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建特区 对外开放促腾飞

1977 年 7 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届三中全会,在许多老同志的反复提议和坚持下,“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邓小平重新走到了台上。中国的历史将因邓小平的重新出山变得灿烂夺目。

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果断地决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早已不适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明确提出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应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把改革开放提到了议事日程。

以史力鉴,这是兴国强邦的治国之道。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放眼世界,思考未来,明智地作出了对外开放,让中国走出贫穷和落后,走向现代世界的战略决策。

封建统治者以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作为防止外界冲击的治国之本。正如马克思所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邓小平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从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 300 多年的专制统治和闭关自守,

特别是从康熙算起到鸦片战争这近 200 年的专制统治和闭关自守,是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主要原因。他尖锐地指出:中国在历史上的落后是锁国政策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也由于闭关自守产生了许多困难。拉大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历史差距。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100 年不变,才能使我们赶上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因此,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大思路中,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不是封闭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关起门来搞建设,发展不起来,丁开政不行。因此,在 1979 年 4 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的主要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谈到要发挥广东的优势时,邓小平提出了办特区的办法。他说,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邓小平的设计中,对外开放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开政,经济特区则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党中央国务院派出工作组赴广东、福建考察,同两省的领导人研究办特区问题。考察的结论认九: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丰富, 风景秀丽,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且地处沿海,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发展工商业,又都是天然良港;深圳、珠海与港、澳为邻,有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便利条件,有获取国际经济信息的便利条件,适宜建立经济特区。根据这一考察结论,1979 年 7 月,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可以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两省的财政和外汇实行定额包干;物资、商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适当利用市场调节;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权限;试办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仙头、厦门的设置问题。

选择深圳试办特区,主要出于这样一些考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国际经济和海运中心香港;交通方便,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经济活动口岸,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深圳土地广阔,全市面积为 2000 多平方公里,可用面积占

70%,相当子香港、九尤、新界面积之和的一倍。背负青山,面临大海,海岸线长,风景秀丽,宜于共建海滨游泳场、住宅和其他户外娱乐场所。经济作物和水产贤源丰富。更重要的是当地人民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历史和习惯上的经济联系。而不利的因素主要是工业基础差、资源缺乏、文化基础水平低。

根据对深圳的自然、经济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分析,从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来考虑,不宜建成类似我国单项性的出口加工区,宜于建成一个工、商、农、牧、渔、旅游、住宅以及科学教育的综合性特区。其内涵要比单纯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广泛得多。故后来将深圳称为“经济特区”。1g80 年 3 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提出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实行市场调节,经济特区的建设主要是吸收侨资和外资。

1980 年 8 月 26 日,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批准并公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样,历时 16 月的孕育,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的第一号特区在深圳诞生了,它的诞生被国际舆论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催生的“伟大圣婴”。

于是,深圳这个本来不过是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梧桐山和羊台山边默默无闻的贫穷镇,在邓小平这位巨人的设计下,真的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而“杀出一条血路”了。创办特区前的深圳,仪有 20 多家生产小农具、小五主和加工农副产品的小工厂,当时深圳所在的安定县是广东省的落后县份之一,1979年,它的工业总产值只有 6160 万元。而创办特区后,它的工业总产值突飞猛进,1986 年达 356500 万元,1989 年达 1165000 万元,1991 年达 2552000 万元,11 年增长了 412 倍,平均每年递增的百分比为 65.5%;与此同时,出口贸易额也以每达 63.7%的速度递增,1991 年达 344600 万美元;国民收入以每年达 44%的速度递增,1991 年达 1275700 万元;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达45.4%的速度递增,1991 年达 1744600 万元。这是什么速度?这是什么发展?哪里仅仅是发展!而是腾飞,其腾飞之快,连美国的舆论都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

尽管有人把对外开政指责为“资本主义复辟的先声”,“特区姓‘资’ 不姓“社”等等。但是,邓小平说他有一个最大的发明,就是不去争论,让事实来说话。实践是最好的证明,从特区开始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捷报频传, 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变,新中国真正迈上了现代化的建设行列,开始起势腾飞了。

1984 年 1 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充分肯定了特区建设的成就。他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在回京的一次谈话中又指出:“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政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邓小平还概括了经济特区的作用。他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些讲话的主要精神。提出了我国特区建设的根本方针和完整的指导思想, 是对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政策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深圳等特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迈出新的步伐。1984 年3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研究沿海部分港口城市如何进一步开放的问题。在这次会上,广东省和深圳市委负责人介绍了深圳这个昔日荒滩上的边陲小镇是如何迅速崛起成为一

