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古朴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的春节,既热闹,又古朴,别具特色,现简介如下。
·腊月忙年·
俗话说,“腊月忙年”。为迎接春节,客家人从腊月十五便开始作准备。这天清晨,大人孩子一齐动手,大搞卫生,先打扫卧室、仓库,拆洗被套、蚊帐、床单,再打扫厨房,把家具和炊具、餐具拿到河溪去清洗干净。俗谓
这天打扫干净后,来年便没有蜘蛛网和锅黑灰。
腊月二十这天,依例要把冬至酿造的糯米黄酒,装入酒瓮,放上红曲, 用稻草和谷壳拥埋起来,点火烧灸。这样,用文火灸出的黄酒,蒸发一部分水分,酒便变得更醇美香甜和耐贮存了。
从这天开始,清晨常常传来村头寨尾宰杀年猪的声音。主人杀了猪,照例要请族中长辈和亲朋好友来欢聚一餐。余下的猪肉,或出售,或腌成腊肉, 供过年和整个春天慢慢食用。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过去,家家要在灶台摆上猪肉、鸡(或鸡蛋)、鱼(或墨鱼干)三牲,以及红枣、花生一类的干果和配茶,祭祀“二家之主”,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从前,官府从祭灶这天开始“入年假”,城镇百姓是二十四日,农家则从二十五日才“入年假”。“入年假”之后,家家都忙乎过年的事了:赴墟采办年货;为家人添置新衣服、鞋帽;踏碓春制米粉;用糯米粉加糖,蒸制年糕,以喻“年年高升”;用粳米粉加酵母,蒸出绽开似花的发酵扳,祝福“发家致富”;将红糖水掺入糯米粉,搓成圆丸,放入油锅炸成又香又甜的煎板子;把门前的池塘水排干,捞鱼,分鱼:杀鸡宰鸭;以及捶打肉丸、鱼九的,蒸梅干菜扣肉的⋯⋯腊月忙年,家家都越忙越欢畅。
·贴春联,烧旺火·
除夕上午,族中男子先在祠堂和围屋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 悬挂写了堂号的大红灯笼。而后,家家户户在自己的厨
房、卧室、仓房的门媚和门边,张贴春联和挂签。
这天,小伙子们围在词堂门前,敲锣打鼓,不时还要点燃几响客家人称为“墩子”的上铣,硝烟弥漫,声震全村。
这时,家家都把连日来打扫的杂草、垃圾,堆在门口的土坪,点火焚烧起来。客家人称这为“烧猪枯火堆”,意在祈求来年养猪顺遂肥大。
其实,这种在庭院烧火堆之俗,和贴大红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土铣一样,皆源起中原的一个古老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猛兽, 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飞快,见了人畜就吃。天神将它锁在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年”是在除夕晚上出来的;于是人们就储粮备菜,磨刀提棒,与“年”搏斗。
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子,正巧村民在比赛甩牛鞭,“年”听到那一声声脆响的鞭子声,吓得夹着尾巴逃走。当“年”跑到第二个村子时,见村头那户人家门口晒着的红衣服,又吓得逃跑了。“年”窜至第三个村子,见家家火光耀目,又吓得掉头逃奔了。人们发现了“年”的弱点:怕红颜色, 怕火光,怕响声。于是,大家奔走相告,并在门口贴红纸,在庭院烧火堆, 敲锣打鼓,燃烧爆竹——那时还没发明火药,人们便烧竹子使它受热炸开, 发出响声,故名爆竹。“年”被吓得躲进了山洞,不久就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太平日子,同时也把除夕贴红对联、烧旺火、放鞭炮的风俗沿袭下来了。
·隆重的祭祖典礼·
除夕上午,在锣鼓声中,农妇在门坪摆设供案,摆上一应牲醴,焚香点烛,祭祀天神。一些老妪,还要带上香烛纸钱,到村前村后去祭把“大树伯公”、“桥头伯公”、“土地伯公”、“运粮伯公”⋯⋯伯公,神也。老抠
敬把桥神、树神,以祈出入平安,五谷丰收。除夕祀神,这是古代腊祭酬神的遗风。
午后,人人沐浴,更换新衣,俗谓“年三十日不洗身,来生会变牛”。这实乃客家人勤沐浴更衣的良好卫生刁惯。
这时,宗族词堂门前锣鼓喧天,土铳轰鸣,听到族长向族人发出的祭祖信号,主妇赶快将煮熟的全鸡、猪肉、黄鱼和红枣、花生、柿饼、柑桔、苹果、莲子等干果,以及茶、酒、鞭炮、黄表纸等,一一放入“箩隔”(竹编礼盒)里,挑起一应供品,全家喜气洋洋地来到祠堂,摆供祭祖。
祭祖是客家人过年最隆重的活动。各家各户都要把最好的食品挑来,享把先人。同时,男女老幼皆依序拈香叩拜先祖,以纪念先人开村创业的功绩。此外,祭祖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宗族团结的机会。为此,不少离乡游子,甚至一些隔了多少代的华侨后裔子孙,也常常携妻带子,在除夕赶回家乡祭把祖先,亲睦族人。反过来,倘有那家违俗不来祭祖,则被视为不孝不义之人, 必受族人的唾骂,以至被视为外人。
·吃年夜饭,不忘中原故地·
