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影响实验能动性发挥的内在因素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对学生的实验能动性有较大影响,但这毕竟只是外因。从根本上讲,学生自身的多方面因素,才是决定实验能动性发挥的内因。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能力和实验态度等三个方面。

  1. 实验兴趣

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实验兴趣作为认识兴趣当中的重要一种,是学生发挥实验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动力。实验兴趣按水平高低可分为以下四种。

  1. 感觉兴趣。

它是指学生通过感知实验现象和观察各种实验仪器、装置而产生的一种实验兴趣。这种兴趣使得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有较高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初三刚开始学习化学时更是如此。感觉兴趣属于直接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因此,单凭感觉兴趣,还不能成为学生发挥实验能动性的稳定动力。

  1. 操作兴趣。

它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化学实验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实验兴

趣。这种兴趣比感觉兴趣的水平高了一级,不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希望亲自动手操作,即使是简单的“试管实验”,也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较大的兴趣。操作兴趣还属于直接兴趣,只要能按实验操作步骤,把给定的化学变化“做”出来,这种兴趣就得到了满足。

  1. 探究兴趣。

它是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性而形成的一种实验兴趣。这种兴趣较感觉兴趣、操作兴趣的水平更高,属于间接兴趣,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是推动学生发挥实验能动性的最基本的和重要的动力。

  1. 创造兴趣。

它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实验兴趣。这种兴趣是实验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和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的最强劲的动力。

上述四种实验兴趣的水平是逐级升高的,低水平是高水平形成的基础, 高水平是低水平的发展。它们在推动和促进实验能动性的发挥上,作用的程度也是由低到高的。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感觉兴趣和操作兴趣;另一方面又不要停留于此,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1. 实验能力

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影响实验能动性发挥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实验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确立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实验能动性发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是实验能力与实验能动性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才能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在实验教学中消极被动地进行学习的学生,往往死记硬背、照方抓药, 不能独立解决各种实验问题,因而实验能力较弱。

关于实验能力,已有不少论文探讨过。我们认为,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实验(包括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和实验史实等)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它是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从智力因素来看,实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或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一是知识;二是技能。

  1. 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知识基础。

解决实验问题,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化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操作知识、化学实验事实、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

②实验方法论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及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这两类知识是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活动中密切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对于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缺一不可。

  1. 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技能基础。

依据知识种类的不同,可将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技能分为以下两类。

①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它是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动作技能。

②运用实验方法论技能。它是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这种技能在国外也被称为过程技能(processskills)或探究技能(skills

of inquiry)。

  1. 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的结构模型。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提出如下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的结构模型。

四 影响实验能动性发挥的内在因素 - 图1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①实验能力结构是由两大类、四要素构成的;② Ⅰ类要素是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物质基础,Ⅱ类要素提供了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③Ⅰ类和Ⅱ类要素是解决化学实验问题活动中密切联系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活动之中。

根据上述模型,结合目前的实验教学实际,应把实验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论的初步知识,形成运用实验方法论技能方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使实验能动性的发挥与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相得益彰。

  1. 实验态度

所谓实验态度是指学生对实验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它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或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依据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可将实验态度划分成以下三种类型或水平。

  1. 自觉型实验态度。

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实验目的明确、端正,态度积极、主动,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较强的实验能力。

  1. 兴趣型实验态度。

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仅凭兴趣进行实验。兴趣高涨时,积极主动,并能按要求进行实验;缺乏兴趣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1. 被动型实验态度。

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对实验尤其是比较复杂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克服困难和认真思考的实验,往往不感兴趣,应付、对付,采取消极态度。

不同水平的实验态度,对实验能动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具有自觉型实验态度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实验能动性;具有兴趣型实验态度的学生,其实验能动性的发挥,通常取决于实验兴趣的高低;具有被动型实验态度的学生, 一般来说实验兴趣乏味,实验能力较差,因而实验能动性也较弱。

学生的实验态度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自觉型实验态度,提高和转化兴趣型、被动型实验态度,以便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