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几个主要理论

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理论,拟从毛泽东的战争观、战争形式和战争主体、战争指导者及其战略战术等这几个方面入手。从战争观看,毛泽东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从战争形式和战争主体看,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其主体是人民军队;从战争的实行来看,毛泽东要求战争指导者能驾驭战争规律,能制定和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个主要方面构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骨胳,贯穿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全部历程,也规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不同历史特点。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毛泽东是大军事家,同时又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他能从政治哲理的角度对战争加以透彻、全面的认识,故他具有单纯军事家所不能具有的战争观。毛泽东的战争观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观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的影响①,但他更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他认为战争是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其实质是政治的继续,是一种流血的政治,历史上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有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之分,等等。

毛泽东在阐述自己的战争观时是从唯物史观出发的。他通过鸟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进程中,曾发生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战争现象,指出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斗争而来的结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 战争是从私有制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③这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实质上表

① 列宁曾经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是熟谙军事问题的作家克劳塞维茨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第 673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 卷,第 693、691 页。下引此书, 不再注明版本。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 卷,第 693、691 页。下引此书, 不再注明版本。

明战争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一般政治。故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又进一步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他以列宁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的论点来论述问题,说“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再也不能照旧前进, 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例如中国的半独立地位,是日本帝国主义政治发展的障碍,日本要扫除它,所以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呢?帝国主义压迫,早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障碍,所以有了很多次的解放战争,企图扫除这个障碍。”因此,在中日战争中始终“贯彻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①

在毛泽东的战争观中,战争是政治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或是政治的继续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战争发生的同时仍与社会政治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二者是一种伴生现象。毛泽东在分析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时揭示了这种密切关系。他先引证了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进而指出:“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②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离不开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 离不开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等项政治原则,离不开统一战线政策的良好执行,离不开文化的动员,离不开争取国际力量和敌国人民援助的努力。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抗日军人中,如有轻视政治的倾向, 把战争孤立起来,变为战争绝对主义者,那是错误的,应加纠正”。③

战争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战争的性质问题——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问题。毛泽东认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 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④例如,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掠夺性的侵略战争,殖民战争,压迫人民的反革命战争等等,都是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而反抗外来侵略的卫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反对压迫者的革命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援助这两种战争而战的战争,都是进步正义的战争。共产党人对待这两类战争的态度是,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而积极参加和支持正义的战争。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和支持正义战争呢?毛泽东认为:“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和中国人的大多数所举行的战争,毫无疑义地是正义的战争,是拯救人类拯救中国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历史转到新时代的桥梁。”①

毛泽东把正义战争、进步战争与革命战争是等同看待的。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比任何人都更加倚重于革命的武装斗争或革命战争, 因为革命战争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根本途径,它在完成中国社会发展的飞跃过程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毛泽东从一般和特别两种角度来阐明这一问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7、308、307、303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7、308、307、303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7、308、307、303 页。

④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7、308、307、303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4、334 页。

题。在《矛盾论》中,他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角度这样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 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②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在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通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③这一观点后,接着具体从中国的特殊情况出发阐明了革命战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根本作用。他说:“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他还说:“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其他一切,例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都是为着战争的。在战争爆发以前的一切组织和斗争,是为了准备战争的,例如五四运动至五卅运动那一时期。在战争爆发以后的一切组织和斗争,则是直接或间接地配合战争的,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区域内部的一切组织和斗争是直接地配合战争的,红色区域外部的一切组织和斗争是间接地配合战争的。再如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后方的和敌军占领地的一切组织和斗争,也同样是直接或间接地配合战争的。总之,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①正是牢牢抓住了中国革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根本,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者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始终注意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依靠以革命战争去推翻压迫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直至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由于正确地把握了战争与政治两者的关系,所以毛泽东在把革命战争看作是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看作是革命阶级推翻旧的阶级统治、夺取国家政权,完成新旧社会转变的质的飞跃之根本手段时,在着手指导革命战争时,又极为重视其他各种形式的组织和斗争。他反对把革命战争看成一种孤立的单纯军事行为,而总是将武装斗争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如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等紧密配合起来,将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紧密配合起来,以利促进这种武装斗争的顺便发展和成功。从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看,它首先是从“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的,武装斗争是它的依托,土地革命是它的中心内容,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以彻底战胜反动统治阶级是它的策略。因此,这种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流血政治,同时又与非流血的原本意义上的政治斗争等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毛泽东认为,由于战争具有特殊性,官就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这组织,就是军队及其附随的一切东西。这方法, 就是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这过程,就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因此,一切参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4、334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416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417—419 页。

