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卡扎菲施计 外国石油公司就范

1969 年 8 月 31 日夜晚的黎波里一片宁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伴着地中海的凉风

进入了梦乡,没有谁知道发生了”地震”。9 月 1 日早上 6 点 30 分,广播里传出的声明使人们睡意全消:伊德里斯国王已被推翻,一个由青年军官组成的革命指挥委员会接管了政权。一周以后人们才知道一个 27 岁的年轻人成了国家元首,这个年轻人就是穆阿迈

尔·卡扎菲。卡扎菲 1942 年 9 月出生于利比亚锡尔特附近的一个贫苦的贝督因人家庭, 他在中学时期就受到纳赛尔思想的影响,开始参加政治活动。1963 年他考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建立了自由军官组织,进行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的活动。卡扎菲执政后,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撤除了美国和英国的军事基地。他辽将在利比亚的外国石油产业收归国有,正是这一举措使他名杨国际政坛,他成了国际上第一个把石油作武器的领导人。

利比亚是非洲北部濒临地中海的一个阿拉伯国家,面积约 176 万平方公

里,境内大部地区为海拔 500 米的高原,95%以上是沙漠和半沙漠,北部沿海一带为平原,南部散落着一些绿洲,荒漠的土地下埋藏着巨大的财富—— 石油。1952 年元旦,利比亚获得独立,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谈不上什么工业,经济上完全依赖英国和美国,英国和美国租用军事基地的租金是王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1959 年石油的发现,才彻底改变了利比亚人的观念和生活,把利比亚人带入了 20 世纪。

发现石油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石油公司像狗找骨头一样涌入了利比亚。国际石油公司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看中了亲英美的伊德里斯王朝,看中了在这个国家里存在的英美两国的军事基地所起的保护作用。一时间,利比亚的城市到处挤满了石油人士、顾问、银行家、骗子和政治家,你抢我夺, 像是赌博,到处乱哄哄,他们的脑子里只有”石油”这两个字,他们抛出几个金元便轻而易举地从王国的大臣们手中攫取了石油开采权。这帮人利用王国政府在石油税收方面的无知,他们向利比亚政府提出劝告,只花去少量的一点钱就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了理想的合同,这样的合同极大地损害了利比亚人的利益,使国际石油公司品尝到了生活在天堂的滋味。国际石油公司利用自身的经营和市场优势、技术和资金优势,任意规定原油标价(又称参考价,是石油生产国为向在当地开采石油的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征收油矿土地税和石油税而制定的一种作为税收依据的价格,不是石油在国际市场出售的实际价格),疯狂地进行开采,财源滚滚流进了他们的口袋,一个个心里乐得喘不过气来。而利比亚则未得到多少好处,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只有那些王公大臣和与王室关系密切的人员鼓起了腰包,贪污、舞弊、裙带风充塞着整个利比亚,特权阶层的醉生梦死,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任由外国资本对国家主贵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破坏。

外国资本对利比亚资源的掠夺深深地刺激着青年卡扎菲,他从纳赛尔的

《革命哲学》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石油是物质文明中重要的因素,没有石油,所有机器都将停止运转”。纳赛尔把石油作为阿拉伯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只有卡扎菲读懂了他的含义,他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石油重要性的领导人,但他无疑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如何使用石油来达到自己目的的领导人。他决定以石油作为与外国公司战斗的武器,向他们讨回公道,夺回利比亚人民应有的权利,维护国家的资源主权。

凡事预则立。卡扎菲在行动之前是作了充分的考虑的:一是利比亚 1969

年的原油日产量达 300 万桶,产量已跃居世界第 4 位,完全成了产油大国, 它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是可以想像的;二是利比亚石油埋藏浅,纯度高, 含硫低,属优质油,在国际市场十分抢手;三是利比亚与其他产油国相比距离欧洲更近,欧洲国家用利比亚的石油更为划算;四是外国石油公司在利比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只要还有利可图,他们是不会轻易撤出利比亚的。这四条坚定了卡扎菲与外国公司作斗争的决心。正如利比亚政府中的经济界人士说道:”如果按照我们定的价格,利比亚的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碰到困难, 那么我们就仍将让它留在地壳里。利比亚人在过去没有石油的情况下已经生活了 5000 年,今后我们照样可以在没有石油的情况下生活”。