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的。深圳的成功主要靠两条:一是靠中央给予特区的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对外资、外商有吸引力;二是跳出现行体制的框框,大胆改革经济体制和管理办法。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介绍了蛇口经验。他说: 蛇口凭着可以审批 500 万美元项目的自主权和交通部招商局利润留成中5000 万元投资的自主权,在两平方公里多一点的海滩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干部体制上,先后从全国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中,经过考试招聘了近 5000 名富有进取心的“冒险家”,加以培训、考察,量才任用,建立起了一支业务骨干队伍;在劳动体制、用人制度上试行合同制,试用期满,双方同意再签正式任用合同,违反厂方制度,教育无效者,厂方有权解雇;工资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工人对厂方不满,可以自由流动。一切工作都讲求效率、效益。这个近乎“冒险的改革尝试”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发挥我国广大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重要城市的优势,形成自南向北足以影响全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1983 年,中央决定在海南岛对外开放,规定以对外开放促岛内开发的方针;1984 年,中央又确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三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为发挥沿海大中港口城市的优势。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央明确提出了以对外开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即:开放沿海城市和办好经济特区,一是给前来投资和提供先进技术的外商以优惠待遇, 税收低一些,内销市场让一些,使其有利可图;二是扩大沿海港口城市自主权,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这样做,实际上是对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若干重要的改革。

进一步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使开放的浪潮涌向中国整个沿海地区, 推动着中国经济向新台阶迈进,从而震撼了世界。国际舆论认为,“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这个战略决策是建国 35 年来“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是中国从明朝以来的第一次开放”。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界人士纷纷到这些城市考察和洽谈。这些城市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仅 1984 年,这些城市签订的利用外资合同数目及协议金额,

就相当于 1983 年以

1985 年 1 月,根据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意见,中央又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形成“贸—— 工——农”的生产结构,即按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按加工的需要发展农业和其他原材料的生产。1988 年又决定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一些沿海市、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和优惠政策,很快就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使我国从北到南的漫长的黄金海岸上,镶嵌了一申流光溢彩的明珠。

1g87 年 8 月,国务院建议设立海南省。1988 年 4 月。经七届人大批准, 海南成为我国第 31 个省,同时也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和台湾同为我国两大海岛,面积相近,气候相似,自然条件大体相同。虽然经过建国后30 多年的建设,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是落后的,与我国的台湾省相比, 差别更加悬殊。建立经济特区后,经济得以迅速的腾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经过 10 年的改革努力,使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成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

放总体格局,在沿海形成了包括 32 万平方公里,2 个直辖市、25 个省辖市、67 个县、约 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已在中华大地产生奇特效应。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加快,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到 1988 年,已累计批准外

商独资、中外合资及合作经营的企业达 16000 家,投资金额为 280 多亿美元;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引进技术改造项目 5000 余项,成交额达 34.5 亿美元,推动了现在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结构的调整,并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了一批新产品,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国已与世界上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并与其中 89 个国家和欧洲共同体签订

了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0 年内,对外贸易额从 381 亿美元增长到 1154 亿美

元。比 1978 年增长 5.6 倍。1979 年至 1990 年的进出口总额比改革开放前的

29 年增长 3.7 倍。我国平均每天的出口额达 1 亿美元。出口总额在世界的位

次,由 1978 年的 32 位上升到 1988 年的 16 位。技术出口从无到,到 1988

年底,我国已出口技术 500 多项,换回外汇 5 亿多美元,打破了长期以来我

国技术只进不出的局面。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到 1988

年,全国己有 84 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公司与 125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

了 7500 多项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总主额达 106 亿美元。

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到 1988 年,已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沿海开放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已接近了“亚洲四小龙”的水平。沿海“中国龙”已经起飞,并必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起飞了。只有在此时,我们对特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起的窗口和排头兵作用或许才有更清楚的认识。

中国闭关锁国的时间太久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在当时要改变这种局面是艰难的。邓小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谋略决定建立经济特区, 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小范围的“试验”,可以减少反对的阻力;“试验” 的成功可以起到窗口和排头兵的作用,逐渐转变人们的认识,从而支持改革开放。办特区的战略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引进外资,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繁荣当地经济,主要是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出发,利用特区、直接观察和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并试验经济体制改革,从中找出对全国适用的带有共性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办好特区,对于稳定港、澳人心、收回港、澳主权,促进台湾归回祖国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我国特区建设是基本实现了这些目的的。改革开放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三大报告即已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作出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已经在实行对外开政这个基本国策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果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