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岩访古,南华寺寻宗

曲江县为粤北之心腹,而韶关市区正处于这心腹之中,县府历代都设在韶州,1965 年才迁至马坝。著名的“马坝人”头盖骨化石以及石峡文化遗址和六祖真身所在的南华寺便在这里。

“马坝人”出土处和“石峡文化”遗址现已辟为狮子岩旅游区,离曲江县城约 2 公里。狮子岩以岩似狮子而得名。狮子岩中有个溶洞,共分五层, 下层为洞中湖,二层洞口竖有“马坝人”胸像,其头部眉骨突出,头顶盖低平,前额向后倾斜,口吻阔平尖出,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从猿到人的过渡。马坝人属旧石器中期的古人类,生活在距今 13 万年的时代,还保持着猿人的许多特征。二层溶洞深处有一深坑,这就是“马坝人”头盖骨出土之处。后来又在附近石缝中挖出了 20 多种古生物化石,其中有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中国犀、野猪、鹿、龟、鳄鱼、豪猪、兔等。第三层叫“银岩”,抗战期间这里曾作过省农业银行的金库。银岩四周现有几组塑像,展示当年马坝的洞居生活。第四层为蝙蝠洞,原有许多蝙蝠聚居。第五层叫桂花岩,因原洞口有一棵合抱的桂花树而得名。这里曾发现过距今 5000 年前的“马坝新人”遗物,如陶器工具,烧岩遗迹等。这个时期的人类,体态与现代人已基本相仿。现洞中有两组塑像,反映当时已有家庭分工、男耕女织的生活。

在狮头山与狮尾山的峡地中,还发现了“石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3000 多件。遗址自下而上包含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即石峡文化层、夏商时期文化层以及夏商至西周时期的青铜时代文化层。这些文物,对研究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期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诸文化的关系,以

及探索我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观完这两处现场之后,可到狮子岩前的马坝人博物馆去,作一个系统的回顾。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楼为马坝人遗址及有关化石; 二楼为石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这里的展品和文物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情况。

马坝人的发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研究猿人进化到早期智人提供了重要证据。马坝人已有同现代人一样的脑量,他们改进了制作石器、骨器的工艺,制成了一端装有尖状器的矛和能投掷很远的石球,大大提高了捕杀野兽的本领。这一发现,很快被采入国内外各种教科书,其复制遗物存列于各个博物馆,成为人类的共识。

访完马坝古人类的遗址,我们再去寻“宗”,即禅宗六祖惠能真身所在的佛门“祖庭”——曹溪宝林南华寺。

南华寺为广东四大丛林之首,在国内亦因六祖的地位而显赫,1983 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寺庙。

南华寺坐落在曲江县马坝东南曹溪之畔,距韶关 24 公里。依山傍水,峰峦奇秀。该寺始建于南梁天监三年(504 年),初名宝林寺。唐仪凤二年, 禅宗六祖惠能到该寺弘法讲经长达 36 年,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不少很有建树,在发展南教派时又创立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个分支,一些派别远传日本、朝鲜、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在佛教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徒们称之为“祖庭”,又名“曹溪宗”。后曾几度易名,如“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968 年)大修重建,赐名“南华禅寺”, 沿用至今。

进入宝林山庄,第一道山门便是曹溪门。山门正中檐下,悬有“曹溪” 两个大字,门楣上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南华禅寺”牌匾, 周边布满浮雕金龙。进了山门,有一放生池,这是佛门皆备之所;池上引桥立“五香亭”,含佛家行“五戒”(即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酒腥)、受“五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众见香)之意。

穿过放生池,进入宝林门。这是南华寺的第二道山门,上挂红底金字匾额“宝林道场”,此为 1938 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门旁对联曰:“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迎面天王宝殿,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 年), 后曾多次重修、移建。殿堂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这是释迦佛祖灭后第一任继位之佛。据说他胸怀广阔,任何时候都是欢天喜地、笑咪咪的。殿内两侧, 四大金刚侍立,名字组合刚好为“风调雨顺”。弥勒佛后是护法天神。

再进为大雄宝殿,这是南华寺最古老最大型的建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 年),后多次重修扩建。现面宽与进深均为七间,高 16.7 米, 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面,琉璃珠脊刹,花格门窗,风格古雅。殿内供三宝佛,中立者为释迦牟尼,两旁分立者为其高足阿难与迦叶。这三尊大佛均全身贴金。三宝佛后有一尊观音菩萨,站于鳌头之上,两侧莲上分立着善才童子和玉女。殿中还有一尊铁铸空心的“摩利支天”天女立像,为隋代铸品, 是不可多得的铁铸文物。四壁还有文珠、普贤两尊菩萨及五百罗汉像。文珠骑狮,普贤乘象,驮经而来。五百罗汉神采各异,形象逼真,均系泥塑,是1934 年虚云和尚移建该殿时塑造的。大殿后的干佛镬,直径 2 米,深 1.7 米。铸于元惠帝至元四年(1338 年)。东侧有斋堂,其匾额是大诗人苏东坡以小竹扫代笔书写的,虚云和尚亲手刻制。

大雄宝殿侧面,还有两座楼宇,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两楼对称、美观,布局得体。钟楼顶悬有一巨型铜钟,高 2.75 米,直径 1.8 米,钟纽为龙体,铸于南宋乾遒三年(1167 年)。相传过去铜钟白一条仙藤吊挂,后被一外国传教士骗去,换成铁链,声音就没有那么宏响了。“南华晚钟”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鼓楼上有一面大鼓,直径 1.4 米,击之如雷,可使大钟震动自鸣,钟鼓相应,古刹愈显清幽。

最后一进是六祖殿,六祖真身供奉于此。殿前有李汉魂将军魏体木刻对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殿中有阿育王式木塔佛龛三座,正中即六祖真身,左为德清和尚真身,右为丹田和尚真身。这是佛门弟子以香泥糊制作的“木乃伊”。传说六祖在曹溪讲经 36 年,后预感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便返回新兴故乡,坐化于一巨石之上。因他是新兴人,又在广州光孝寺削发受戒,而在曹溪住特的时间最长,故三地弟子部争着要留他的肉身。后以致祭的香烟飘向断决,六祖真身得似珍藏曹溪,这也正合了六祖生前的意愿。

六祖殿中,还陈列有唐代女皇帝武则天赐给他的袈裟和历代皇帝给南华寺的圣旨、诏书,以及六祖当年用过的器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