1969 年底,利比亚同相邻的阿尔及利亚达成了石油开采技术合作协定, 以此来提高美国公司在阿尔及利亚获得开采权时所付的代价。1970 年 1 月, 卡扎菲召集在利比亚的外国石油公司的代表开会,提出每桶原油标价多收 40 美分。同时,国家石油公司也向外国石油公司提出意见,要求利比亚政府在石油生产中的份额增加 20%。外国石油公司在听到这些意见后,并不以为然,根本未予理睬。他们固然是出于不愿从所得到的利润中文出更多的份额, 同时他们也担心利比亚提出的要求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导致其他产油国同样起来与他们作斗争,要求涨价和扩大份额。以前的伊德里斯国王也曾提出过类似要求,他们根本未予理睬,结果是不了了之,他们一直都是赢家。然而这一回,他们彻底错了,他们根本不了解卡扎菲、他们将为自己的自命不凡付出代价。

卡扎菲和他的战友们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在利比亚的美国公司——西方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于 1966 年进入利比亚投标找油,1967 年 9—11 月间发现了奥几拉大油田,但由于美国的其他公司歧视它,它不得不自力更生地建立自己的炼油厂、输油管道和销售渠道。从而由小小的公司一跃而成了大公司。这样一来,就使西方石油公司几乎所有的家当都摆在了利比亚,到 1969 年,公司在利比亚的产油量占了公司全部产油量的 90%以上,可以说利比亚的油田成了它的命根子,而其他的大石油公司则不是这样的。于是,利比亚政府通知西方石油公司,认为公司每天产油80 万桶,远远超出了资源保护的允许值。6 月 12 日.利比亚要求西方石油公

司把石油产量降为每天 50 万桶,8 月 19 日,又要求降至 44 万桶。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在利比亚的所有石油公司都被勒令减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但西方公司首当其冲,损失最惨重。

西方石油公司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它可不甘心不作抵抗就投降,公司总裁试图与其他在利比亚的大公司一起,联合对抗利比亚。他扎到世界上最大的埃索石油公司的总裁,希望埃字公司能卖给他石油,”照原价,加上合理的利润,比如 10%”,来弥补在利比亚的缺额以完成合同。这个时候到哪里去找原价,由于叙利亚关闭了将沙特阿拉伯原油运送到地中海口岸的输油管,造成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埃索公司当然不干,要求按浮动的市场价格卖油,西方石油公司的努力成为泡影。卡扎菲知道西方公司不会成功,于是在 8 月下旬使出了杀手锏,宣布将对西方石油公司的油田实行国有化,但如果西方公司同意每桶原油多付出 30%的价钱。它就可以把生产恢复到几乎相当于原来的水平。这样一来,两方石油公司再也沉不住气了,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西方公司同意每桶原油价钱提高 30 美分,并且同意在今后 5 年内。每年每桶再多付 2 美分,税率由原来的 50%提高到 58%。卡扎菲赢得了第一

个回合的胜利。

西方石油公司与利比亚的阶议一经公开,立即在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中引起了震荡。一些在利比亚有利益的公司叫苦连天,怒不可遏,英国壳牌公司的人说,“西方石油公司的作法,不是退缩,就是溃败。”而先前拒绝支持西方石油公司的那些公司则咬牙切齿,悲恸欲绝,后悔莫及,他们一下子明白了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9 月 7 日,美国国务卿与石油公司首席决策人代表团举行会议,讨论利比亚石油问题。除了大家都认为利比亚情况严重外, 会议作不出任何决定。这时,某些大石油公司困兽犹斗,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还试图组织对抗。大卫·巴兰爵士拜访了美国所有的大公司, 希望大家联合起来并肩战斗。但是利益决定了一切,索科公司和德土古公司很快接受了利比亚的条件,其他公司也先后接受了利比亚的条件,国际石油公司在利比亚败下阵来。