加战争的人们,必须脱出寻常习惯,而习惯于战争,方能争取战争的胜利。① 争取战争的胜利即是实现战争的目的。两军相杀的战争,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毛泽东认为,所谓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即“剥夺敌人的抵抗力”②,而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本着这一原则,毛泽东在指挥革命军队与敌作战时,首先注重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往往实行“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同时并举”③,注重从精神上瓦解敌人,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大军压敌之境、胜券稳操之际,却围而不打或兵不血刃,去寻求和平解决的出路;对陷入绝境之敌晓以大义,攻心诱降,劝其放下武器投诚,给以生路,这是毛泽东与敌作战时的一大特点。他还主张, 凡是被俘者都给以人道的待遇。不管以前在战场上如何,只要放下武器,一律不辱不杀,尊重其人格,有伤病者均给予治疗。这体现了一种宽大为怀的尚武精神,一种可贵的战争道德观。这可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为伟大之处。同时这也表明,毛泽东的军事道德思想与中国古代军事家“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善俘”、“爱卒”等道德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毛泽东不仅是战争论者,也是非战争论者。从根本上说,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反人道的社会行为,是应当被消灭的人类社会的怪物。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他指出:“战争—

—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既然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它就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再存在。“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反革命战争没有了, 革命战争也没有了,非正义战争没有了,正义战争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类的终久和平的时代。”①本着战争终久会被消灭的论点,毛泽东阐明了共产党人研究战争的目的:“我们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出发于我们要求消灭一切战争的志愿,这是区别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界线。”②

(二)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消灭战争而从事战争,为消灭反革命战争而从事革命战争,为消灭侵略战争而从事反侵略战争,这是毛泽东对待战争的态度。建立和依靠人民军队,团结广大的民众,实行人民战争则是毛泽东克敌制胜的根本。

建立和依靠人民军队,是指建立工农武装,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并依赖这支军队以枪杆子去夺取政权。毛泽东认为,革命军队与其他军队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一个执行革

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革命军队“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①离开这些任务,就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革命军队既然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在政治上就要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8、310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308、310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5 卷,第 431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3—694、694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3—694、694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87、97 页。

绝对服从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对军队实行领导的具体形式是各军事单位都建立党的组织。毛泽东尤其重视军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视把支部建立在连上。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 毛泽东曾这样强调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②由于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就从体制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指挥,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及党员与党外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强革命军队的凝聚力和提高革命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保证“党指挥枪”,毛泽东为革命军队规定有一套与其党的组织和领导相配合的政治工作制度,这一政治工作制度就是连设政治指导员、营设政治教导员、团以上设政治委员和设政治处、部,军委设总政治部,其功能是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党的方针、政策、策略进行部队的政治工作,把党在各个时期提出的任务落到实处。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进行政治工作,这是一个中心环节。它要求对官兵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 把党的指示精神加以普遍深入的宣传,激发官兵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唤起官兵的革命热忱,去出色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同时,政治工作也是部队战斗动员的关键,每次战斗之前,它鼓励官兵进行认真的准备,提高军事技术,战斗中勇猛顽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敌人”①。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它要求肃清军队中的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保证全军团结一致。它要求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要求官兵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②它要求军队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以使军民团结一致。同时它还要求做好瓦解敌军的工作,对俘虏不侮辱,不搜财物,不要自首,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以有效地瓦解、孤立敌人。由于政治工作对革命军队的工作起了生命线的作用,所以保证了党对革命军队的正确领导,坚定了革命军队的正确政治方向。这使革命军队到处受到人民的欢迎,被人民称为仁义之师。

