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应变”商界巨子 蒸蒸日上长江实业
被列为香港十大超级富豪之首,资产近 25 亿美元,并控制有香港股市 15%的股票的香港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诚,颇精于“随机应变”之道。李嘉诚所执掌的长江实业集团从单一经营塑料制品转入房地产开发,再转入股票交易和企业兼并的多种经营,每一步都是一次“载体”的创造和把握,是质的飞跃。李嘉诚不仅在创造中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机遇,而且机巧善断,统筹全局,变化无穷,堪称企业成功的典范。纵观李嘉诚的成功经历,他的创业史,其中两次最大的、最关键的转折点,都因他的“随机应变”而为他今天的辉煌业绩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其一,正当年轻的李嘉诚惨淡经营塑胶玩具时,突然从杂志上得到灵感,塑胶花将在未来时代进入千家万户。他瞅准这个机会,改道生产塑胶花, 结果一举成了“望胶花大王”。其二,当李嘉诚的塑胶花事业正如日中天时,他又瞅
准了地产这一行,理智地放下行将开始衰败的塑胶花,使他的事业又发生了一次飞跃。此外,“九龙仓之战”也充分体现了辛嘉诚精于“随机应变”之道的本色。
李嘉减出身贫寒,幼年随父避难香港,十几岁时便担负起家庭的生活重担,饱受艰辛。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当学徒。工作勤快。踏实的李嘉诚开始了其社会大学的第一课。虽为简单的端茶倒水的行当,却让他学会了观颜察色,揣摸顾客的心理,颇能讨顾客欢心,因而很得舅父赏识, 很快就升了职。他天才的应变能力初露端倪。
大凡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的。李嘉诚 17 岁时,离开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加入了“行街仔”的行列,成为一间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裤带制造公司的推销员,开始了独自闯天下。当时他的年龄最小经验最少,但他的推销成绩最好,是第二名成绩的 7 倍,两年后,他当上了总经理。按理说做了总经理应该满足命运安排了,但李嘉诚看得更长更远, 仅两年后他就舍弃了总经理的职位,与几个年轻朋友筹集了 5 万元港币在筲箕湾开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因为,1950 年中国入朝参战,美国实行对华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冲击,却导致制造业兴旺起来,纺织业、塑胶产业等轻工制造业更是应运而生。李嘉诚看中了塑胶产品,廉价、耐用,可代替木材、金属、陶瓷等进入生活中任何一个角落的广阔前景,所以他选择了塑胶制造业。
也像所有刚起步的新企业一样,“长江塑胶厂”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虽经李嘉诚顽强奋战,“长江”维持了下去,但也避免不了经营的惨淡。经过几年的不断思索,“一定是什么地方不对路”,他想。不对路就要变—
—毫不犹豫,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永不拘束于某一既定的事实,随机应变。一天深夜,他翻看《塑胶》杂志,在不太显眼的边角,他看到一条消息,
是关于意大利公司利用塑料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市场潜力,立即踌躇满志地奔赴意大利去学习塑胶花技术,同年取经回来后,“长江”立即转产“塑胶花”,这在当时是冷门行当,许多人都表示不解与怀疑,但这正是李嘉喊独到之处。许多同行还在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之际,李嘉诚的“长江塑胶花”已到处开花,大赚其财。欧美及本地的订革像雪片一样飞来,年底,李嘉诚不得不一再扩大生产规模,“长江塑胶厂”也更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但是,功成名就的李嘉诚并不因此满足,他又一次把眼光投向远处。塑胶花市场不可能永不衰落,一旦衰落,“长江”这条航船将如何躲过风浪而
安全着港?他的思想快马又跑到了前面。一定要找到一个安全的港湾让“长江”靠岸。
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了理想的目标——地产。没有什么比房地产更适合“长江”了。说变就变。1958 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座 12 层高工业大厦,开始涉足地产界。同时“长江”的投资重心也开始转移,减少塑胶花生产线,增加塑胶玩具生产,大力拓展国际玩具市场。
