙岗书院讲学,他的思想不胫而走,很快地传遍贵州,这中国大西南的一隅偏僻之地。当时在贵州任提学副史的席书(元山)极重孔孟之学,曾与王守仁探讨朱、陆异同的问题,并不厌其烦,往复四次向他请教。王守仁都未直接讲朱陆异同,而只告诉他自己在龙场所悟的道理,使他深有所得,于是他便与按察副史毛科一起修葺贵阳书院,请王守仁来主讲。

王守仁 38 岁时,开始在贵阳书院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所谓知行合一, 涉及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是王守仁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经过长期对道德修养方法与成圣道路的探索而表达的一种人生体验。王守仁生活在封建官僚、士大夫中间,对封建上层社会专横腐败的政治和虚伪颓败的思想风气深有感触,一直想寻求一种方法改变这种状况。在被贬龙场之后,环境是那样恶劣艰苦,但他却用追求圣人境界的坚定信念克服了蛇虫瘴气的威胁和饥饿困顿的烦扰,忘记了得失荣辱的境遇。由此,他体会到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力量。认为依靠人性的觉醒与道德的自觉,就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可以帮助人克服私心杂念,导致正确的道德行为。当时,他急于要把个人的这种心理体验表达出来,而没有心思去细细地讨论朱陆的异同。他以为,个人之心有着自决的能力,心中所知,包含了经验、理智和一切行为的动机, 也由此包容了外界的一切事物和环境。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知行合一的提法就知、行的关系来讲,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也与朱熹、陆九渊的论说不相一致,所以常常不被弟子所理解。他们纷纷提出各种问题,后来王守仁在解答质疑中又对知行合一命题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比较突出的是在主讲贵阳书院数年之后对弟子徐爱提问的回答,及在《答顾东桥书》中有关论述。

王守仁指出,“知行合一”是针对朱熹“知先行后”的观点而来的。朱熹讲“论先后,知为先。”(《朱子语类》卷九)主张在道德修养中先明“义理”,即对封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下一番求知的功夫,然后才能贯彻到行为当中。这无形中给封建士大夫、文人借口明理而不干实事大开方便之门。王守仁说,我的知行合一是一付对症的药,此药专治这种“知先行后”的流弊。

王守仁分析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行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知、行二字是古人补偏救弊的话,不应为追求辞义而把二者截然分开。古人所以既说知, 又说行,使它们有所区别,是因为世上有一种人喜欢懵懵懂懂随意去做,根本不假思考和体察,简直是闭着眼睛行、胡乱地做。对他们,必须说个“知”, 才能使之做得正确。同时有一种人漫无边际,悬空思索,不肯老老实实躬行, 总是没有根据地约摸和猜想。对这样的人,又必须说个“行”,才能使其知得真。王守仁借此批评朱熹“知先行后”说造成知行分裂的倾向,指出,一些人抱住“知先行后”的信条不放,强调必先知了然后才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所以“终身不行”,也就是“终身不知”(《传习录上》)。据此,王守仁对知、行的哲理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

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他以为,认识来自于内心,知与行都是由心中的道德实体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知行是一回事。

为了说明知与行在人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活动中是合为一体的,王守仁举了很多事例,讲了很多理由,他强调行,但有时却混淆了知、行的概念,把知当做行,行混同知。

他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传习录上》喜欢美这是人之常情,人见了好看的女子会产生追求的想法,这是“好好色”。但是在看到好色的同时就会产生“好”(hào)的念头,不是见了之后再生“好”(hào) 心。可见看与好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知行合一。同样,人闻到难闻的气味感到厌恶,闻与恶是同时进行的。又,人知疼痛必已先感觉到痛了;知冷, 必已先感觉到冷了,“痛”、“冷”的感觉与知痛、知冷都只是一个过程。这也叫知行合一。王守仁看到,人每遇一件事,总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 表现出喜欢或厌恶的感情;人办某事前,都会有各种打算和念头,然后才能行动。他以为这些打算或想法都是“意念”。意念表现了人感情活动的倾向, 预示着行为的开始,所以意念就是“行”。吃饭之前必有“欲食之心”,走路之前必有“欲行之心”,这“欲食”、“欲行”的打算都是行为的开始, 这也就等于行。所以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传习录上》)为了让人在思想中提起警觉,以防止不善的念头产生,他其实是有意把知当作行了。

王守仁有时也说,“知”的“真切笃实处”就是“行”。他要入实实在在地去做某件事,并且不断地努力,使心意越来越真诚,以为这就是行。为了说明道德实践的重要,防止封建官僚和读书人把道德束之高阁,以至终身不行的弊端,他有时也强调真知就是行,不行不足以为知。他说,一个人学箭,必须“张弓挟矢,引满中的(靶子)”;学书法,只有“伸纸执笔,操觚(gū,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染翰(毛笔)”,才算是学。

王守仁在阐述“知行合一”的观点时,所举的实例,讲的道理,现在看来有不少是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常识的。同时,他对知行关系的看法也有一些辩证因素,这对于开阔人们的思路是有益处的。所以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命题在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