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创奇迹 伤心沙漠变绿洲

1906 年,年仅 20 岁的波兰籍犹太人本·古里安移居巴勒斯坦。他穿过锈水汪汪的沼泽地,朝拜了那路撒冷的圣迹,之后便去了年格夫沙漠。烈日毫无遮拦地照着这片地区, 乱石垒垒的沙漠伸向地干线,零星的小树和颜色发黄的灌木丛在于热的风中懒洋洋地摇曳着。这片沙漠的景致大今人伤心了,但年轻的古里安脸上毫无沮丧之情,他已暗自发誓: 要让这片沙漠开出美丽的鲜花。42 年之后,就在这片沙漠上,一个新的国家——以色列国诞生了,对沙漠爱得如痴如狂的古里安当上了第一任总理。他开始领导人民用双手去编织夺目的花环。

100 多年前,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去过巴勒斯坦,他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图画:“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我认为,巴勒斯坦当可首届一指,那里山上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谷地是难看的沙漠,沙漠周围是一些荏弱的植物⋯⋯。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伤心沉闷的上地。”

1948 年 5 月 14 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本·古里安就宣布以色列国成立。犹太人就开始在这片被称作“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伤心的土地”上重建自己的家园。刚刚建立的以色列国所在地是一片荒芜, 满目疮瘦。其国土面积小,根据 1947 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分给它的面积力 1.49

万平方公里;人烟稀少,人口不到 90 万;土地贫瘠,92%以上的土地为沙漠、

山地、丘陵和沼泽所覆盖,耕地仅为 16.5 万公顷;少得可怜的水资源且雨量分布不均,以色列理当属于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列。而且,尽管中东被称力世界的“油库”,但以色列却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它既没有石油,也没什么矿产。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说犹大人花了不少于 40 年的时间在沙漠中寻来找去,结果却得到了中东这块唯一没有石油的地方。

不仅如此,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凌晨,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为总司令的阿拉伯联军集中了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国的正规军约 2.5 万之众开进了巴勒斯坦地区,从三个方向对刚刚成立一天的以色列国家宣战。从那以后,中东战事下停。连续的几次中东战争对生存艰难的以色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战争首先是物质实力的较量。为此,以色列从建国那刻起,就没有放松经济建设。古里安等领导入都深深懂得:经济是生存的基础。在本·古里安等人的领导下,以色列人开始了“巧手夺天工”的历史。

几乎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的以色列在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常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的“奇迹”之一,尤其是其农业发展堪称“绝妙”。而农业发展的奥秘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

本·古里安初到内格夫地区时,只是一名极普通的拓殖者,但那时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征服沙漠。也许是出于伟人所特有的政治敏感度、作为一个犹大复国主义者的古里安已预见到,这片无人感兴趣的荒漠可能划给犹太人, 成为未来犹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开始全心投入沙漠的建设,来到内格大的席德包克,参加那里的基布兹的创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和同伴每天被疲劳、饥饿和疟疾轮番折磨,但是热情和乐趣毫不减弱。他们完全被理想的激

情所鼓舞,甚至拒绝妇女参加基布兹建设,生怕孩子拖大家的后腿。基布兹为建国后以色列农业发展提供了别具特色的组织形式。

“基布兹”是希伯来文,意力“集体”,指作为一个集体存在的定居点。基布兹的土地是公有的,是国家的,是向国家租用的;它的全部财产都是公有的,或者说是共有的,属于基布兹的全体成员;基布兹的经营管理奉行直接民主原则,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决定;全体成员必须参加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差别,也不分工种和技术水平,一律享受完全相同的待遇; 成员过着一种公社式的大家庭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文化娱乐以及子女的教育等,全由基布兹统包下来;基布兹内部下流通货币, 成员所需的一切全部采用记帐,年底统算的方式结算;基布兹俨然一个小社会,足不出基布兹,一切基本生活要求均可得到。这种农村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成为以色列农业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之一。

自建国以后,基本兹发展正常,它和”莫沙夫”(另一种农业生产组织) 使用国家的 68%的土地,以及约占全国总数 5%的劳力,生产出总产量中 80

%以上的农产品和约 50%的出口农产品,为国内生产总值作出约 5%的贡献。经营范围还不断扩大到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成为农工商的联合体。梅叵夫人说过,没有基布兹,就没有以色列。基布兹是国家之盐,民族复兴之柱石,、以色列国之瑰宝。公有制经济为以色列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有口皆碑的重要贡献。

以色列农业发展有一个关键:水资源。成功地开发水资源是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又一奥秘。

本·古里安走马上任后,他很清楚怎样才能让犹大移民们在巴勒斯坦地区扎下根来,他们也很清楚发展犹太国农业经济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总的来说,以色列水资源严重不足。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为 70 公分左右,南部为 20 公分,最南部的沙漠地区几乎不下雨。从区域划分来看,北部水源有余,中部和南部严重缺水,北部地区还因排水不畅而形成许多沼泽地。因此,把北部海拔 208 米的加利利湖的水向南输送,直到内格夫沙漠,这样可使南。北两方同时受益。

从 1951 年起,按照工程师们设计的一个七年规划开始了排水造田工程。

以色列人改造了约旦河的河道,开凿了一条 40 公里长的运河,使加利利山以

东的胡拉湖周围出现了 6000 公顷肥沃的新耕地,结束了粮食分配制度。随后,北水南调的“水利总计划”的战役打响了。这工程规模浩大,1953 年动工,1967 年竣工,历时 14 年。之后,这项工程仍在不断地配套和完善中。全部工程共用 250 万个劳动日,参加入数最多时达 4000 人,开挖土方 700

万立方米,石方 170 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 50 万立方米,耗用钢材 7.5 万吨,