除夕晚上,台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雄鸡炒酒、白斩鸡、青蒜焖猪肉、梅干菜扣肉⋯⋯如今吃年夜饭,还有“打边炉”(火锅)的,菜肴有大虾、鳗鱼、肉鸽一类山珍海味,越来越精美了。年夜饭的菜肴,大都包含着美好的祝愿:一盆什锦发菜汤,祝福新年发财;一碗牛肉丸,表示合家团圆;一盘全鱼,却只摆席,不得食用,饭后将它放于米缸上, 得留到新年以后再吃。客家人用这条“压岁鱼”,取个“连年有余(鱼)”、“米缸有余”的吉兆。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的年夜饭还有一碗瓤豆腐。这是将豆腐切成小三角块,中间挖一小口,塞进三鲜肉馅,下锅煎黄,炖熟,即趁热上席。这道香滑可口的菜肴,据说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因广东缺乏面粉,难以吃到更岁饺子,便代之于瓤豆腐。为此,在吃这道菜时,长辈还要对家人讲述其原由,教育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地和北方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顺便说一句,吃年夜饭之前,主妇还要从菜园摘来各种蔬菜,洗净,切好。原来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任何人都不要进菜园,也不得洗菜和动菜刀。
·守岁,分柑同味·
吃过年夜饭便是全家老少通宵不寐,以迎接新年到来的“守岁”。据说, 只有守岁熬年,来年才身强体壮,干活更有劲。从前守岁,大人们是喝茶欢谈,有的则打扑克、玩牌九。如今是合家围坐电视机前,欣赏北京、广州电视台播送的春节文娱节目,别有一番乐趣。
孩童们打熬不住瞌睡了。这时,阿公阿婆除了给他们每人发“红包”外, 还要给他们一人一个大柑桔(有的还甩红毛线编织的网袋装着),以表示“分柑同味”,老少同欢。同样,如剥柑桔吃,则不能一人独吃,而要掰汗几瓣, 一人一份,以“分柑同味”,合家吉利。
孩子睡觉时,妈妈还一再叮嘱明天起来,要先拿放在枕边的“红包”和柑桔,先给阿公阿婆拜年,见了长辈要鞠躬拜年;过年不要哭闹,不要骂人, 不说不吉利的话⋯⋯这些传统习俗,实乃对儿童进行启蒙的文明礼貌教育。
·万福鞭炮迎新年·
守岁时,老妪还要大门洞开,在门坪摆上斋盘,燃香点烛,按照该年的吉时吉向,恭迎财神、贵神、喜神光临家门。有些地方,这时还要挑上牲醴, 到灯火通明的祠堂祭祖,祈求祖先给家庭带来幸运。
待一交子时,新年到来,家家户户都争相开门燃放鞭炮。霎时,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升人夜空,把初春寒夜的天空交织得分外迷人。时下的新年开门炮仗,愈来愈长,愈来愈响,并美其名为“万福鞭炮迎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饭,或荤或素,因人而异。吃荤者,除了鸡鸭鱼肉,还必有一盆寓意新年发财的什锦发菜汤。他们认为,新年第一餐吃得越丰盛,便意味着这一年将更有食禄和福气。有人则在初一吃斋,借斋与拆同音,说是吃斋能把这一年的灾难、疾病都给拆掉。不过,无论吃荤吃素,家家都得上一盘头菜,借以祝福孩子读书得头名,工作、事业出人头地。
·舞狮人屋贺新年·
客家习俗,大年初一不出门,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向村中辈分最高、年岁最大的人家走去,向尊者拜年,恭祝老人健康长寿。村社或宗族的团拜活动也在这里举行,互祝吉祥如意。这时,长辈照例要给前来拜年的孩子和晚辈发“红包”,让大家吃糖果、花生、蜜饯、煎粄等。“红包”的钱多少不拘,但非有不成,否则对老人不吉。于是还有发双份“红包”的。
客家人,还有舞狮人屋贺新年的奇俗。大年初一,本村或邻村的狮子队, 敲着锣打着鼓,舞着威武的醒狮来了。他们先到围屋大门口,在紧锣密鼓声中,对着大门耍舞一番。接着,他们进入上厅堂,向供有祖宗牌位的神龛耍舞参拜。最后再到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参拜。客家此俗,源于对狮子的崇拜。人们认为,勇猛的狮子乃百兽之王,具有驱邪逐祟的神威,有狮王参拜,这一年定能清吉平安。于是,一见狮头前来参拜,主人必在大门口、厅堂和厨房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当狮子队离开时,家家都得奉上香烟、食品和“红包”——少则 12 元,闰年为 13 元。
有趣的是,在一二百年前,有些地方的客家人还有过舞虎贺年的习俗。据广西客家徐氏宗谱记载:“年节极乐⋯⋯族中长辈,礼帽新衣,迎接贺岁舞虎。爆竹引路,将虎引至祖堂,虎头舞动,虎皮缠身。”(《徐氏宗纪》) 据此可知,客家人当年舞虎参拜祖堂的情状,与今日舞狮贺年,并无二致。
另据《古代南迁》宗谱资料记载,客家人从广东迁人广西时,历尽艰难, 但被视为神圣之物的虎头始终珍惜随迁:“祖上自中原南迁,越南海而入桂, 历尽艰辛,艰险谁知?千里奔波,粮尽物耗,独有传世盛物虎头,雨淋日晒, 随众翻山越岭,舞虎觅食,斗虎擂台,谁能分真假焉?”
