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手笔胜精兵巧为文沁人心——《作品》编研究
毛泽东丰富的宣传和新闻理论来自于他丰富的宣传和新闻实践。尽管毛
③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70—86、207、208、180 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67、190、217、203、204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67、190、217、203、204 页。
③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67、190、217、203、204 页。
④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67、190、217、203、204 页。
⑤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67、190、217、203、204 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02、165、194 页。《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9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02、165、194 页。《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9 页。
泽东年轻时想做“新闻记者”③的美梦未能成真,50 年代想“把主席这个职务辞了”“当个专栏作家”④的心愿亦未遂,但他一生中却写下了数量颇多的新闻通讯类文章。年轻时主编报刊时其文往往多从己出,并时常为别家报刊撰稿。在尔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也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新闻通讯,仅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文章就多达 100 余篇,《毛泽东选集》中便
收录了他 28 篇新闻类文章。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的《作品》编中也收
录了他同样数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其写作的起迄时间是 1942 年 10 月至 1949
年 9 月这 7 年间,时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两个艰难困苦的时期。文章总
计字数 36000 有余,单篇文章最长者 2000 余字,最短者仅有百余言。除《历史教训》一文是对世界军事形势——苏德战争态势的述评(社论)外,其余皆是国内新闻,文章形式为消息、述评、时评、发言人谈话、答记者问、广播讲话、编者按等,内容几乎全是涉及敌我双方的军政之事,故这些文章从总体上反映了战争时代的特点,是一种军事政治新闻。在这些新闻文章中, 有的不仅在当时传诵一时,而且在今天也不失为文中范典。这些新闻文章的最大特色是,准确报道了时事信息或有力抨击了时政,风格清新、文理明晰, 令人爱读,它们透现了为文者的远大政治谋略和军事眼光,言简而意赅,文小却显大手笔。故文章不仅起到一般的新闻作用,更能教育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字里行问,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言恳意切。不仅如此,新闻在毛泽东手里有时还会直接成为一种向敌人展开心理攻势的有力精神武器,成为配合军事政治行动的射向敌人的精神强弩。具体说来,毛泽东新闻文章的突出特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短文中见大手笔文章短小却显露出撰文者的大手笔,从《作品》编的第一篇文章《历史教训》即见一斑。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的社论,时值 1942 年 10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鏖战正酣之际,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在艰难的时刻。社论首先引苏德双方报刊对斯大林格勒战役具体进程的报道,指出希特勒的“巨大计划”“被斯大林格勒的抗战所粉碎”,进而分析希特勒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实力与野心之间的矛盾,其表现是军事上的“避实就虚”,即他避开列宁格勒、莫斯科,集中兵力于南线拼命争夺沃罗涅兹等地,却打不开。于是集中攻击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北麓,但又打不开,只好放弃攻势,被迫转入防御地位。希特勒也许还想最后挣扎一下,但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社论在指出希特勒必败无疑之后,便具体述评了保卫斯城战争的全过程,指出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顿河河曲战斗 23 天的英勇作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红军在这一时期的战略退却导致德军分兵,从而减轻了斯城保卫战的压力,而后又同德军展开了 23 天的消耗战,最后在斯城粉碎了德军的进攻。社论最后从苏德战争中得出这么一个历史教训:只要人们不对法西斯讲慈悲,多一点勇气,法西斯就会失败。社论把希特勒的惨败与日本侵略者在亚洲战场的命运联系起来,指出日本的实力与它的野心之间的矛盾,也是一定要把日本法西斯压得粉碎。①毛泽东的这篇社论虽只有2000 字,却切入军事形势,说理透彻,道出德国法西斯必败的根本原因,并
③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02、165、194 页。《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9 页。
④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02、165、194 页。《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9 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25—229 页。
由远而及近,指出日本法西斯也逃辟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就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这样的文章,只有具备远大军事眼光的政治家才能做出来,非一般职业新闻工作者所能为之。
(二)一支笔胜过“三千毛瑟精兵”
