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僧智救唐王名扬天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西域胡人王世充占领洛阳,自立为皇帝,定国号为郑,他的侄子王仁则为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征西战,南掠北夺,弄得附近百姓人心惶惶,逃亡要饭的人成群结队。

《少林寺志》记载,620年,唐王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从潼关出兵进逼洛阳,但他初来乍到,进兵不利,在一次观察作战地形时,被郑兵俘虏,囚禁在洛阳城的大牢里,他的弟弟李元吉带兵来救,又被王世充打得落花流水,情势十分危急。

消息很快被少林僧人听说了。当时,少林寺的情况也十分窘迫,王世充不仅把隋文帝当年赐给少林寺100顷地的柏谷庄园侵吞,还屡次地骚扰佛门清净之地。少林寺上下不甘心再受王世充之欺,决心冒险救下李世民。

传说一天夜里,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凭着对洛京地形的熟悉,摸到了洛阳城下,这13个和尚分别是上座僧善护,寺主僧志操,以及昙宗、惠锡、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

他们在城墙根底下去掉了平时绑在身上练功用的“重身”沙袋,一个个身轻如燕,很快爬上了城头。

据说,志操和尚以往常出入洛阳,大街小巷都十分熟悉,大伙就跟着他左拐右转,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大牢。这里戒备森严,往来巡逻的兵丁很多,和尚们却人不知鬼不觉地抓了几个喽啰提到僻静处盘问,弄明白了李世民被关押的位置和掌管钥匙的情况。大家在大牢外搭起人梯,昙宗领着智守、普胜等人进去救人。

当时正是深夜,昙宗舔破窗纸发现管大牢钥匙的百总正趴在桌子上打呵欠,就以迅雷之速推门进入,把那家伙捆了个结结实实,搜出了钥匙。守牢的狱卒也是不堪一击,几个和尚略施身手就将他们制服。

李世民带着一具大枷,正一脸疲态地靠着墙根坐在地上,突然看见几个年轻和尚到了跟前,正待发问,昙宗连忙摆手,止住了问话,随手拿出钥匙开了大枷,蹲下身去背着李世民出了大牢。

门口接应的志操等人就拥着昙宗和李世民,一起往东城门跑去。这时天就快亮了,守城的士兵正值松懈之际,大伙齐声呐喊着扑上前去,杀散了兵士,打开城门,往嵩山方向疾走。

不久,一名郑将骑马领兵追了出来,志操和尚回身一招“只燕穿云”,将他打落,夺过马匹,将李世民扶了上去,就这样且战且退。后来,唐将秦叔宝赶来支援,将李世民顺利接回了唐军大营。

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冒险救出了李世民后,又在随后唐郑两军再次对垒的时候,从寺里带了500僧兵,悄悄地穿过轘辕关,直抄郑军后路,活捉了王仁则。唐军大受鼓舞、锐不可当,迫使王世充不得不归降李世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故事,在少林寺的千佛殿东厢的白衣殿里,把这个故事制成了非常精美的壁画。

626年,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为了感恩当年少林和尚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李世民立即颁布诏书嘉奖了少林寺。

他在圣旨中高度赞扬13棍僧救驾和助战的赫赫战功,并为13位僧人每人赐给紫罗袈裟一袭,昙宗和尚被封为大将军,还赐给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他们的名字、功绩和所受封赏都被刻在了少林寺内天王殿前的《太宗文皇帝御书》石碑上。不仅如此,这段故事,还被现代的香港电影《少林寺》演绎成为经典。

当然,对少林寺来说,这13位僧人所受的嘉奖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作为唐王的救命,少林寺的发展迎来了空前辉煌的时期。

第一次赏赐后不久,李世民又敕封昙宗为少林寺方丈,命他重修少林寺。

据史料记载,重修后的少林寺全寺占地10000余亩,大殿14座,房舍50间,寺僧千余,还有500僧兵。

从这时起,唐太宗特别允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准许和尚习武,而且还认为练武则不能缺少营养,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

从此,少林僧徒练武之风大振,仅练习拳术棍棒也已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少林武术逐渐向刀、枪、剑、戟、鞭、锤等方面发展,并且少林僧兵也成为公开的地方武装,频频参加俗家战争,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功劳。这样一来,少林寺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据说,在李世民当上皇帝后的第三年,他还亲自去少林寺看望过自己的救命恩人。

那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带着宰相魏征、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等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嵩山脚下。少林寺方丈昙宗和尚得知消息,连忙率众僧出门迎接。

唐太宗进了少林寺,就受到了昙宗方丈和众僧的盛情款待。一番礼仪寒暄过后,太宗的住宿被安排到了方丈堂,方丈堂是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因为后来又被多次用于接待皇帝,所以被后人称为“龙庭”“行宫”,客人被安排到这里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在少林寺寺志和嵩山一带的传说中,昙宗和尚对皇帝的饭食并没有犯愁,而是从从容容地让少林寺厨房准备出了一席丰盛的“蟠龙宴”。

据说,这“蟠龙宴”的主菜是“老龙蟠窝”,共有菜肴60道,个个都是美味,但李世民最喜欢吃的是“少林八宝酥”。当“少林八宝酥”被送上宴席时,满桌清香扑鼻,一到口中,李世民马上喜形于色赞不绝口,魏征、尉迟恭也不住点头,连叫好吃。

从唐太宗开始,少林寺可以说是过了一段鼎盛的日子,但到了唐武宗李炎的时候,又遇到武宗灭佛。武宗是唐朝21个皇帝中,唯一坚决反佛的皇帝。

当时全国有大、中佛教寺院4600所,小庙宇40000多处,全部被废毁,寺院的财货和肥沃良田数千万顷一律没收,被逼还俗僧尼26万多人。少林寺又遭遇了一次劫难,殿宇被拆毁,变成废墟。

武宗灭佛一年后,宣宗即位。宣宗立即下敕令恢复佛教,少林寺又开始了一次兴建。荒凉的少林寺,到了宋朝,又恢复兴盛,那时的寺房发展到数百间,寺僧已达2000多人。

[旁注]

胡人:我国古代汉人对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我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

潼关: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枷:枷是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用木板制成,分左右两片模板,木板中间有几个矩形和凿空的洞用来夹住两片木板起固定左右。大枷就是一种特制的重而大的刑具。

古轘辕:关位于嵩岳之阴的轘辕山上,其关隘的历史始于五帝时期的夏禹时代,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关隘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玄武门兵变: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李世民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沙弥:俗称“小和尚”,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7岁以上,未满20岁时出家的男子。

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祖籍今甘肃秦安西北。唐朝开国皇帝,史称唐高祖,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7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兵变”夺权称帝后,他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我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将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知识链接]

据说,太宗皇帝当年去少林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时隋末叛将杜伏威的部下在东南沿海啸聚为海盗,昼伏夜出,这让李世民很头疼,李世民便请方丈昙宗帮忙。

昙宗随即派出13棍僧中的道广和尚等人,领着500僧兵赶赴江南。5年后,道光和僧兵们一起凯旋,但因为当地的老百姓舍不得少林和尚们回到嵩山,于是,道光和昙宗就一起进京上奏太宗皇帝。

李世民知道后此事很高兴,就传旨工部官员郑宛与道广和尚一起奔赴沿海一带,让当地知州用全州3年的皇粮,组织全州能工巧匠依照嵩山少林寺的规制,建造出了南少林寺。寺成后,立起一通“太宗文皇帝圣旨碑”,将500僧兵平盗之事刻下,道广则成为南少林寺的第一代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