舞虎与舞狮,究竟谁先谁后?有人认为,中国自古至今从南到北部只有老虎,而狮子则是汉唐开辟丝绸之路以后,才从西域引进的。中国历来有崇虎习俗。羌、彝、白、纳西、土家、傈僳族等古老民族,原居西北地区,他们以虎为图腾,至今还有扮虎状载歌载舞的古俗。在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虎已被作为权力的象征,广泛应用于印玺之纽和调兵遣将的兵符上。至于见诸壁画、雕塑、织物的虎图,并加以崇拜的,更是屡见不鲜。由此看来,客家舞虎贺年之俗,应早于舞狮。
·初三送穷·
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不能动扫帚扫地,否则便有扫掉财气之虞。为此,有人还在除夕把扫帚藏起来,以免犯忌。
到了初三这天,家家又非扫地不可,并把各种秽物倒于门外之叉路口上, 点火燃掉,认为这一来便可送穷、除秽了。于是,俗称初三是“送穷日”。
关于送穷的由来,众说不一。一说相传上古颛顶帝时,宫中生下一个爱穿破衣服的怪孩子,给他穿上新衣裳,也得脱下来撕破或烧坏了才穿,于是大家都叫他“穷子”。他是正月初三死的,众人为他送葬,都说:“今日送穷子也。”另一说是,从前有一对穷夫妇实在活不下去了,妻子转嫁富翁为妾,相约暗中资助丈夫。有一年除夕,前妻将银子藏于年糕之中送给前夫。谁知他回家过渡无钱,便用年糕抵了船钱。当他再来要钱时,前妻听说藏于年糕的银两给了船夫,便骂他是“穷鬼”。他羞悔交加,无奈只得藏于柴草间,冻饿而死。前妻怕张扬出去,便烧了柴草间以灭尸,并于初三将灰烬倒于路口。村人间她烧了什么,她说是“送穷鬼”。于是初三送穷之俗便传了下来。
这些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送穷之俗表现了人们希冀脱穷求富的心理。不过,富于同情心的村民在送穷时,还要烧上三柱香,以慰穷鬼之魂。
正因为初三是送穷日,所以,这天大家都不出门串户,也不欢迎别人来自己家,以免“穷鬼”上门,把自己的财气给冲了。倘有违俗上门者,主人待其一走,立刻在门口燃放一串鞭炮,以驱除邪秽之气。
·人日吃七样菜·
按照道家大地生万物的顺序,中国古人将正月初一说成是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对此,古人不但以当天的阴晴来占卜本年内人畜庄稼的的顺遂与否,并有一套俗规,比方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七不对犯人用刑,以示宽容。初七是人类诞生之日,民间对此尤为讲究。在客家地区,每到正月初七
这天清晨,都要依俗吃七样菜,将芹菜、青蒜、大葱、芥菜、韭菜、芜葵以及鱼、肉等,一起下锅烹炒,然后全家一起食用。民间认为,人日吃了七样菜,借其谐音,希望家人勤劳工作(芹菜),会划善算(青蒜),聪明敏捷
(大葱),计多谋深(芥菜),幸福久远(韭菜),有人缘(芜葵),富足有鱼(肉、鱼)。
在 1000 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民间便有此俗了。但外地人早把此俗淡忘了,而客家人却世代沿袭下来,并借以寄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激励奋发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