1965 年 2 月,香港暴发银行信用危机,在挤提狂潮中,数家银行的分行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被受控于汇丰银行。在银行危机的冲击下, 房地产价格暴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67 年 5 月又暴发反英抗暴事件,地产界更是雪上加霜,此后两年内,港人人心惶惶,纷纷抛售固定资产,远走高飞。在香港地产界最黑暗时期,丰嘉诚再次表现了他独具慧眼的胆识。他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不动声色地大量低价吸纳地产物业。1971 年 6 月, 李嘉诚成立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长江”巨舰正式驶进房地产之洋。
在李嘉诚的整个创业生涯中,最值得记载的辉煌年代应该是 1977 年。这一年乃是李嘉诚与他的李氏财团,在经过 20 年的奋斗后,终于脱颖而出的一年。
一个清冷的早上,往在港岛深水湾一幢豪华别墅中的李嘉诚,正在苦苦思索着即将公布的香港政府计划于1 月14 日开始的香港旧邮政局地段的招标竞投消息。位于香港中区的地下铁中环和主钟站,是中区最繁盛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地皮之一。初期,香港工务局的集体运输研究部曾对这段地皮估价,约值 2.443 亿港元。如果能在这块有“地王”之称的地皮竞争中夺标成功并发展物业,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地润,而且夺标公司还可以由此增强信誉,必将声名大振,为夺标公司日后的发展打下信心与声誉的基础, 这一切,对于注重公司信誉,量质兼顾的李嘉诚来说,具有多么巨大的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
李嘉诚静静地思索着、权衡着。据获悉的各方资料,参加竞投的不乏其人,而且都是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巨富大亨之辈。这对于“瞅准机会,决不放松”的李嘉诚来说,是十分富有挑战性的。对于这次挑战,李嘉诚信心百倍,早在 1976 年,李嘉诚就获悉香港地铁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旧址地皮、曾与香港政府进行了多次磋商,希望用部分香港地铁公司的股票、部分现金支付,但是香港政府坚持要用全额现金购买。由此看来,参与邮政局旧址的发展权的竞投,利用现金支付将是成功的必胜条件。于是既精通经营之道, 又精通金融之道的李嘉诚再次利用出售楼宇发行新股的方式,集资数亿港元现金,以打有备之战。不仅如此,李嘉诚还获悉,香港地铁公司与政府已达成的有关九尤湾车厂及邮政总局旧址的售地协议,地铁公司必须耗费 6 亿港元现金用于购地。于是,李嘉诚针对当时地铁公司要用高额贷款筹集现金购地而急需现金回流的情况,提出一个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的商业中心和写字楼相结合的综合型商业大厦的建议。为了稳操胜券,李嘉诚还相继抛出了另外的诱饵,其一是为满足香港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要求,长江实业主动提出提供现金作建筑费;其二是将商业大厦出售后的利益由地铁和长江实业公司共同分享,并且再超平时各五成的常规,由地铁公司占 51%,长江实业占49%。
1979 年 1 月 14 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中环邮政总局旧址公开招标竞投。在竞投初期,各地产公司、财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彼此都采取
不动声色、外弛内张的战略。3 月上旬,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的置地公司, 曾经一度是夺标呼声最高的公司,似乎大有非置地莫属的势头。消息传到长江实业公司,有人曾悲观地对李嘉诚说:“长江实业公司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但李嘉诚却淡淡一笑:“传说总归是传说,到底名花谁主现在尚无定论。”3 月下旬,置地公司稳操胜券的消息已开始动摇,外间再度传闻,由接近港府决策人士透露,与香江置地公司竟逐的长江实业公司已取得优势。这次“地王”公开招标竞投以来,香港地下铁路公司先后收到 30 个财团,以
