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搜极讨非长策须有恩威化梗顽

嘉靖六年九月,王守仁从越中出发,到广西赴任。这是他生前为巩固明

朝廷立下的最后一次事功,也是他从“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出发,用缓解矛盾的方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一次实践。

王守仁离越后在弟子的送别中渡钱塘,后过瞿州、常山,十月至南昌, 发舟广信,又至吉安、肇庆,一路讲学,听众万千。沿途上,还时有学生请见求教,他都谢以兵事未暇,许回途相见。在吉安,他大会士友于螺川,迎接他的旧游有 300 多人。主守仁仍不倦地讲“致良知”的简易工夫,告诫他们要“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切勿“悠悠荡荡”,误己误人。抵肇庆时,他又寄书弟子钱德洪、王畿,要他们定时会讲,切磋学问,并经常汇报绍兴书院的情况。

王守仁虽出于无奈又一次踏上征战之途,但他念念不忘的是讲学、弟子、书院和阳明学派的前途。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仗钺(音 yuè,古代兵器) 非吾事,传经愧尔师。”(《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又在途中重过钓台时赋诗曰:

忆昔过钓台,驱驰正军旅。十年今始来,复以兵戈起。空山烟雾深, 往迹如梦里。微雨林径滑,肺病双足胝。仰瞻台上云,俯濯台下水。人生何碌碌,高尚当如此。疮痍念同胞,至人匪为己。过门不遑入,忧劳岂得已!滔滔良自伤,果哉末难矣!

(《阳明全书)卷二十(复过钓台》)

  1. 年前为讨伐宁王之乱,献俘过钓台,未能攀登;今日跋涉去广西又一次过钓台,但因兵革之役,加上身染肺病和足疮,仍不能如愿,只有在台下瞻顾怅望。王守仁为此无限感慨。他慨叹国家不景气,人民多难,自己迫不得已忧苦劳碌;又叹息人生路途艰难,欲做高尚的圣人更难!

十一月二十日,王守仁到达广西梧州开俯施政。

思恩、田州,位于广西西北境,这里长期以来,是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也因对少数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屡不安定。先是嘉靖四年,田州府下属土司指挥岑猛等作乱,朝廷命提督两广都御史姚馍用兵征讨, 擒获了岑猛父子,并奏朝廷,已降敕论功行赏完毕。但因善后处理不当,反使事态扩大。岑猛旧部卢苏、王受因不服朝廷所设流官的统治,再次聚众造反,攻陷思恩。姚镆联合四省兵力征讨,久而无功,被巡按御史石金弹劾。于是朝廷用侍郎张璁、桂萼荐,命王守仁总督两广、江西、湖广等省军务, 度量事势,随宜行事。

王守仁九月出发,十一月至广西,一路上随时咨访,早已摸清事情原委。他决议改征讨为招抚,于是十二月朔(初一)便上疏朝廷,陈述理由,他指出:广西少数民族造反,主要由于军政日坏,处理不善。岑猛父子虽被杀, 而卢苏、王受二人却是因官府处置不当,官军又攻之太急,遂走投无路,不得已才顽抗。为今之计,只有度理量情、缓解矛盾,才能妥善解决。而田州南接交趾,其间深山绝谷,必须保存土官,使少数民族自治,才能作为中原屏障,并免边界之患。奏疏中说:(思、田之事)“所以致彼若是,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且当反思其咎,姑务自责自励,修我军政,布我威德,抚我人民,使内治外攘。”“徒尔兵连祸结,征发益多,财馈益殚,民困益深,无罪之民,死者十已六七。”(《阳明全书》卷十四《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 他的这些见解是体察民情并很有远见的。

奏疏上,王守仁按计划行事。他于次年正月进驻南宁,随即下令尽撤往日调集的防守之兵,几天之内,解散而归家者数万。当时只留数千名湖南士

兵,解甲暂驻,以备急用。卢、王二人见对他们没有剿杀的意图,于是自动请降,并派人向王守仁诉说苦情。王守仁应允。二月中,卢苏、王受亲率一万七千余众至南宁城下,分屯四营,然后囚首自缚。王守仁下令将卢、王二人各杖一百,以申“执法之义”,然后又亲自为他们解缚,并到城下四营抚慰众士兵,使众人都心悦诚服。

曾由前任总督费四省兵力,大军征剿,终于没有压服的思、田少数民族暴动,在王守仁的运筹谋略下,仅用一月多的时间就兵不血刃,顺利地招抚了。为了免于后患,事后,他又奏请朝廷,在当地复设流官(朝廷任官)以制土官(当地人官吏)之势,割田州之地,别立一州分治,立卢苏、王受及其他土官为巡检司,受约于流官知府。思、田既平,王守仁又用思、田降兵各七八千人,加上湖南士兵归师之便,共 30000 军兵,出其不意地袭击八寨、断藤峡,镇压了那里的瑶民起义。

八寨在广西上林县北,因包括思吉、周安、吉卯、古蓬、罗黑、刹丁等八座瑶寨得名。断藤峡位于黔江下游,原名大藤峡,因江上有大藤如斗,延亘两崖,昼沉夜浮,可供人攀缘渡江而得名。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险要,又南通交趾,西接云贵。自明洪武至嘉靖 100 多年来,两地土官不服朝廷管辖,

常与朝廷为敌。成化初明将韩雍曾率兵 16 万,经时历年才暂时平息,并斩断大藤,从此改名断藤峡。但不久,战事再起,终没有人能攻破。这次,王守仁采用分兵进攻,仅历时一月,全部平定。从此解决了朝廷在两广边界的一个遗患。

平八寨、断藤峡,王守仁采取了武力解决的办法。虽然收效迅速,但他并不以此为善策。他以为,用兵之法,代谋为先,而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应以争取民心为上。他在一首诗中说:“穷搜极讨非长策,须有恩威化梗顽。”

(《阳明全书》卷二十《平八寨》)他希望国家有清明的政治,有长远的计议以安定四方;他更期待有圣明的君主,“端其志向”,“培养君德”,因而能“一正君而国定”(《王守仁年谱》)。他还向朝廷建议,应“任贤图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朝廷所任之人不仅要忠实、通达,有才能, 而且要“谙其土俗”、“耐其水土”,并能“久居其地”(《王守仁年谱》), 才能善治边方。

事后,王守仁着手实行政教合一的安定地方措施。他倡行乡约,首立思、田学校。因地方新平,各项措施不够完备,而他以为教育乃“风化之原”, 不可缓行。于是案行提学道,指示原来的著属儒学(少数民族的地方学校), 只要有生员,“无拘禀增”(即可以增加办学经费),可改为田州府学。各处的儒生有愿意附籍入学者,可由当地选委教官,暂领学事,“相互讲肄游息,兴起孝弟”(《王守仁年谱》)。嘉靖七年六月,又兴南宁学校。他指出:“理学不明,人心陷溺,是以土习日偷,风教不振”(同上),因此每日与儒学师生朝夕开讲。又恐怕穷乡僻邑,自己不能亲到,就委陈逅任合浦县丞主教灵山诸县,季本任揭阳县主簿主教敷文书院,意在“兴起圣贤之学, 一洗习染之陋”、“涵育熏陶,庶可望渐次改化”。王守仁在思田举乡约, 重礼教,兴学校,立书院,一时民风向学,稳定了封建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