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僧清凉台上译经文

那是公元68年,位于洛阳城以东12千米处的白马寺建成后,这里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寺庙,寺庙内的主体建筑也很少。

那么,汉明帝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选作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的住所呢?

原来这是因为,在白马寺的寺院后部,有一座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的砖砌高台,名为清凉台。这里本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乘凉、读书的地方。

永平年间,当蔡愔等人等取经回来后,汉明帝看见带回来的经书和佛像后,就想:这些经书和佛像应该放在哪里呢?

这时,有大臣建议说,这些东西应该放在离洛阳城不远的地方。汉明帝便想到了自己童年学习的地方清凉台,这样,他便叫人把高僧带来的佛经摆放在清凉台上。

另外,蔡愔还在大月氏国得到了一幅释迦牟尼的站像。蔡愔将画像带回洛阳后,汉明帝亲眼过目全像,发现画中的人物居然跟自己梦中的神仙一模一样。明帝非常高兴,就命画工临摩下来,放置在清凉台里边和显节陵上。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有佛像的开始。

佛经有了放的地方,那么高僧们又住在哪里呢?汉明帝又派人在清凉台的前山位置建立的一座寺庙,作为白马寺的山门,也就是白马寺最早的建筑。

这座山门后来被战火所毁,重新修建于元代,并改名为天王殿。

白马寺的最早庙宇修好后,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便住了进来,开始传法并为汉朝翻译佛经。

但是,这座白马寺庙宇毕竟还很小,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又是两位外国僧人,他们又要学习中文,又要翻译经书,还要向前来求经的人传法很不方便。

于是,汉明帝又派人在清凉台上东西两边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人修了两间住房。

此后,印度二高僧便在清凉台上禅居和译经传教。

据史书上记载,当时,蔡愔在西域获得了不少佛教典籍,竺法兰根据情况,翻译了其中的《十地断经》、《佛本经》、《法海藏》、《佛本经》和《四十二章经》等5部。后来,都城洛阳,贼寇作乱,竺法兰所译的5部佛经,有4部失掉了大半,没有传到江南。只有《四十二章经》,仍然保存至今,总共2000多字。我国所有保存下来的佛教经典,就属《四十二章经》历史最悠久了。

据说,我国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便是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清凉台上翻译出来的。自东汉以后,此台均为历代藏经之处。

《四十二章经》翻译出来以后,汉明帝曾敕令将它收藏在朝廷藏书的兰台石室中。《四十二章经》,旨在宣扬佛教的基本教义,被推崇为我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也正是因为这部经书是在白马寺翻译出来的,于是白马寺便因此成为了我国佛教早期的传播中心,印度梵学及佛教发展的第一座道场,因此被后世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和“释源”。

在白马寺的“六景”中,清凉台高居首位。据初步考古勘测,清凉台的夯土台基,东西长约77米,南北宽约55米,面积4235平方米,为现存的砖砌高台平面面积的3倍。在现在砖砌高台的西侧,紧贴砖台之基,留存四枚巨大的方形石础,长、宽各1.55米左右,即为古代木结构高阁之柱础。

现在清凉台重修于明代。在清凉台西北隅挂有“方丈”二字,为现任方丈禅居之处。清凉台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琇曾作诗赞美道:

白马寺清凉台

香台宝阁碧玲珑,

花雨长年绕梵宫;

石磴高悬人罕到,

时闻清磬落空蒙。

清凉台由青砖镶砌,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清凉台前有一古朴的券洞,高3.32米,宽2.54米,深3.90米。其券石和白马寺原山门门洞之券石形制相同,多刻有工匠姓名,应同属一个时期,即东汉时期的遗物。

相传在清凉台下,原保存有佛舍利石匣。另据寺内僧人相传,清凉台下东侧,原置“石棺”一口,为贮存驮经白马遗骨的棺材,长约1.80米,宽约1.20米,高约1米。

清凉台上,原有甘露井一口,现已由僧人改成了一个水池,里面放有白莲,僧人称作“放生池”。放生池之后,有一铁铸宝鼎,为清代所造。

在清凉台的东西两侧还保留着为纪念摄摩腾和竺法兰的高僧殿。东侧为摄摩腾殿,西侧为竺法兰殿。殿内分供着摄摩腾和竺法兰的泥塑像。

[旁注]

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根据历史资料,显节陵的地宫也极为奢丽。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

《四十二章经》: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内容主要是阐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重点是人生无常和爱欲之蔽。认为人的生命非常短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无常变迁,劝人们抛弃世俗欲望,追求出家修道的修行生活。

券洞:又称拱券、法圈、法券,简称拱,或券,是一种建筑结构。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宝鼎:鼎的一种称呼,为了衬托其珍贵而称为宝鼎。宝鼎主要是指佛教的一种焚器,在寺庙,古代大家族都有多见。也是一种地位象征,如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

摄摩腾,名迦摄摩腾,迦摄即迦叶,意译饮光,摩腾意译大象,中天竺人。相貌仪表很俊美,精通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以经常到各地周游传播教化为己任。汉朝使团在天竺国遇见了摄摩腾,便邀请他一同返回汉地。

竺法兰,又名慈云和尚,也是中天竺人,他自己说过能诵《经》、《论》数万章,成为天竺佛教学者的老师。汉明帝派蔡愔等人出使其国访寻佛法时,竺法兰正好与摄摩腾一起游化,便一起回到洛阳。

[知识链接]

印度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佛法远离故土来到汉都洛阳,后来他们身葬异域,可谓是佛德卓著,劳苦功高。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崇和怀念,人们不仅为他们筑墓立碑,而且还在清凉台上为他们立了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