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取舍绝续:着眼于今清理中国文化遗产

任何一个有头脑、勤于思考的中国人,特别是社会文化工作者、学者、所面临的一个不能摆脱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文化遗产。在这个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389、375、481、343 页。

③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389、375、481、343 页。

④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389、375、481、343 页。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98、110 页。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98、110 页。

问题上,充分显示了毛泽东作为真正思想家、理论家的特有风度。他不像自五四运动时的偏激派那样主张“全盘西化”而根本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像守旧者那样主张“保存国粹”而极力张扬孔盂之道,而是用自己掌握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的知识作为工具,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扬弃、改造制作,以创造出适时代所需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延安时期毛泽东留下的几封论孔墨哲学思想的书信,便是他作为严谨思想家的一个真实纪录。

在 1939 年 2 月给张闻天的两封信中,毛泽东就陈伯达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发表了自己对孔子及其学说较为系统的评价,尤其对孔子哲学学说的整体形态、各个重大观点、某些重要概念予以切中的分析。毛泽东首先对孔子哲学的整体形态进行了评价,认为观念论是孔子哲学的整个纲领。肯定了它的两个长处,即具有片面的真理性和强调主观能动性。毛泽东指出: 由于孔子在“名不正”之前没有加上“实不明则名不正”,没有“承认实为根本”,“所以孔子的体系是观念论”,“但作为片面真理则是对的”。毛泽东认为正名工作本身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分别名实区别。他指出:“孔子是正封建秩序之名,我们是正革命秩序之名,孔子是名为主,我们则是实为主,分别就在这里。”毛泽东接着指出了观念论的另一个优点,他说:“观念论哲学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的注意与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①

关于中庸问题,毛泽东首先肯定了“‘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认为“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 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毛泽东认为《中庸》中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语“更加明确地解释了中庸的意义”, 而朱熹的注释虽然大体上对,但他不应将“两端”单训为“众论不同于极致”, “而应说明即是指的‘过’与‘不及’”。毛泽东接着从事物运动发展的角度对“中庸”作了比较正确的新的解释。他认为孔子的中庸观念没有这种发展的思想,但能“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则是无疑的”。他肯定中庸思想“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认为作为中国的赫拉克利特的墨家,于“中庸” “没有特别发展的地方”,但它是唯物辩证论的而不是“折衷论”的。①

对于孔子的道德论,毛泽东也予以唯物论的批判和改造。他认为被称为“三达德”的知仁勇,是历来的糊涂观念。毛泽东对知仁勇予以唯物主义的新的解释:“知是理论,是思想,是计划,方案,政策,仁勇是拿理论、政策等见之实践时候应取的一二种态度,仁象现在说的‘亲爱团结,,勇象现在说的‘克服困难’”。毛泽东认为对孔子的道德范畴,“应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对于孔子本人的评价,毛泽东也是实事求是的。在 2 月 22 日致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指出:“说孔子的功绩仅在教育普及一点,他则毫无,这不合事实”。②尽管毛泽东后来对孔子思想的看法有较大变化,但在这里所作的这样总体性的评价,是较全面和细致的,对于孔子的各种思想,何处可取,何处当舍,及如何加以改造,发挥了自己精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144 页。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146、147、147、148 页。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146、147、147、148 页。

辟独到的见解。毛泽东对待中国文化遗产的这种作法为后人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