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其他感觉的生理机制

  1. 嗅觉的生理机制

嗅觉是辨别气味的感觉。它是由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在化学实验中识别、认识物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嗅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粘膜(嗅区)内,其总面积约为 5 平方厘米。嗅粘膜在活体上呈浅黄色,内含嗅细胞。嗅细胞是嗅觉的感受器。嗅细胞是双极神经元,呈杆状,一端伸出几根嗅纤毛伸向嗅粘膜表面的粘液中,另一端变细,为嗅细胞的中枢突。由嗅细胞中枢突合并而组成的 20 多条嗅丝穿过筛骨板的小孔进入颅腔,终止于嗅球。

嗅觉的适宜刺激物是具有挥发性、易溶于水和类脂质的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气味,是由它们散发在空气中的分子进入鼻腔嗅区而引起的。嗅觉的感受性很高,但它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如受机体变化的影响,在化学实验中要受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嗅觉的适应比较迅速,但有一定的选择性。嗅觉是用产生气味的物质来命名的,这与其他感觉的分类不同。

  1. 味觉的生理机制

味觉是化学刺激物作用于味觉分析器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人可以利用味觉辨别食物、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

味器(即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人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上。人舌上约有50 万个味细胞,每 4O—6O 个味细胞组成一个象花蕊一样的味蕾。每个味蕾由味细胞和它外面的支持细胞组成。味蕾通过味孔和表面相通。味孔呈细口瓶状,在细长的味细胞顶端,味孔内有微绒毛,这是味受体。每个味蕾分别嵌插在粘膜上皮中,它们在舌面上构成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和菌状乳头。味刺激物必须能溶才能随唾液流入味孔至味细胞底部与神经末稍接触,从而引起味觉。

味觉基本上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类。用蔗糖、稀盐酸、奎宁和食糖溶液,对舌上不同部位的测试得知,人类的舌尖对甜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舌侧面和中间部对酸味敏感,舌两侧对咸味敏感。这说明舌的各部位对各种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上面谈到的味器和嗅器都是特殊化了的外部感受器。它们合称为化学分析器,这是因为嗅觉是由化学气体的刺激而引起的感觉,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而引起的感觉。这两种感觉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当嗅觉器官功能发生障碍时,味觉功能也随之减退。化学分析器在化学实验的感性认识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肤觉的生理机制

肤觉是皮肤感觉的简称。它是由物体的机械的、温度的或化学的特性作用于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感觉。

肤觉包括有触压觉、冷觉、热觉和痛觉等不同类别的感觉。实验证明, 这几种感觉各有它自己的适宜刺激,各在皮肤上占有不同的点。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触压点、冷点、热点和痛点的分布是不同的。从对人体皮肤感觉测验得知,几种皮肤感觉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其疏密程度是不同的。一般冷点多于温点,痛点多于触点(或压点)。

触觉和压觉都是皮肤受机械刺激所产生的感觉,但二者稍有不同。当机械刺激不引起皮肤变形的感觉为触觉,而引起皮肤变形的为压觉。人体的唇、鼻和舌尖部的触觉最为敏感,手掌的触觉比对应背侧面敏感。在触觉敏感部位,皮肤触点的密度大。

皮肤温度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皮肤的温度变化。皮肤温度升高时,温度感受器兴奋,反之,皮肤温度下降时,冷觉感受器兴奋。过高的温度,会使皮肤产生烫的感觉,反之过冷的温度,会产生冻的感觉,这是一种温觉和痛觉的复合感觉。

痛觉不是由单一刺激所引起。皮肤受到较强的机械力、过冷、过热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时,都能引起痛觉。痛觉感受也是点状分布。

皮肤中有多种形态的神经末梢。一般认为不同形态的感觉末梢是各种皮肤感觉的专门的感受器,它们能分别感受到作用于皮肤上的不同性质的刺激,产生的传入冲动分别沿着专门的神经通路,传向皮肤感觉中枢而产生不同的皮肤感觉。

总之,感觉的发生是客观事物、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机能。人能感觉事物,是由于有进行感觉反映的各种分析器。每种分析器都包括有外部感受器、传入神经通路和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人的不同的分析器能给人提供在质上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

感觉在人的认识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感觉是认识的泉源,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然而,感觉毕竟是认识的初级形式,它只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要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还必须使认识发展到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