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居相邀高手汇集少林拳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你知道吗?这并不意味着少林寺武僧们闭门练功,功夫只“出”不“入”。

据《少林拳谱》记载:

北宋建隆元年,少林寺方丈大和尚福居,德高望重,佛武医文皆通,名扬天涯海角,为增众僧武功,邀请十八家高手汇集少室,一则授艺于僧,一则各演其技,择优互学,取长补短。

由此可以知道,在宋朝初年,少林寺方丈大和尚福居曾经邀请各地武林高手18家到少林寺内献艺,演练了整整3年,各路好手都在这里将自己的看家本事亮了出来,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福居和尚扬各家之长,最后汇编成了《少林拳谱》。

这段时间里,少林寺实际上成了全国的会武之地,具体比武的情景史籍中并没有记载,但想必当时一定是盛况空前,备受朝廷和武林瞩目。

能够邀请到天下18家高手到少林寺演武3年,福居和尚之德高望重自不用说,少林寺这块武林胜地的招牌想必也十分过硬。从记载中可以看出,福居和尚所做这件事情十分有益于当时各路武功的共同进步。

武会过后,福居和尚在拳谱的首页概括出了以下18家之长:

以太祖长拳起手,

韩通通臂为优,

郑恩之缠封尤妙,

温元之短拳更奇,

马籍短打更佳,

孙恒猴拳且盛,

黄右之靠身难近,

绵盛之面掌疾飞,

金箱之磕手通拳,

刘兴之勾搂探手,

谭方之滚漏贯耳,

燕青之粘拿跌法,

林冲之鸳鸯脚强,

孟苏之七势连掌,

崔连之窝里炮锤,

杨滚之捆掳真入,

王郎之螳螂总攻,

怀德之摔掠硬崩。

在这18家武林高手中,位居首位的太祖便是我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据说,赵匡胤是有名的马上皇帝,武功十分高强,但他是否真的参加过福居和尚的比武邀请呢?这里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少林拳谱手抄本》中说,历代祖师都说宋太祖也来过少林寺,还调遣诸州名将轮番来嵩山,一来给武僧传授武艺,二来也能取少林武术之长,名将高怀德、高怀亮等人都几次到少林寺会武。

而另一本《北拳汇编》中却说:赵匡胤武功高强,手中有本拳书,但他从来不给别人看。一天,他和群臣一起喝酒,不知不觉饮到醉处,竟然将自己武功和拳书的奥秘都说了出来。醒后,赵匡胤非常后悔,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再将拳书藏起来,就将这本书放在了少林寺。

《北拳汇编》还提到,“少林派亦称外家,赵匡胤其开山祖也……其法以硬攻直进为上乘”,为此,后人们便认为赵匡胤并不是少林拳法的开山始祖,但在宋代形成的拳书套路中,他的三十二势长拳是最著名的套路。

宋朝以后,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何良臣的《阵纪》,在介绍明代的拳法流派时都把“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列为第一位。

由此可以看出,少林寺从习武练拳的需要出发,吸收了宋太祖长拳的精华,作为少林拳法的一部分,这是十分可能的。

宋太祖对少林寺的关爱,使少林武功在宋朝初年快速发展,形成了170多套拳术,同时,各种兵器武艺也传入少林寺,如杨家枪、罗家枪、梅花枪、九节鞭等。

当然,正是由于他对少林武术的弘扬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后来他也得到了相关的回报。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占领了潼关,河南尹范致虚曾征少林寺武僧宗印,宗印把少林武僧分为“尊胜队”和“净胜队”,赴潼关与金兵对垒,战绩卓著。

在这一时期,方丈福居在整理拳谱的同时,还组织了僧人们再次重修了寺院,让少林寺重修焕然一新,吸引了更多的僧人和俗家弟子前来学艺。据记载,这期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甚为兴盛。

[旁注]

武僧:是僧人的一种,与其他僧人的不同在于其擅长于功夫,尤以少林武僧最为出名。

杨家枪:全名为”杨家梨花枪“,传为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妻子杨妙真所创的枪法。

梅花枪:属于少林太祖门(宋太祖)的一套传统枪术。主要枪法有:拦、拿、扎、挑、刺、崩、劈、穿、摆、抡、连环把、舞花枪等。

九节鞭:是武术软器械之一类。在古代用作暗器,可缠在腰间或折叠藏身,携带使用方便。它由鞭把、鞭头和中间8个钢节组成,每节用3个圆环连接起来,故称:“九节鞭”。

河南尹:东汉时期官职。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21县。

高怀德(926~982年)北宋初年大将。字藏用,今河北正定人。是宋太祖的妹夫。他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

[知识链接]

据说,宋代的许多历史名人都与少林武功有关系,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和他手下的几员大将,相传岳飞和梁山好汉也曾学得了不少少林功夫。

梁山好汉中的打虎英雄武松,在上景阳冈之前曾在少林寺内学武8年,最擅长扑虎拳和罗汉十八掌,对易筋经也有所涉猎,并且他最后下山,也是依照少林寺的规矩,一路打出山门去的。师傅见他勇力过人,还曾告诫他下山后不要惹是生非,要过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