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自心中来

王守仁曾与一个名叫杨茂的聋哑人用笔进行交谈,他们问答的内容如下:

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

(答曰:知是非。)

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

(首肯,拱谢)

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 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

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

(首肯,拜谢)

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

(顿首再拜)

(《阳明全书》卷二十四《谕泰和杨茂》)

王守仁向杨茂指出,人人都有一颗知是知非的心,表现为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敬的道德行为。即使是聋哑人,他口虽然不能表达心中所想,耳虽然不能聆听别人的教诲,但心的知善知恶、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人一样的。这就是因为人心都有“良知”,它无须口说,也无须耳听,只要用心去行就可以了。

“良知”,其实并不是王守仁的新发现,而是中国古代儒家自孟子以来就已有的范畴。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说,他说:

人有不待学习就能做到的,这是良能;有不待思考就会知道的,这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叫作仁,恭敬兄长叫作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有了这两种品质就可以通行于天下。

孟子以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性,良知就是善性在人心中的发端和萌芽。良知是生而有之的道德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比如你看到幼子落入井内,就自然会赶去救他,不是因为与他的父母有什么交情,也不是为了要誉于乡党朋友,而是因为你有发自于内心的恻隐之心,这就是做人的“良

知”。

王守仁的“良知”说是取之于孟子的。但对于良知他又有切身的体验。当他沿宋儒朱熹的“格物”说探讨道德修养方法感到行不通,从而改学佛老, 到了入微处而想出世时,猛然一念想起家中老态龙钟的祖母,和时时惦记自己的父亲,不禁悟道,亲情之念生于孩提之时,若断了此念就是“断灭种性”。于是他重新转回儒家。他把建于亲情基础之上的道德良知看作儒家学说的基础,儒家思想能够流传的“血脉”,也就是从这种体验中来的。

王守仁继承孟子,用良知来讲道德,他在著作《传习录》上说: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见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 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礼,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

他把“知”说成是“心之本体”,人心最基本的能力和内容,这个“知” 不是由读书求知而来的知识,而是指人心固有的道德意识,即“良知”。他以为良知只要不受私心杂念的阻碍,就会在适当的场合油然而生,使人的行为自然合乎伦理规范的要求。他举孝亲、敬兄和“孺子入井”的例子,把这当做良知最基本的内容,与孟子的说法很有点相似。但是王守仁讲良知与孟子有所不同。孟子用良知说明人的善性是生而有之的,所谓“恶”是由后天接触外物而产生的习性。这种“性”善恶的问题是先秦哲学家讨论的重点。而宋明理学家主要讲“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封建伦理,宋儒叫它“天理”是把它当做天地万物一切事物的根源。这就涉及了哲学上经常讲的宇宙本体问题。“格物致知”是讲达到本体的方法。王守仁就是把孟子的“良知”放到《大学》“格物致知”的“知”字中去体会。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它是心的本质,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求天理的工夫只须到心上做。只要发挥内心良知的作用,由孝亲敬兄做起,就是“致知”, 那么行为就没有不符合封建道德的要求的。

王守仁与他的弟子徐爱有一段对话就是专讲这一观点的。

徐爱对于王守仁把人的“至善”的德性和行为都归源于内心有所不解, 以为天下有很多事理,只讲“求之于心”恐怕不能都包括。比如对待父母之“孝”,对待君王之“忠”,对待朋友之“信”,其中都有很多道理,在具体实行的时候不能不去细细地体察和认识。王守仁则说:心就是理,天下哪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比如侍奉父母,难道在父母身上去找“孝”的理? 侍奉君王,难道去君王身上去找“忠”的理?交友治民也是一样,都只能在自己的心中去体验这个“理”。徐爱又问:听先生这样说,我已经大体上明白。但还有一些疑问缠绕胸中,比如对父亲尽孝,当然要先尽心,但前人所讲的,要使父母冬暖夏凉,并要早晚问安之类,是不是也要讲究呢?王守仁回答:细节可以讲究,但必须抓住要害。关键还在于你的思想。只要你内心中真心实意地要尽“孝”,冬天自然要挂念父母的寒,于是就讲究使父母暖的道理;夏天也会想到父母的热,于是去求个使父母清凉的道理。这都是那诚于尽孝的心生发的具体事理。就好像树木,诚孝的心是根,许许多多具体事理只是枝叶。必须先有根,才能长枝叶。不是先长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

王守仁把心比做树的根,心的良知就指人的自觉道德意识,其中包括了道德信念和意志。他以为只要人的心中有了这种自觉的意志能力,就自然会

知道在生活中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行为也就自然会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他这种说法在讲道德的自觉性方面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根有根源的意思。王守仁把心当做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根源,这就颠倒了人的思想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因为仁义礼智、三纲五常等封建的道德观念,本来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家族制度的产物,是以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为依据的。而王守仁却以为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存在于人心中,是人头脑里固有的,实行封建伦理的依据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去找,而要从内心良知去找,这显然是不对的。但是王守仁这样看问题也有一定的原因,这就是他所处的封建社会后期,封建道德已经沦丧到统治阶级内部君臣上下胡作非为、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就使他丧失了对现实的信心,而不得不到内心中去寻找重整封建道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