革命军队既有严格的政治训练,也有严格的军事训练,为了军官、军佐任免升调之适当,合理选拔人材,毛泽东为军队制定了一整套官兵考绩制度, 即在军队内部规定教育系统,实行测验制,对兵卒、军士、下级干部、中级官佐分别进行考绩。除对他们作一般调查外,兵卒和军士还测验学、术各科, 如典、范、令、游击战术,操场、野外动作,考绩其个性、嗜好、能力。干部和中级官佐还测验政治,测验战术原理、射击学理或战术学、射击学、地形学、阵中要务,考绩其主张(是否合乎红军政策及遇临时事变有无主张)、管理法、训练法、游击工作、指挥能力及果断、个性、命令之执行,在士兵中之信仰。对军需处经理人才,每月出试题举行道尔顿式之测验,并尽可能与以工作之指示和开会方式教育。对军医处医官、看护士、看护兵、担架兵等,有计划地施以普通医学、药物学与救护教育并进行测验。对副官处各级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87、97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296、297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296、297 页。

副官时常予以指示并开会讨论心得,等等。通过考绩“使全军官兵的教育训练都能够在比较有计划的推动之下得到良好的效果”,“使红军中军事技术进步”①,更利于完成军队的政治任务。

毛泽东认为,革命军队“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②革命军队之所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战无不胜的力量,主要是在内部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在外部实行拥政爱民的政策。这表现为军队内部的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之间的团结一致,外部的军民之间、军政之间、我友之间的团结一致。建立在自觉基础上,具有严格纪律的革命军队,不仅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和“生产队”,即对敌人是战斗队,对自己是工作队和生产队。它是真正的人民军队,是人民子弟兵,它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戴。

一方面,毛泽东认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只要军民团结如一人,则天下无敌。毛泽东还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革命战争,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就能夺取全中国。日本侵略者、蒋介石反动派之所以注定要失败,关键在于他们的反人民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之所以能胜利,关键在于他们代表人民的真正利益。作为辩证唯物论者,毛泽东还进一步看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根本的和长久的条件。他认为军事“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①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故此,只有深得人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革命军队,才能在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毛泽东在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人心向背,反对战争中的机械论尤其是“唯武器论”时,并不是轻视军力和经济力的重要作用。相反,毛泽东更强调经济对于战争的根本性作用。他在一次讲话中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需工业化。他还认为, 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②可见,毛泽东是在中国革命军队的军力和经济力都比较弱小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他当然知道经济给养和武器装备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在革命军队几乎没有工业、没有象样的兵工厂的条件下,毛泽东制定了一条以战养战的方针;战争中的一切辎重物质的补给均就敌而取,夺取敌人的武器弹药来装备补充自己。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进行军工生产,建立较完整的后勤补给系统,支持前方的需要。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缴获了敌人的大量武器来装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144—146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769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297 页。

