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我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始建于496年。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更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如今,少林寺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旅游景区,并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孝文帝为跋陀建寺院

故事要从490年初说起,这一年,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到了我国。

此时,我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长江北岸,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了第六代,孝文帝拓跋宏继位。但是,北魏经常受到南朝的侵扰,这让孝文帝非常苦恼。

再说这跋陀又译为佛陀、僧伽佛陀。据说,他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过。跋陀出家后,一面学习禅观之法,一面漫游各地。后来与他共同修炼的五位道友先后都已修得正果,只有跋陀无所收获。尽管他勤苦修持,还是无济于事。因此,他想自杀了却此生。

这时,跋陀的一位得道朋友劝导说:“修道要有机缘。你与震旦,很有缘分,为什么不到那里去修炼呢?”

震旦是印度对中国的古称。

道友的话让跋陀茅塞顿开,于是跋陀开始随朋友游历各国。他们先西行,到过东罗马帝国,它的一部分领土在地中海东岸。然后,又沿着丝绸之路东行,经过西域诸国,来到佛法兴隆的北魏国都平城,即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

跋陀来到平城后,并没有立即拜见孝文帝,而是四处寻找可以安身的地方。

当时,平城城内有一位姓康的富翁,特别爱好佛法。他特地为跋陀建了一所小寺院,为此跋陀便开始在这座小寺院内坐禅。

有一次,孩子们从门缝中看见室内似乎起了火,惊慌地报告了康家主人。但当人们赶到时,却只见跋陀依然在室内潜心坐禅。于是人们议论跋陀禅法玄妙,说他已经得道了。

跋陀高僧得道的“奇事”很快传遍了北魏国都,并传到了孝文帝那里。

于是,孝文帝便亲自去康家人修建的小寺庙里向跋陀寻求帮助。

跋陀一见孝文帝,便胸有成竹地纵论天下大势,说北魏是得“天时”而兴,依“地利”而兵,才取得半壁江山,唯有“人和”一项不足,所以迟迟不能统一天下。这几句话正说到了孝文帝的心坎上,接着跋陀又提出了争得“人和”之利的4条改革方略:

一是彻底清除先皇太武帝灭佛造成的余悸,在北魏的地盘上广建塔寺,广度僧尼,开导民俗,以揽民心,还要亲自带头皈依佛门,亲览佛经,使天下人思定思安。

二是彻底推行均田制,使天下万民人人耕有田、食有粮,才能使民心安定。

三是普天之下汉民最多,服天下的关键,就是要服大汉人之心。要使汉人臣服,就必须尊重汉人的习俗和礼仪,在宫廷之内开办汉学,学习大汉民族文化,允许鲜卑女嫁汉,各民族一律通婚。尤其皇室要带头穿汉衣、行汉礼、说汉话、改用汉姓,才能同汉人不分彼此和睦共处,大开统一天下的方便之门。

四是要迁国都于国之中心洛阳城。不能像现在这样偏居一隅,让天下人都能看出大魏有统一天下之志,才能使天下人心归一。

孝文帝听了这4条计谋,甚感佩服,却对第三四条面呈难色。跋陀和尚又说道,汉人先师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圣上若欲王天下,缘何只想到鲜卑族少数臣民,而忘却普天下万民之心,圣上若只王鲜卑族,那第三四条完全可以不用实施。

跋陀的这些话把孝文帝立即激醒了,他便一一按照跋陀的指点来做。首先,他亲自带头皈依佛门,穿汉衣、说汉话,然后,他又把自己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更名“元宏”,并派人去洛阳建立都城。

这样一来,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迁都”以及后来的北魏王朝,就在跋陀的指点下诞生了。

再说,孝文帝和跋陀建立起很好的友谊之后,便立即为跋陀在平城“别设禅林,凿石为龛”,供给资供。

“石龛”又称“石室”“石窟”,是和尚们参禅及观像的场所。跋陀的石龛就在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中。

495年,新修建的洛阳新都完成后,孝文帝和他的臣子们便开始大举迁都洛阳。当然,孝文帝觉得自己的迁都离不开跋陀的指点,便传旨把跋陀从平城云冈石窟召到了洛阳。

孝文帝很重视跋陀,在修建都城的时候,就先为跋陀在洛阳设立了“静院”,以供其研究佛法。但跋陀似乎并不喜欢孝文帝为自己选的地点。

一次,他外出时,发现嵩岳太室山、少室山相衔接的地方,四周10多座峥嵘的山峰,围着中间一块平地,远远望去,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便要孝文帝为他在那里建寺。孝文帝十分尊重他的意愿,便于第二年,在那朵“莲花”中心破土动工。

