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消除反应
Grob 对γ-胺基醇衍生物的碎裂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证明,只有当化合物可以采取构象 306 时,一步的协同碎裂才能发生,构象 306 中的离去基团与 C2—C3 键处于反式共平面取向,氮的电子对也与 C2—C3 键处于反式共平面取向.当这些γ-胺基醇的衍生物所具有的立体化学排列不同于 306 时,就会发生离去基团的取代和消除反应,而观察不到碎裂反应.
例如,平键的氯代异构体 307 平稳地给出环状亚胺离子 308;而直键的异构体 309 则产生取代和消除产物,但没有产生 308.另外,307 的反应速度比其碳类似物 307(NCH3 被 CH2 代替)快 13,500 倍.
类似地,化合物 310 定量地给出亚胺离子 311,而异构体 312 以较慢的速度反应,给出一个复杂的混合产物.另外,310 的反应活泼性是其碳类似物310[CH(CH3)2 代替(CH3)2N]的 35 倍.
顺式双环氯代胺 313 比相应的十氢合萘体系 313(CH2 代替 NCH3)的反应速度快,并给出单一的环己烯亚胺盐 314,而氯代胺 315 却产生其它产物的混合物.
双环胺基对甲苯磺酸酯 316 和 317 分别专一地给出反式和顺式亚胺盐318 和 319,而其它的三个异构体 320、321 和 322,只发生取代和消除反应.
胺基对甲苯磺酸酯 323 和 324 及平键的 4-溴金刚烷 325,经过定量的碎裂,分别生成亚胺盐 326、327 和 328.此外它们的反应速度分别比它们各自的不含氮母体化合物快 103、104 和 105 倍.因为氮的电子对和 C2—C3 键以及C2
—C3 键和离去基团都处于反式共平面取向,所以这些氮杂双环体系都是通过协同机制进行反应的.出乎意料的是,323、324 和 325 的 C-4 异构体也发生碎裂,不过这些反应的速率较低.
当杂原子是氧原子时,碎裂反应也能发生,并且协同机制限于分子几何形状 329,其中 C2—C3 键与离去基团处于反式共平面.文献中有一些这种碎裂反应的例子,在此将仅举几个典型的实例.
Corey、Mitra 和 Uda 在他们的石竹烯合成中发现,在碱性条件下,三环羟基甲苯磺酸酯 330 转化成具有所希望的 E 型双键的双环酮 331.
Kraus 观察到,双环羰基对甲苯磺酸酯 332 的还原经过中间体 332 和
334,给出环外亚甲基一级醇产物 335.
Siddall 及其同事们在他们的保幼激素合成中,观察到单一的碱催化转化 336→337;同时Marshall 和 Brady 将碎裂 338→339 用于他们的苍术醇合成.
Wharton 和Hiegl 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处理顺和反-羟基对甲苯磺酸酯340 和 341,产生反式烯烃 342,而顺式化合物 343 给出顺式烯烃 344.但是化合物 345 既不生成 342,又不生成 344.
Fischli、Branca 和 Daly 报道,环氧砜 346 在回流的甲苯中,用氨基钠处理,立体专一地生成双环醇 347.再用叔丁醇钾处理 347,得到一个扩环的酮 348(与此相似的一个碎裂反应,参考文献[98]).
用叔丁醇钾处理氯代苯甲酸酯 349,给出环戊烯醛 350,而用氢化铝锂还原氯代酮 351,经过中间体 352 的碎裂,给出环己烯醇 353.
Marshall 和 Bundy 已发现,在不饱和的甲磺酸酯 354 进行氢硼化反应之后,接着进行通常的碱处理,即经过中间体 355 的碎裂,而平稳地给出二烯
356.注意,碎裂反应可以通过两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 357 和 358 发生.
如在 359 中所示,当两个氧原子可以参与反应时,碎裂过程应该容易发
生.
据报道,平键双环酮甲苯磺酸酯 360(R=CH3)通过乙醇钠处理,即转化
成单环烯酯 362(R=CH3),而直键异构体 363 生成双环烯 364.类似地,化合物 360(R=COOCH3)给出 362(R=COOCH3).这样,平键甲苯磺酸酯通过中间体 361(R=CH3 或 COOC2H5)的立体电子控制的碎裂而发生反应.
在另一个研究中,Buchanan 和 Mclay 发现,平键双环酮甲苯磺酸酯 365
给出七员环烯酯 367,而直键异构的甲苯磺酸酯 368 生成了七员环烯酯 371.
另外,平键甲苯磺酸酯的反应是通过中间体 366 的碎裂发生的.转化368→371 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是 369 发生一个立体电子控制的逆-Dieckmann 碎裂,接着从 370{消除甲苯磺酸酯基.
372(ryanodol)可容易地在酸催化下转化成 373(anhydrory-anodol), 这是这种过程的另一个例子.这一碎裂反应在碱性条件下(NaH,THF)也发生, 这表明当两个氧原子之一带有负电荷时(372,O—H1=O-),即使离去基团是氢氧离子,反应也能够进行.
在 372 的全合成过程中,也观察到了一个类似的碎裂过程.中间体 374 专一地转化成内酯烯 375.但这个碎裂一定是 374 的C 环处于船式进行顺式消除的结果.
有趣的是,缩酮甲苯磺酸酯 376 的还原(LiAlH4)或格氏反应(CH3MgI) 给出缩酮 378(R=H 或 CH3). 376 中,缩酮基的两个氧各有一处于反式共平面的电子对,这使碎裂过程变得容易,给出二氧碳正离子中间体 377.
最近,Eschenmoser 及其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脱羧双碎裂反应,它们完全是立体电子控制的.这个工作导致了不饱和大环内酯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分别在它们的熔点(180 和 220℃)加热羧酸盐 379 和 380(X+=脒盐离子), 即高产率地给出 5-E,8-Z 大环内酯 382.Eschenmoser 指出,这个碎裂反应可能通过两个连续的步骤发生.在第一个步骤中,两个氧原子各有一个处于合适取向的电子对,通过中心 C—C 键的断裂,排斥甲苯磺酸根离子,产生偶极离子(381 和 383).此后在第二个步骤中,通过一个立体电子控制的脱羧反应, 产生 C8—C9Z 式双键,这个过程以反式方式发生(C8—COO-键与 C9—O 键处于反式共平面).
为了证实上述结果,将羧酸盐 384 和 385(X=脒盐离子)在它们各自的熔点(分别为 165℃和 195℃)加热 1 分钟,高产率地给出了异构的 5-E、9
-E 大环内酯 386.还要注意,在二氧碳正离子中间体 387 中,C10—COO-键变得与 C9—O 键成反式共平面,结果脱羧反应产生一个 E 式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