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的羞耻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深夜,一个读书人正在掌灯夜读,忽听到屋内窸窸嘿嘿的响动,原来是个盗贼。读书人抓住盗贼,没有惩罚他,反向他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感到好笑,就问他:“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读书人没有回答,他让盗贼脱掉自己的衣服,一件又一件,当剩下最后一件内衣时,盗贼踌躇了⋯⋯读书人却大喝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是个哲学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守仁的弟子。而故事表达的, 是王守仁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王守仁曾对弟子说: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盗贼他还忸怩。(《传习录下》)

也就是说:盗贼也有盗贼的良知,盗贼的羞耻心就是他良知的表现。 那么,盗贼所有的,是什么样的良知,与众人的良知有没有不同?盗贼

既然有良知,为什么还要偷盗呢?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不管是圣人贤人,也不管是愚夫愚妇, 心中一样存在着良知,这是天下古今所同的。他说,比如婴儿在母腹中,未全成形,有什么知识?都是出胎后才能哭,才能笑,慢慢地,能认识父母兄弟,又能站立行走,能持能负。最后天下事无所不能。可见人的良知是有生即来,不问贤愚的。即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他的良知也是从初生本原那里带来的。一般的人,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都和圣人一样具有良知。有些智力差的人,良知一时没有表现出来,这只是他自己不知道;有些品质不好的人,似乎更不觉悟他自己本有的良知,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人人的良知都不会泯灭的。

良知是存于本心中的先验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是自觉自明,自身圆满的。王守仁以为,良知就是心本有的“灵昭明觉”、“昭然不昧”的本质。人的良知,就好像一面皦然的明镜,容不得任何一点细微的障蔽。不管是美的,或丑的东西,明镜一照就现出原形。良知能够辨别善恶、知是知非, 也能排除一切蒙蔽和干扰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而不需要外力来作为自己的补充。不管什么资质的人,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对良知的觉悟程度不同,只要各人尽着自己的力量精神用功,使良知的本质显现出来,就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求,无不具足”(《传习录上》)。

良知是这样一种善良的本质,同时,也是支撑人的道德意志,显露为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王守仁认为,人的心身之内都有一个支配自己精神活动的“真己”,这个“真己”便是良知。“真己”存在于你的知觉活动之中,是你“躯壳”的“主宰”,随时随地在影响你的意识活动,左右你行为的方向。例如,当你在视、听、言、动时,良知在无形中主宰着,作用于你的见闻;当你在喜怒哀乐的感情发动时,良知在不知不觉中调节你的感情;当你被声色货利的欲望吸引时,良知也在心灵中存在着,它能够引导你不被欲惑所迷;当你欲做某件事时,良知就在你的意向中,它能够分辨念头的善恶,事物的是非,使你的行为自觉地合乎道德。良知之所以能够如此, 就因为它与人的生命活动结合在一起,而人生活动是在一种大的道德秩序中

进行的。

但是,良知虽然是自满自足、不假于外力的,它的知善知恶、明辨是非的“昭明”作用,却是在人心不受私欲蒙蔽、意识自觉的情况下才能表现的。太阳虽然光明,有时却会被乌云遮住光线;镜子虽然能够照物,若是它的皦皦的明面被遮盖了,也同样不能照出美丑。有些人不能分清是非,缺乏判断善恶的能力,只是因为他们的心被私欲蒙蔽了。像盗贼,只贪图一时的口腹之饱或富足之乐,而去觊觎别人的财产,这是他的良知被暂时蒙蔽了。又像有的人,只看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于是整日向外驰骋追求,为名为利,而忘了做人的根本,这也是他的良知被蒙蔽了。所以人要保护自己的“真己”良知不受蒙蔽,就要随时随处“克己”,除去私欲。当人心除去了蒙蔽,其本来的面目就能显现, 道德意识就会发挥作用,这是良知在自思自悟中显露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