“利比亚的要求就像闪电划破了夏天的长空,显示出新的形势”。卡扎菲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产油国,他们以利比亚为榜样,发起了捍卫石油资源和主权的斗争,伊朗、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等国都宣布将石油开采税提高到 55%。1970 年 12 月 9 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举行部长级会议,提出了提高原油标价和税率统一的要求,井决定采取集体行动。1971 年 1 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在德黑兰举行会议。2 月。签订了德黑兰协定,把税率从 50%增加到 55%,原油标价每桶加价 35 美分。西方国家石油公司还被迫与地中海成员国和拉丁美洲成员国签订了相类似的加价和增税协定。这些协定,打破了西方石油垄断组织单方面制定原油标价的特权,1972 年和 1973 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又两次迫使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同意提高原油标价,以弥补美元两次贬值给石油输出国所造成的损失。这两次提价标志着国际石油垄断组织制走原油标价,任意掠夺廉价原油时代的结束,宣告了产油国独立行使制定原油标价主权新时代的开始。卡扎菲功不可没。

要捍卫国家的石油资源和主权,仅提高石油标价和税率是不够的。关键的问题是油田的所有权不在利比亚国家手中,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拼命开采,仍大获其利,利比亚的资源带给人民的财富远远不是人民应该得到的, 卡扎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他还得继续与那些石油公司斗下去。

1971 年底,利比亚宣布对外国石油公司的油田开始实行国有化运动,要求外国油田股份的 51%归利比亚所有。卡扎菲首先把矛头对准了英国的公司,因为英国念念不忘自己曾风光一时的殖民统治,时常插手阿拉伯国家事务,长期对阿拉伯国家采取不友好态度。12 月 7 日,卡扎菲宣布对英国石油公司在兴旺的萨里尔油田所占的 50%的股份实行国有化。英国人企图以其他石油上司抵制萨里尔石油的销售来进行报复,但是卡扎菲让油田的石油在苏联和东欧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又让意大利扩大了对它的需求,英国人无可奈何,只有接受条件。到 1973 年,利比亚对所有在其土地上开采石油的其他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股份都提出了 51%的股份要求,石油公司大都被迫答应, 因为即使这样,石油公司仍十分有利可图。对那些拒绝接受条件的公司;如亨特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卡扎菲绝不手软,立即将它们国有化了,1971 年 10 月;卡扎菲还宣布提高石油价格,即提供给各石油公司的由利比亚政府掌握的国有石油股份原油从每桶 6.9 美元提高到每桶

7.1 美元。

卡扎菲对在利比亚的外国石油公司实行的减产、提价、国有化和增加本国参股权等措施,极大地削弱了西方石油财团在利比亚的垄断地位,维护了国家的资源主权,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70 年利比亚石油收入达 13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2 亿美元,1973 年增加到 23 亿美元,

1974 年猛增到 60 亿美元,1979 年更达到 163 亿美元。石油收入的增加,使利比亚得以发展其他产业,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69 年的 38 亿美元上升到 1974 年的 137 亿美元和 1979 年的 245 亿美元。

人均收入也从独立时的几十美元增加到 1979 年 8170 美元,这个数字比同期英国和意大利的平均数还要高,成了非洲大陆发展最快、收入最高的国家。卡扎菲在利比亚领导的这场斗争,以利比亚的胜利而告终。时代造就了

卡扎菲,卡扎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时代。卡扎菲的成功,在于他根植干利比亚的土地,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于他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做得恰到好处,充分利用了资本家唯利是国的弱点而各个击破之;在于他顺应时代的潮流,率先为第三世界国家以资源作武器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斗争做出了榜样,第三世界国家由此而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冲击西方经济的石油斗争。正因为他触痛了西方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的心,才遭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仇视和诅咒,美国更是对他恨之入骨,数次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但迄今为止还未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