新闻文章在毛泽东那里往往是一种“文战”,”占与“武战”相结合, 相得益彰。这从毛泽东在蒋傅军愉袭石家庄时写的消息、评论及其它文章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1948 年 10 月 15 日,东北解放军攻克锦州后,旋即戈指沈阳,东北全境解放在即。蒋介石为了挽救败局,便令在北平的傅作义部队实施偷袭石家庄以“捣毁中共统帅部”的计划。 10 月下旬,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得知敌人偷袭的阴谋后,一方面指派当地军民沿途抗阻,并调遣远在绥平线上的野战军主力回援,同时电示东北野战军派部队西进以威胁北平,还指令太岳兵团围困山西之敌不使东犯;另一方面则亲自力新华社撰写消息和评论,紧密配合军事部署。 10 月 25 日,毛泽东撰发第一则消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消息称: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①。10 月 27 日又撰发了第二则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消息号召华北军民充分准备,“诱敌深入, 聚而歼之”②。毛泽东撰发这些消息意在示形于敌,给进犯之敌人极大的精神威慑,进犯军中有的指挥官在读到这些消息后哀叹:“我们自以为这是一次极为秘密的行动,可是部队尚未出发,解放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登在报上, 只怕此举是有去路,无回路!”③有的指挥官则无心南进,几次要求回师。当敌军偷袭最终受挫后,毛泽东随即在 10 月 31 日撰写了《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一文,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评论辛辣地讽刺道:蒋介石因军事上指挥无能,在惨败之后溜回南京,但却不像项羽有“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于是“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由蒋傅两家合股派三十五军和十六军南下,但“这里发生了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八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④寥寥数语,把蒋介石王朝的穷途末日之境和盘托了出来。这则评论广播以后,不仅对解放区军民是巨大的鼓舞,更对蒋军尤其是据守北平的傅作义部队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毛泽东撰写的另外几则消息如《我军解放郑州》、《东北我军全线进攻, 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包围击溃》、《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以及《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等等,也都具有威胁敌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使蒋军官兵心理上蒙上一层难逃灭亡命运的阴影。尤其是两则对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配合淮海战场的围歼战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广播讲话劝告蒋军官兵认清自己的险恶处境,不要替美国人、蒋介石少数反动派及国民党贪官污吏打仗卖命,放下武器,掉转
① 解力夫:《解放战争实录》,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46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0 页。
③ 解力夫:《解放战争实录》,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48 页。
④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2 页。
枪口,同解放军一道打到南京去,去推翻已摇摇欲倒的南京政府。广播讲话告之解放军宽大为怀的政策:凡放下武器者“就给以宽大待遇,不论官兵, 一律不杀不辱”①,都有生路。显然,广播讲话对加速淮海战役的结束具有很大的助动作用。
(三)文为政声,吉必及义这是毛泽东宣传和新闻文章的又一特点。《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国共谈判毫无结果,周恩来同志返延安》、
《新华社记者评王世杰谈话》、《中共不出席这届参政会》、《新华社奉命驳斥和谣》、《中央社窜改中共发言人声明用意何在》等文章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 1943 年 7 月为新华社写的《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这则消息中,毛泽东主要通过披露国民党新闻检查机构不准《新华日报》发表为纪念中共诞辰 22 周年的《力持团结抗战》的社论的全过程,抨击了国民党专制政治的不民主,不给其他党派和人民以言论自由,并害怕自己闹磨擦打内战的真相被揭露于众。在 1945 年 2 月为新华社写的《国共谈判毫无结果,周恩来同志返延安》的消息中,毛泽东也是通过揭露国共谈判毫无结果的根本原因来表明共产党人的严正立场,说周恩来在重庆三个星期的谈判,“由于国民党当局依然坚持一党专政,反对联合政府,反对人民与民主,并企图吞并八路军、新四军,以致仍如过去谈判一样,未能成立任何协议”①,只得飞返延安。消息揭露国民党在表面让步下掩盖着其坚持一党专政的顽固立场,它要共产党交出军队,否则是不合法的政党;也不接受“改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政策的建议”,不接受“释放爱国政治犯,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法令,停止一切特务活动”,停止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等项要求。②这就把国共谈判毫无结果、其责任在国民党一方的真相公之于世,使中外人士清楚明白。
在 1945 年 6 月为新华社写的《中共不出席这届参政会》的答记者问中, 毛泽东义正辞严,把中共不出席参政会的理由和立场告之干众: (1)中共及其他民主党派多次要求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发布民主政纲,实行民主改革,以及统一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在全国解放之后,联合政府依据民主原则,实行自由的无拘柬的人民的选举,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选举正式政府。而这两项反映中国大多数人民公意的主张,被国民党政府多次拒绝。 (2)此次所谓新的国民参政会之召集,仍如历届国民参政会一样, 完全由国民党一手包办,中共方面的参议员亦为国民党当局所指派。这不但与民主原则相违背,亦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不符合。(3)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不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的一切反对意见,已决定将在十一月召集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分裂人民的准备内战的所谓国民大会,而在行将舟会的国民参政会上,要强迫通过许多具体办法,以便实现国民党的反动决议。总之,国民党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国民参政会之用意,其性质是反民族的,反人民的,反民主的,一句话,是反动的。中共方面力保卫民族的人民的民主的利益起见,决定不参加此次会议,以示抗议。”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7 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37、238、239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37、238、239 页。
