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海内外的粤剧

从省城广州到全省各个粤语地区,不论县城、乡镇,每逢节日或喜庆活动,均有粤剧演出,民众不但喜欢看演出,还喜欢自己唱。这种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所以叫粤剧。

明末清初,戈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后出现了“本地班”, 形成一唱众和的“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本地班”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在反复实践过程中,粤剧艺人曾编演地方故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并杂以广州方言演唱。后受文明戏的影响,剧目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反复实践后,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 年前后,曾出现过“省港大班”和“过山班”(又称“落乡班”)。“省港大班”常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演出,“过山班”主要在农村活动。1958 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江湖十八本”和《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后又有《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宝莲灯》等。

粤剧脚色行当原为未、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十大行, “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色。不少演员都具备有单脚、筋斗、滑索、踩流传海内外的粤剧 - 图1、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场后,男常有“小跳”,女多有“拗腰”的表演。

本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粤剧界被称为是“薛马争雄”的时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有较大的贡献。他们俩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各有擅长,颇有影响。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粤剧《搜书院》和《关汉卿》等已经摄制成影片,广泛流传。罗品超、林小群主演的《蝴蝶杯》也很受欢迎。

粤剧不仅流行于广东省,而且在广西南部、海南省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乃至海外,也颇流行。例如,东南亚一带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些国家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 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著名的粤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