总投资 1.7 亿美元。这个工程既费时又费力,从加利利湖建两级泵站开始的,

把湖水抽高 365 米到输水工程的最高点,然后用直径 2.74 米的管道向南输

送,逢山打洞,遇沟搭桥,沿线共打隧洞 3 处,总长 8.4 公里。在水落低谷

时,用泵加压提升,沿线共建加压泵站 6 处。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程。不仅如此,北水南调工程还遇到了政治和宗教上的一些麻烦。约旦河在

虔诚的犹太教徒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对它动“外科手术”,无疑有亵读神灵之嫌,因而,本·古里安的行动遭到来自迷信势力的阻挠。另外,注入加利利湖的约旦河,是以色列、叙利亚和约旦共享的河流,叙、约反对以色列多用河水。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瓶颈”问题,本·古里安决心要让

这片沙漠得到灌溉。他不顾一切地开始引水工程。叙利亚也不甘示弱,将一些推土机开到了约旦河边,准备从上游把水分走。本·古里安作出强烈的反应:悍然开炮击毁了这些叙方施工机械,北水南调工程得以展开。

1964 年 5 月 5 日,这条被称为“国家引水渠”的北水南调工程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它使南部内格夫地区的供水量增加了 75%,沙漠中出现了 5.7 万公顷的绿洲,“使沙漠开花”不再是梦想。犹太教徒也开始欢欣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先知以西结的“有一天将有一条大河从荒漠上流过”、“河水所到之处,百物都能成活”的预言应验了。这是“人定胜天”的结果。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节水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以色列的喷灌技术都在大面积应用,少则几百公顷,多则几千公顷,而且实现了电脑化。在灌溉季节前编好程序,又可随时变更程序。灌溉开始以后, 就由一个计算机中心控制室遥控。事先确定灌水量、灌水时间的最佳选择方案,按程序自动灌水。以色列的滴灌设备由于性能优良,已向几十个国家, 包括向中国出口。另外,以色列还大力提倡水的再循环利用,积极开展生活污水和咸水灌溉。1955 年,本·古里安又一次登上总理主座时,制定了《水法》,实行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目水分配制度,用水限量落实到各单位。不但有总限量,还有月限量和日限量,超量用水加倍收费,开采地下水必须经过政府批准,对污水和成水灌溉用户,水费给予 7 折优惠。

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和措施,在河谷地区有了发达的农业。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洲。

有了基布兹公社所显示的集体的力量,有了水资源开发的巨大成就。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在荒漠上创造奇迹,这又是本·古里安等人所要思虑的了。这时,他们又表现出实干、苦干的精神。

1952 年,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种棉专家萨姆·汉伯格到以色列探亲。以色列的“伯乐”们知道后,旋即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本·古里安。古里安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他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植棉专家请到自己办公室里,并诚恳地邀请他来帮助以色列生产棉花。本·古里安热诚地说:“你种棉花,汉伯格,我们开设纺织厂。”汉伯格被古里安的一片诚心所打动, 他答应试试看。但内格夫的干旱和贫瘠又使汉伯格波浪式的摇起了头。当时的陆军参谋长伊扎埃尔·雅丁将军恳请这位专家再到别处看看。汉伯格终于在北部的一个地区找到了适宜植棉的沃土。10 天后,汉伯格从美国带来一位水利工程师帮忙,雅丁将军用新兵充当他们的助手,沙漠上终于开出了洁白的棉花。就这样,以色列人只用了 10 多年的时间就解决了穿衣问题。现在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棉花出口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

以色列入就这样凭着实干和苦干,在沙漠上种出了棉花,还种出了鲜花, 每天有大量产于内格夫地区的鲜花空运运往欧洲市场,也种出了油梨,四分之三的产量销往欧洲市场,种出的葡萄袖还大量运往日本,等等。

几十年过去了,马克·吐温笔下描述的“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土地” 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据以色列自称,1948—1973 年,经济的年增长率力10%;工业从无到有,已有一批高科技工业,钻石加工工业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始终有入超。但这一切都不可与大自然的变化媲美。昔日流行疟疾的沼泽地被排干了水,改造为旱涝保收的万顷良田;光秃秃的山头栽满了树木,一片郁郁葱葱;公路的两旁,房舍的周围是整齐划一的农田和果园;沙漠中点缀着一块块绿洲,⋯⋯满目葱绿的色彩及丰收的景

象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使那些见惯了沙地黄色的游客耳目一新。以色列是非产油国家中发展最迅猛和最富足的国家,而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以色列人在人口增加了 6 倍并不断与邻国打仗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以色列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为此付出艰辛劳动的本·古里安被称为“以色列国之父”。

令人沉闷伤心的沙漠能够变成片片绿洲,这是“人间巧手夺天工”的结果,这台戏的开场白是由本·古里安唱出的。以色列建国后,本·古里安继续建设基布兹公社。通过公社,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当今世界上别具特色的农村组织形式。然而,最独特的还是水资源的开发。古里安等人克服技术难度很高的困难,以超人的毅力和果敢力排除政治上和宗教上的麻烦,出色地完成了北水南调的“水利总计划”。从加利利湖的西北角把水抽到 360 米,然后通过复杂的水渠、隧道、渡槽和直径为 2.74 米的混

凝土管道,经过 144.8 公里的距离,把水送到了中部和南部地区。由于水的灌溉,大块沙漠出现了片片绿洲。这是巧夺夭工的产物。巧干,加上苦干、实干,本·古里安率领以色列人珍惜和善用每一滴水,在干旱的沙漠中长出了棉花、柑桔、梨、柚、鲜花等高质量、高数量的作物。这真是“旧貌换新颜”。经济的发展为以色列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色列以强国身份出现于世界增加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砝码。而作为“以色列国之父”的本·古里安理应受到以色列人的敬慕和犹太民族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