①这则答记者问,理直气壮,全面陈述了中共为何下出席国民党所包办的国民
参政会的原因。
1949 年 4 月为新华社写的《人民解放军战胜英帝国主义国民党军舰的联合进攻》,也是一篇阐明共产党政见的述评新闻。毛泽东在文中先交待了事情的全部经过,进而指出了战争的责任完全在对方:“英帝国主义的海军竟敢如此横行无忌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一起,向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挑衅, 闯入人民解放军防区发炮射击,直接参加中国内战,致使人民解放军遭受巨大损失,英帝国主义政府必须担负全部责任。国民党反动派历来勾结美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屠杀同胞,现当日暮途穷之际,又复勾结英帝国主义的大队海军深入长江,图阻人民解放军渡江,此种卖国殃民罪行,必须彻底清算。”
②这则述评新闻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直接干涉中国内战
的严正立场,从中也透露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由上可见,毛泽东的新闻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其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的,有的直接就是对其政治主张的阐明或解释。
(四)文理并茂,沁入人心毛泽东是文章高手,他所写的新闻文章并不只有新闻价值,亦有文学价值。他把丰富的历史知识、敏锐的政治见解与妙笔俏言和谐地结合起来,便产生出一篇篇道理深刻而又令人爱读的新闻文章。这些文章,写战争,栩栩如生;写故事,则问以嘻笑怒骂,但个中都深含世事哲理。例如, 1948 年 11 月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便是一篇上乘之作,它把发生在南阳的现实战事与古战争巧妙地揉合于一体。消息一开始告明我军占领南阳后,即一转笔锋介绍起历史上的南阳:南阳力古宛县, 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刘秀,曾于此地发兵,发动反对于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①此段文字似乎随意插入, 但却有借古喻今以点明南阳战略位置重要之妙。文章接着展望了我军夺取南阳后的大好军事形势,以王凌云为司令官的国民党军队企图在南阳以重乓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但王凌云最后兵败而弃走至襄阳。在我野战军一年多来的强大攻势下,使得敌人在困守各个孤立据点之后又不得不弃城逃窜。王凌云逃至的襄阳也是一个孤立据点,如下再逃,等待他的只能是做俘虏的命运。②这则内容丰富的新闻,一经发表便博得人们争相传诵,成为名篇。1949 年 4 月 22 日为新华社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消息,可读性也很强。消息开首即展示了一种磅薄气势:“人民解放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接着点出各军的战态,井揭明渡江作战胜利的原因:我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部很泄气。”③这则简短的消息,将解放军的神勇,敌军的崩势勾划得活龙活现,极大地鼓舞了军心人心。
毛泽东新闻文章的另一特色是笔划细腻,尤其是在揭露敌人时,善将犀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46、247、292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46、247、292 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3、264、289、290 页。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3、264、289、290 页。
③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263、264、289、290 页。
利的笔锋藏之于嬉笑嘲讽之中。例如,在《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这则消息中,毛泽东在揭露事实真相之后,继而细细描述了 7 月 7 日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张道藩在外国记者招待会上的窘态:“合众社记者又问:听说最近陕北形势很紧张,中央派遣大军包围八路军,是否确实?张道藩态度甚窘, 只得用中国话小声地说了一句:‘没有的事’。另一美国记者问:每年‘七七’共产党都发宣言,何以今年七月七的《新华日报》没有看见宣言?张答: ‘这是新闻检查所的事,侍我去查查看。’”①这段文字把国民党当局理亏心虚的丑态尽情展示出来:事情“已经闹得中外皆知”,但国民党宣传机关仍“讳莫如深”。在 1945 年 3 月写的《新华社记者评王世杰谈话》一文中,毛泽东更是以嘲讽之笔揭露国民党当局的虚伪。文章先援引国民党宣传部长王世杰氏 7 日答外国记者问时称“现在政府决将关于国民大会的召集问题,提付国民参政会审议”一语,接着以俏皮的笔调写道:“王世杰博士据说在英国学过法律的,现在看来并未学通。”国民参政会是独夫蒋介石所委派的一个无聊机关,“任何决定问题的权力也没有,现在叫它‘审议’起国民大会的应否召集来,按照王博士的法律,它说‘应’也没有用,它说‘否’也没有用”。②文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最使人们吃惊的,是王世杰博士的记忆力竟然差到如此程度:你的‘领袖蒋介石不是在三月一日说过‘在国民大会召集以前,我们便无一个可以代表人民使政府可以征询民意之负责团体’吗?六天之后,你就忘记了,似乎有了一个什么‘负责团体’,而且敢于‘审议’起国民大会的召集问题了。”“王世杰氏又在反对他的‘领袖’ 了。”文章在一番轻松的嘻骂之后转而对国民党独裁政府以严正的声讨,提出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猪仔国民大会,立即废止蒋介石独夫专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③这通篇文字,读来使人痛快淋漓。在《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一文中,毛泽东以这样一种黑色幽默来讽刺蒋介石军事指挥的无能:“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 昨日业已溜回南京。”①这种幽默文字固然冷峻,却又鞭劈入里,读后令人捧腹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