及地产公司的申请投标。竟投之踊跃竟超过 1976 年 8 月九龙湾地段的竟投数目一倍之多。其中前来申请投标的财团及地产公司有长江实业有限公司、香港置地公司、日澳财团、嘉年集团、恒隆有限公司及霍英东集团等。
当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出招标邀请之后,所有投标者均小心翼翼,异常谨慎地行事。这时,所有的投标者列出的价格和所提出的条件,都处于十分微妙的高度保密阶段。由于大家彼此不知虚实状况,不像在其他生意场可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在这种情况下,投标者必须高度清醒,而且要有十分精明的头脑,如果所提条件过于优厚,中标后无利益可言,失去了投标的目的。但如果过于考虑自己的既得利益,忽略招标邀请方的合作心理,一击不中便会丧失良机。所以能否最后中标,对于迅速发展中的李嘉诚来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机会,而李嘉诚自燃也不会放弃这个极有利的机会。经过激烈的争夺,李嘉诚终于力挫多家竞争对手,一举击败一度呼声最高的香港地产界巨子——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被人们称誉为是“长江实业扩展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李嘉诚经历的无数次吞并与反吞并的商战中,最能反映其随机应变、见风使舵精明本色的一役要算闻名香港的“收购九龙仓大战”了。
1978 年,正当深藏不露的“长江”暗地里偷偷吸纳九龙仓股票想控制九龙仓这块肥肉时,突然半路杀出了“船王”包玉刚,后者对九龙仓垂涎已久、志在必得,而且其财力雄厚,完全有实力与英资怡和财团——九龙仓集团真正的主人一比高低。
李嘉诚虽然也想得到九龙仓,但又深知自己势羊力薄,与老牌的怡和相比显得敌强我弱,在反收购行动中,怡和又寻求到汇丰银行的支持。势力更是大大加强,何况还有第三者包玉刚的介入。龙虎相争必将两败俱伤。李嘉诚机智地退却下来,转手把 1000 多万股九龙仓股票卖给了包玉刚,赚取了
5000 多万港元,同时又得到了包玉刚手中的和黄股份,增加了与船王的友谊,又因退出争夺,赢得汇丰银行的好感,为日后争得和黄打下了基础。因收购战而使九龙仓股票由 10 多元跃升至 100 多元,最后以包玉刚成功收购九龙仓而结束。港人在欢庆九龙仓回到中国人手中,并祝贺包玉刚成功之时, 却鲜有人知李嘉诚乃真正不露声色的赢家。
在此之后,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地产也蓬勃发展起来,李嘉诚的财富也一夜之间以几何数字飙升。但是,他没有就此坐享其成,而是又开始部署长江实业新的战略进攻。
在李嘉诚整个创业生涯中,充分体现了其随机应变,机巧善断的本色。他将他的战役朝香港、中国乃至全世界三个方向发展。随着中英联合声明: 规定中国从 1997 年 7 月 1 日恢复行使香港行政主权后,“长江”立即掉头驶向真正的“长江”怀抱,大量在中国投资、捐款,表达一个赤子的拳拳之心, 颇得国人、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李嘉诚还频频进出北京,多次与国家领
导人接触,这更加说明了李嘉诚机智善变的远见卓识。
李嘉诚能够在短短的 20 年间白手起家,从一个小工人成为香港的十大超级富豪之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并实施“随机应变”的谋略。随机应变,即伺机而作、灵活应付,意思虽然浅显易懂,但实际运用起来却艰深异常,是非常人所能轻易驾驭的。随机应变的关键就在于“瞅准”机会和“善于”变化。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千万不能只知“变”, 而疏忽“机”,只有在“机”上作文章,深掘出并紧紧抓住这个“机”,犹如李嘉减所抓住塑胶花生产这个“机”,大赚一笔,又及时转向于地产这个“机”,使其大获成功一样,才算是真正把握住了随机应变的深奥机理。机会要”瞅准”,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变化要“恰当”,这是成功的第二步, 这两步是密不可分的。抓不住机会,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调整和转向这类变化; 而即使抓住了机会,变化不正确,也不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所以,随机应变的“机”和“变”是相辅相成的,李嘉诚正可以堪称为是运用“随机应变” 这一谋略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