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表象的生理机制

表象与感觉、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表象是较知觉更高一级的认识形式, 它是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1. 表象

在记忆中保留下来的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记忆表象,简称表象。人的感觉和知觉产生之后,在人的感官不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时,它仍然不消失,并在大脑皮质上保留下刺激的痕迹,所以表象又是记忆的一种效果。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痕迹又重新活跃起来,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从生理机制的角度看,表象是在人的大脑皮质上保持下来的刺激痕迹的再现而产生的。这种痕迹,在人脑中不断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进行着不断地分析综合,从而产生概括的表象。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这种痕迹的保存也就是信息的储存。此外,还可以对储存的各种痕迹(信息)不断地进行内部加工和编码。①

  1. 表象的基本特征

表象同感知觉有密切联系,感知觉是表象的来源,没有感知觉就没有表象。但表象同感觉、知觉有明显的不同。其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1. 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由于表象是以前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过去感知痕迹的再

① 朱智贤等: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10 页。

现,因而,它和感知相似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的、直接的反映,它接近于知觉,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但感知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而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表象又与感知觉有质的差异。这表现在:表象不如感知觉那样鲜明、稳定和完整,而是具有一定的暗淡性、易变性和片断性。

  1. 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点、个别属性的反映。而表象既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点和个别属性,又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点、一般属性。所以说,表象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例如, 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①,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了启普发生器的感知觉,与此对应形成了这一个个别实验发生装置的表象。以后,又观察到了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②、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学生通过上述三个实验的观察,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积累了三个个别实验装置的个别表象,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进而概括形成了关于这类实验(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在不需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气态生成物)所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一般的、概括的表象。

  1. 表象的基本形式③

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表象进行不同的划分。(1)按表象的概括性进行划分。

按表象的概括性,可将它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或概括表象)。

个别表象是指对一个个别的客观事物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个别的感性形象。

一般表象是在个别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个别表象抽象、概括成的。一般表象所反映的是各个个别表象中那些相似的或相同的,比较固定的特征。

一般地说,表象总是从个别向一般的方向不断地发展,而一般表象也总是不断地向更具有概括性的方向发展。但是,表象不管有多大的概括性,它总是事物的直观特点的反映,总是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1. 按表象的功能进行划分。

按表象的功能,可将它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过去曾感知过的事物痕迹的形象。如前面讲过的,记忆表象不如感知觉那样鲜明、稳定和完整,而且有暗淡性、不稳定性和片断性的特点,与知觉相比较,这是它的缺点。但是表象不受当前知觉的限制和束缚,可以在人们不断活动的基础上,使人脑已储存的表象不断地从个别的逐步概括成一般表象,这个一般表象已不再是个别事物形象的简单再现,它已具有了比个别表象更加丰富的内容,这又是表象的优点。

想象表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形象,称为想象表象。它是一个人从来没有亲身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是,不管想象表象多么新颖,都是对已有的记忆表象经过人脑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例如制取

①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8 页。

② 人民教育出版化学室编著: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6 页。

③ 朱智贤等: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17—321 页。

氢气的各种各样的简易装置)。所以,想象表象的生理基础是大脑中旧有的暂时联系经过重新配合形成新联系的过程。

  1. 按人的感觉通路(或分析器)对表象进行划分。

按人的感觉通路(或分析器)对表象进行划分,可以有与每一种感觉通路(分析器)相对应的表象。主要的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和触觉表象等。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人在从事活动中, 特别是进行实验认识活动中,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各种感觉器官共同活动的。因而,一般地说,没有单独的某种表象(如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而是形成由各种表象混合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综合的整体表象。

  1. 表象的意义

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形式,有了表象人才能再现过去认识的成果,才能把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加以比较和进行联系,才能进行思维。表象是想象的必要材料,是人由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以及进行创造想象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另外,表象的不断进行概括,使其有可能不断离开直接的感知,因而也就有可能向概念、思维过渡。所以说,表象是由感知觉向概念、思维过渡的直接基础、是必经的重要环节。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实践则是认识的源泉。同样,化学科学认识以及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都包括上述两个认识阶段,这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相似的,化学实验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则分别是化学科学工作者、学生认识的重要来源。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依次发展的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和表象。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感性认识进行较系统的探讨,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认识和学生认识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