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与潮州小食

潮州菜是粤菜四大菜系之一,原与闽菜同源,后吸收了广州菜、江浙菜和西餐之长,自成一格,尤以烹调海鲜最为擅长,不但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 而且风行东南亚各国。许多侨胞回国,都指名要吃潮州菜。在广州,挂牌的潮州菜馆甚多,东方宾馆里设有专门的餐厅,迎宾馆里还有个潮州食府。

·烧雁鹅、煎蚝烙和护国菜·

潮汕地区盛产一种叫狮头鹅的特大家禽,以饶平县的为最著名。狮头鹅公鹅脸上长有许多黑肉瘤,略似狮头,故名。狮头鹅颈下皮肉松软,二颊间有三角形袋状肉垂,公鹅体重可达 15 公斤。潮州古巷一带居民,过去每逢正月十九日,还有“赛大鹅”的习惯。因此各家各户饲养特别精心,有的还用洋参水、舒筋活络丸等催化育肥,使其肉质肥嫩,用这种鹅做出的卤水鹅, 其味道可与北京烤鸭相媲美。烧雁鹅就是用这种鹅泡制的。制作时先用桂皮、八角、甘草、酱油、白糖、绍酒等制成卤水,把鹅卤熟,再上湿粉油炸而成: 食用时以胡椒油、甜酱或蒜头醋为佐料,香脆软滑,是下酒的一道好菜。

蚝烙更是潮汕著名小食。它用精选的新鲜嫩蚝拌以雪粉(一种精制的嫩肉淀粉)、葱珠,下平底锅旺火厚烙摊蒸,再淋上蛋酱,蒸至两面皆呈金黄色即可上席。入口外酥内滑,鲜甜香脆,十分可口。

再就是护国菜,它在潮州菜中虽不算美味佳肴,但有特别的含义。相传, 宋帝昺兵败南逃时,夜宿潮州一寺院中,饥饿难忍,僧人又无好饭菜款待, 只好在后园蕃薯地里摘了一把嫩叶,捣碎熬汤,献给皇上充饥,不料宋帝大加赞赏,后来还令御厨仿作,赐名“护国菜”。此后传入市井,经过精心调制,加入冬菇、火腿肉粒,以上汤烩制,成为一道名菜。此菜汤色碧嫩,绿中显红,清香爽滑,备受欢迎。夏日,一些大宾馆又改用凉瓜作主料,配以蟹柳上汤,制成“仿护国菜”,更为鲜美甘润。

其他潮州名菜还有不少,如绉纱甜肉,这是潮汕地区昔日婚嫁喜庆筵席必备的一道菜式;还有红烧松鱼头、沙茶牛肉、炊鸳鸯羔蟹、厚菇芥菜、乳鸽松、烟香鸡、豆酱鸡、柠檬鸭、卤水鹅、生炸虾枣、鲜炸蟹塔等等,花样繁多,别有风味。

潮州粥闻名遐迩,潮州话称粥为“糜”。还有一种比“糜”还“糜”的稠粥,叫“啥”,传说曾使汉光武帝刘秀倾倒,令御厨仿作,于是文人墨客们才造了个“糁”字,这就是“啥”。过去潮汕地区每日三餐都吃粥,如今粮食充足了,不少人还是保持了爱吃粥的习惯,即使在宴席上,有人在饱食酒菜之后,也喜欢吃碗白粥清清口,再佐以潮式小菜,别有风味。潮州粥熬

得稀烂,软滑清香,加上鱼肉、胡椒粉之类,更加鲜美。潮州人走遍天下, 回乡还是忘不了吃碗“啥”。

其次是肉丸,其中最出名的是牛肉丸,爽脆细嫩,富有弹性,掉在地上, 能像乒乓球似的弹将起来。制作时以新鲜牛肉去筋后,用铁棒捶成肉泥。此外,鱼丸和鱼饺也是小食之佼佼者。制作鱼丸时,要先把鱼皮、鱼骨剔去, 捶成肉酱,雪白细嫩,爽脆可口。鱼饺用鱼泥和蛋清擀皮,猪肉泥为馅料, 皮爽馅松,备受欢迎。潮州人煮汤或熬味粥时,喜欢放几颗鱼丸,做成鱼旦粥、鱼旦粉之类,很有特色。再就是潮州的小菜,咸菜、萝卜干、卤豆干、炸腐皮、卤水鸡脚翼、卤猪头皮、扎猪蹄等,宴席之前,先上四小碟、八小碟,较之广州丰富多了。

甜食则以芋泥、五果汤为最有特色。芋泥以香芋煮熟捣成,食用时加热再加甜汤,又香又甜。五果汤还是春节期间招待宾客必备之食品,下文详述。

潮州小食不但丰富多彩,还很讲究时令。春寒乍暖,宜食油炸春饼;夏日炎热,宜吃清淡的甜汤,如莲子汤之类;入秋禾熟蚝肥,可煎蚝烙;冬天是“蔗头龟”出产的季节,油爆蔗头龟香脆异常,可大饱口福。

这些小食,味尚清鲜,郁而不腻。制作精巧,注重刀法,造型美观。色泽调和,营养丰富,品味齐全,有炆、炖、烧、焗、煎、炸各种类型,能适应不同顾客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