② 见《解放日报》1944 年 5 月 24 日。

备自己,毛泽东即开始强调要抓好部队的特种兵建设,在 1945 年和 1947 年

两次对党内的指示中,毛泽东都专门指出了这个问题。在 1945 年的指示中他说:“应尽一切可能建立和扩充各地的炮兵和工兵。军事学校应继续办理, 着重技术人材的训练。”①在 1947 年 的指示中他则进一步强调:鉴于“我军的装备和战术,均有进步。今后军事建设方面的中心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加强炮兵和工兵的建设。”②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由于一些基本条件的进一步具备,毛泽东即开始考虑军队作战将要“进入更高程度的正规化”③,并考虑在 1949 年及 1950 年“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④。建国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得到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口号。他在《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 “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 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现代化国防”与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建设一起作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明确地提了出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不仅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制定了长远目标,并且规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建国初,党中央确定国防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常备军建设,同时注意发展民兵组织,建立国家动员基础。 1956 年,毛泽东在考虑“多搞经济建设” 以建立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时,已提出是否“真正想要”原子弹的问题。①1958 年起,根据毛泽东“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②的指示,我国集中科研力量抓紧这些尖端武器的研制。终于使我国在 60 年代跨入了有核国家的行列,大大加速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步伐,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

(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是从革命军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它一方面取决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取决于毛泽东对实战经验、对每一次战役战斗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以及时前人或今人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的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军事文集》各卷中,都可以见到毛泽东对战略战术的阐述,其中集中阐述的论、著主要有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929.4.5)、《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935.12.23)、《中同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12)、《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19386.11)、《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5)、《论持久战、》(1938.5)、《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10.12)、

《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10. 12)、《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11.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6.9. 16)、《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947.9.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12.25)、《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3 卷,第 147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15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5 卷,第 466、474 页。

④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5 卷,第 466、474 页。

⑤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351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366、374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366、374 页。

以补充和发展》(1958.6.23)、《对部队军事训练的若干指示》(1964.6

—7),等等。这些论、著表明,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是伴随着长达数十年的中国革命战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最早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之初的井冈山割据时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发展和丰富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然,在建国以后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它进一步得到提高。

毛泽东之所以能制定出一整套高超的战略战术被革命军队用来克敌制胜,首先在于他对战争规律尤其是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作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者,不但应认真研究一般战争规律,研究一般革命战争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因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①所以,对一般战争规律的研究,对一般革命战争规律如俄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研究,不能代替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研究。同时,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进行研究时除着眼其特点外还应着眼其发展,例如对中国革命战争过去经验(如北伐战争经验)的研究,不能代替对现时经验的研究。

毛泽东认为,研究战争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握全局性规律,因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而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毛泽东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斗指挥者应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东西,这样,懂得了全局, 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而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但战争全局性问题或战略问题,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它属于一种“更高级的东西”,研究它,要求做到照顾如下一些关系或特点,如敌我之间的关系,各个战役之间或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有关全局的(有决定意义的)某些部分,全盘情况中的特点,前后方之间的关系,消耗和补充,作战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击和防御,前进和后退,隐蔽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击方面和钳制方面, 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持久战和速决战,阵地战和运动战,本军和友军,这些兵种和那些兵种,上级和下级,干部和兵员,老兵和新兵,高级干部和下级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红色区域和白色区域,老区和新区,中心区和边缘区,热天和冷天,胜仗和败仗,大兵团和小兵团,正规军和游击队,消灭敌人和争取群众,扩大红军和巩固红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过去的任务和现在的任务,现在的任务和将来的任务,那种情况下的任务和这种情况下的任务,固定战线和非固定战线,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这一历史阶段和那一历史阶段,等等。①

作为历史学识富博而深明哲理的大军事家,毛泽东在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时,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环境出发,把握到其中有四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1—692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7 页。