寺庙建成后,孝文帝又亲自陪同跋陀前去观看,并且为其取名“少林寺”。

据僧人慧立和彦惊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的记述可知:新建的少林寺美丽、宽敞而清幽。这座寺庙依照西高东低的山谷布列,分为“上方”和“下方”两大部分,共有12个院落。它的主体建筑有雄伟的少林寺甘露台“舍利塔”和塔北侧的“翻经堂”,现在少林寺西墙西边的“甘露台”,就是当年舍利塔的塔基,翻经堂则应该在甘露台的北侧,现在已经无遗迹可寻了。

据说,少林寺里的这个“甘露台”也是有故事的。跋陀入住少林寺后,就一边传法一边翻译经书。在翻译经书时,跋陀非常辛苦,也非常专心,对于夏天蚊虫的叮咬和冬日刺骨的寒风,他全然不顾,忘记吃饭和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情。

跋陀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天,就在土台这个地方连续降下了几次味道非常甘甜的露水,自此以后,这个土台就有了“甘露台”这个名字。

当然,当年的跋陀不可能只是在这样的一个土台上翻译经书。据旧《少林寺志》记载,当时的甘露台上有三间殿式建筑,后被火焚毁。

甘露台西侧约50米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沟,应是寺院的西界,即碑文所说“西缘长涧,夹松柏之潇森”的地方。

舍利塔往东,有跋陀等人供佛、作法事的“普光堂”。堂内曾供奉了艺术价值很高的一组泥塑彩绘,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堂门外有二神王、二力士、二狮子并二狮子郎的塑像。

这组佳作,是博士李雅等人在永平年间塑造的,奇妙无双。武则天曾下令将二神王、二狮子及二狮子郎像制成脱纱塑像,迎入皇宫内供养。700年,这组塑像又被送往洛阳大福先寺,后经少林寺寺主义奖的请求归还少林寺。

从“普光堂”往东,是“塔院”,原来建有埋葬跋陀的“遗身定塔”。其位置相当于今少林寺的“西塔院”。隋代大业末年,“群贼以火焚之,不燃,远近珍异”,可知原为一座木塔,不知何时毁掉。

“塔院”以东的北魏建筑具体是什么,古书上并没有记载。但现在存于少林寺东墙外北侧的同光禅师塔,标示出少林寺“东界”的位置在此以西。

少林寺的北界,在五乳峰山脚下;南界为少溪河,这都是天然的界限,故自古有“清溪锁少林”之谚。

再说,孝文帝组织修建的少林寺建成后,各地的善男信女慕跋陀之名常聚集于少林寺,人数达数百人之多。跋陀一面教弟子们坐禅,一面又辑出一些经义,供弟子们学习,少林寺蔚然成为禅学的一大中心。

据史书记载,跋陀在建寺后曾对弟子们说:“此少林精舍,有特别的神灵护卫着它;立寺之后,永不消灭!”

跋陀年迈以后,不再参与僧伽活动,一切委诸学徒,自修成业,他本人则移至寺外一间小屋养老。他觉得有一善神,常常伴随他,守护他。

所以临终以前,他在屋门上亲手画了善神之像,据记载,直至9世纪。这屋门上的神像还保存着。跋陀是位灵感极多的画家,他所画的“拂林国人物图”、“器物样”及“外国兽图”,一直流传至唐末。

作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跋陀在寺内翻译了他从印度带来的《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并收有弟子慧光、僧稠等人。

[旁注]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现存主要洞窟45个,代表了5世纪至6世纪时我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禅学:“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北魏太武帝(408~452年),名拓跋焘,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在位29年。

在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446年下诏灭佛。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

[知识链接]

关于跋陀有很多传说,通过广泛流传并且记入少林寺门前石碑的“跋陀开创”中的一个传说,可以了解跋陀一二。

石碑上记载:跋陀,又名佛陀、僧伽佛陀,原本是东天竺人,他6岁死了父亲,就跟着母亲以纺织为生。有一年,母亲出外贩卖布匹,认识了一位和尚,便让儿子皈依他做了弟子。传说,跋陀从师念佛,心底十分虔诚,一天竟能熟背300多颂,很受师傅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