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王守仁身后,其弟子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阳明学派⋯⋯但是,王守仁心学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这个学派,超出了宋元明清的封建时期,也超出了中国的国界。

在明末,有大思想家刘宗周继承阳明思想;在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天崩地解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不仅三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黄宗羲学习王守仁心学,推崇阳明思想,即使是另一个启蒙思想家王夫之(船山)也明显地受到王学的影响。

在近代,不仅康有为“独好陆王”,而且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几位著名代表人物都信仰或提倡王学,把心学作为戊戌变法的理论武器。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不仅李大钊、郭沫若等革命者推崇阳明学,就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受过王学的影响。

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他们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再创造,形成了日本的阳明学,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

在朝鲜,虽然始终都是朱子学占思想统治地位,而阳明学也通过私淑的渠道,暗中流传,并影响了不少思想家。

王守仁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能够得到众多进步学人,以至革命者的推崇或信仰?阳明学说为什么能够流传久远,甚至播扬海外呢?

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对“致良知”说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得到解答。

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包含着封建道德思想,但它最终是一种哲学,是用来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思维理论。王守仁创立“致

良知”学说,想用它来改造社会、唤醒世人,挽救封建社会于衰退和腐败之中,但他是不成功的。因为他所面对的明代社会已步人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的腐败,社会矛盾的复杂化,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以及道德关系的沦丧,都是必然的,是封建经济逐步走向衰亡的各种表现。封建制度已病入膏育,连王守仁自己也不只一次地叹息“疮痍到处曾无补”“惭无国手医民病”,又怎么能希冀用一付“良知”的神药来使其起死回生呢?所以王守仁想用倡导道德、改造人心的方法来缓解和消除各种矛盾,使统治阶级成员清明为公, 平民百姓各安其所,以造成一个“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社会,终只能成为空想。

而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又是他自己的身心实践学说。是他用来律己的。他用毕生的生活体验,个人的性格、意志、思想所凝聚的“致良知” 三个字,是他个人的信仰,也是他讨诸实践的人生指南。

在这方面王守仁是成功的。王守仁的人生目标,是按他个人的想法,成为一个圣贤人物。他向往的“圣贤”,既包括个人能力、人格的发展,精神境界的洒落自由,也包括社会功利的目标,就是为封建社会建功立业。在这两方面他都得到了实现。在人生的路上,王守仁历尽坎坷,青年时应考数次被黜,老年时很晚获嗣;讲学则被指为异端,明令禁止;用兵时咳嗽炎毒, 病魔缠身。他的升迁道路也是荆棘丛生:刚踏仕途,还未立功,先因犯颜直谏被贬滴;后虽居高位,但除身先士卒,迎矢石,在战场上冒生死之外,还要对付来自上层统治集团的嫉妒和陷害。而在王守仁面前,这些困难都不在话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在人生实践、道德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良知”信念,越过了种种险夷,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事功。同时,他也开创了一个足以对抗程朱理学的阳明学派,受到万千弟子的拥护。

这就是王守仁的一生,这就是“致良知”学说在他身上的体现。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他,说“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主义的体现,他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王阳明》,见《历史人物》)。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用哲学的语言来概括,体现在个人身上的,就是:

(一)自信自强的主观战斗精神;(二)真诚笃实的实践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致良知”说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感染人的精神实质所在。是我们今天仍可以借鉴的积极方面。

但是,王守仁毕竟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他所追求的只能是做一个封建时代圣人的理想,他所向往的也只能是不违反封建道德,不触及封建政权根本利益的精神自由境界。而在封建社会里,就是这样的理想也得不到大多数统治阶级集团成员的理解,这样的精神自由也得不到封建政权的认可。所以王守仁的事功所伴随的,往往是同僚的嫉妒,朝廷的排挤和打击。但王守仁追求道德人格的完满,他不但不气馁,反而在这挫折中游刃有余,并从中体味到精神的快乐。这又使他的“致良知”思想既启发人自信,又教人随遇而安,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