1924 年至 1927 年的大革命;第二,敌人强大,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命脉,它的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第三,红军弱小,它产生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从游击队开始;第四,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战略战术。其中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不可能很快发展和战胜敌人, 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弄得不好还可能失败。这些特点,也规定了“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同时还规定了红军作战的全部战略战术原则。这就是,在敌人“围剿”开始时实行积极防御(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或真防御)而反对消极防御(专守防御、单纯防御或假防御),以利反攻和进攻。作好反“围剿”的准备,包括准备退却,政治动员,征集新兵, 财政和粮食的准备,政治异己分子的处置等。而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军力, 准备反攻。退却阶段须取得一些有利条件,如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有利作战的阵地;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使敌人疲劳沮丧和发生过失。在反攻阶段中则主要注意反攻开始、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问题。反攻开始尤其要慎重初战或序战,初战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集中兵力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以利恢复主动地位、改变敌我进退攻守形势,改变内外线的形势, 将自己战略上的弱者地位改变为战役上或战斗上的强者的地位,“这即是所谓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①运动战是技术贫弱的红军的奇袭作战,它不需要固定的作战线,“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走”是其通俗解释。运动战的实行宜注意的战役学问题很多,如侦察、判断、决心、战斗部署,指挥、隐蔽、集中、开进、展开、攻击、追击、袭击、阵地攻击、阵地防御、遭遇战、退却、夜战、特种战斗、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连续作战、无后方作战、养精蓄锐等等。①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与战略上的持久战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这既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原则,也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并且古今中外的战役战斗也都无不要求速决。这种速决是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更需要打歼灭战,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的这些战略战术是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发展成熟起来的。这些战略战术,不仅适用于国内战争,诚如毛泽东所说的,也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是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军队在与入侵的列强军队作战时一般处于弱势,中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没有大多的改变,并在继续发生作用。因此,当 1937 年 7 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毛泽东将这一整套战略战术加以调整就立刻适用于抗日战争。当然,由于中日战争的国际性和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力量远远强于中国军队,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抗日战争过程也发生了若干变化并获得新的发展。

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时,亦是先分析中日双方各自的条件。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745、754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745、754 页。

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第二,它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第三, 它国度比较小,先天不足,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第四,它虽然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会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与日本相比较,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锻炼了中国人民,其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强,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进步。第三,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多、兵多的国家,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恰恰相反。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这些基本特点,规定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预计,中日战争的持久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阶段。这场战争特别残酷、壮观,表现为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即表现为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等情况,这特别需要发挥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具体战略方针是: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 内线中的外线。因为敌人兵少临大国,只能占领一部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它分路向我进攻,虽处战略外线,却在我多兵的包围中。我方可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攻敌。这样,在战场上我是进攻,敌是防御;我是多兵处外线,敌是少兵处内线;我是速决,敌则企图持久待援。于是敌人由强者变成了弱者,由优势变成了劣势;我军则由弱者变成强者,由劣势变成优势。这种具体战略实行起来离不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主动性是力争使自己处于自由状态,实行正确的主观指导,利用错觉和不意使敌人丧失优势和主动。灵活性是灵活地使用兵力,即处置好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种种的战术或方法,并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计划性是指对战争的事先计划和准备,由于战争的流动性,它更需要运用之妙。抗日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一般不执行阵地线。从战争的目的来说,它又要求打消耗战和歼灭战,与敌进行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的决战,乘敌之隙、战以胜之。当然,毛泽东在制定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时不会忘记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因此他总是号召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发动全军全民的全部积极性,以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在 30 年代中后期对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的论述,表明他的军事思想在这时已完全成熟。不仅如此,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某些战术问题亦有独到深入的研究。例如,他 1934 年写成、1938 年修改发表的《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一文,便是对袭击战术的透彻研究。毛泽东指出,袭击战术的要领有十二条:第一,袭击的原则是要有秘密而周详的计划,迅速而突然的动作。第二,袭击的总目的是消灭小敌、削弱大敌,扰乱敌之侧翼与后方,唤起民众起来抗敌,配合正规军作战等。第三,袭击要选择有利条件,采用的办法是骄纵、麻痹、迷惑、疲劳、恐吓敌人,派遣间谍打进敌人驻地,使用游击小组等四出活动。第四,袭击前侦察敌人兵力、武器,附近有无其他敌军可增援,附近居民的情形,及袭击所经道路和隐蔽接近地。第五,袭击的时间不外夜间、拂晓、黄昏及白天。白天

袭击则须如下条件:敌人素质甚差或疏忽已极;敌孤立无援;有大雨大雾等。第六,袭击计划须保密,不应将计划全部告知部下、驻地人民及所请向导, 出发时还可制造假象。第七,袭击部队开进时应注意携带必要的器具及标语, 约定各种记号,选择隐蔽路段,保持肃静,先派少数便衣担任侦察与警察, 行进尽可能地快,等等。第八,到达袭击地后迅速在敌人警戒线外隐蔽集结, 不惊动敌,尽快实施攻击。第九,冲锋开始应按照预定的时间方向道路而迅速地突然地实行之,不要作声,也不要打枪,一下冲入敌人配置,迅速解决敌人,或先投掷手榴弹,等等。第十,袭击后的动作:成功时立即集合部队到通来路有阵地的附近集结;如残敌远逃,部队可在当地留相当时间;如情况紧张,则应缩短处理战后工作的时间,妥善处置俘虏;如袭击不成功,应分散退却,亦应伪装。第十一,袭击堡垒、寨子、土围子及城市应注意预伏间谍或有人为内应,选择敌人警戒最疏忽之点、利用夜暗悄然而入,力量优裕时可采取围困爆破的办法。第十二,扰敌或钳制敌人。在夜间袭击不成功时,则改变其任务为扰乱,或虚张声势等等。除阐明袭击驻止之敌的战术原则外,毛泽东还阐明了袭击行动之敌的埋伏与急袭两种形式。尤其对埋伏这种形式予以较详的阐明,如埋伏形式、埋伏的目的、埋伏地区的选择,埋伏部队的开进,伏击实施,伏击的成功或不成功,以及如何伏击骑兵、汽车、火车、船舶、征发队、运输队等等。①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丰富,这表现在他对过去战争加以进一步提炼,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以及其他一些军事原则。这十大军事原则是:(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 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①除十大军事原则外,毛泽东还提出一些适应军事形势发展、具有创造性的军事原则,如“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同时并举”②,对敌“围而不打”或“隔而下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③;和平解放方式(如北平的和平解决方式,国民党军离城改编, 让人民解放军和平地接收城防和市政);“绥远方式”(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人,作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2 卷,第 138—152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 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其改编为人民解放军。)④; “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⑤;“‘蘑菇’战术”(即与敌周旋,待敌十分疲劳十分缺粮时寻机歼击之)⑥,等等。当然,主要的还是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是整个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是对革命战争战略战术全面而又简要的阐明,是毛泽东心血的凝结。正如毛泽东在 1958 年指出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提出来的。“运用十大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毛泽东还认为:“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靠人去掌握和运用的,尤其是靠战争指导者去掌握和运用。所以毛泽东非常重视战争指导者指导能力的具备和对战争规律的驾驭。他说: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把握军事规律,应包括敌我两个方面,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战争指导者不要看轻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① 这句话。毛泽东认为,学会战争的学问,把握战争的规律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不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而要求智勇双全的将军,要求战争指导者能熟悉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把主观和客观好好地符合起来。战争中要作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与战争指挥员对情况的侦察、判断及决心紧密相关。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和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并且, 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这一过程检查前一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如果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一个经验多的指挥员,假使他虚心学习,又摸熟了自己的和敌人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条件和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就比较有把握地打胜仗。①

但由于战争的特殊性,主观与客观统统相符合的事,在战争或战斗中是极其少有的。这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双方是成群的武装着的活入,而又互相

④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⑤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⑥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4 卷,第 353、354、431、362、514、635、37 页。

⑦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375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702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9—701 页。

保持秘密的缘故,这和处置静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战争需要尽量发挥人的主观努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在战争中,人的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中外历史上,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战例多得很,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 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肥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 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②毛泽东观于这些历史事实而益信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战争胜利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他这样说:“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 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③毛泽东认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勇敢而明智的指挥员凭借战争这个舞台,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④毛泽东甚至认为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他曾这样指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 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