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英歌与擎标旗
潮汕地区民间游艺丰富多采,而且很有特色。特别是春节期间,扣英歌、擎标旗、斗锣鼓、游灯屏、猜迷语等,反映出这海滨邹鲁之地甚高的文化素质。现介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
扣英歌又称“英歌舞”、“跳英歌”,是一种以《水浒》人物为题材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演员不断地以手中的短棍相扣,边跳边打,故名。
完整的英歌队应由 108 人组成,完全按照《水浒》人物造型化装,领头一名为时迁,他头戴黑色英雄帽,身穿黑色武士短打装,手执长蛇,口吹哨子,指挥整个队伍前进。队伍分左右两行,左边一行“头槌”(第一人)是黑面黑须的李逵;右边一行“头槌”是红脸红须的关胜。其余等人均画英雄脸谱,作武士打扮、唯独女将孙二娘头结发譬,脸画鬓角,化刀马旦装。除时迁外,所有队员每人手执两根短棍,依套路有节奏地上下左右相扣,跳跃前进,其形式与“耍花棍”相仿,但“花棍”的棍长,英歌的棍短。英歌的槌法相当讲究,名目繁多,有旋槌、北槌、单槌、双槌,还分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等。招式名目则有:针花春、大比目、大阵犁、猴脚花等 20 多套,其间队形频频变换,图形不断更新,简直叫人眼花缭乱。舞蹈动作刚健急促,风姿威武雄壮。动作的要求也很严格,规定:挥槌齐眉,跟随槌动; 纵胸直背,高低适中;棍花转动,脚勿虚空;斜肩过头,走势猛凶;跳如虎跃,转似旋龙。整个阵势有如万马奔腾,锐不可挡。远远即可闻见呼号之声, “嗨嗨⋯⋯嘿!”,与“咚咚咚”的鼓声,“咔咔咔”的棍响交织一起,扣
人心弦。
但因演员和场地的限制,一般英歌舞只有 36 人,多则七八十人,而每个
村镇的英歌班,只有 20 人左右。有趣的是,演出时各村还可互借演员,特别是一些长相酷似《水浒》人物的,常被借来借去,忙个不停。潮汕人认为, “扣英歌”是件光荣的事,男孩从小就要开始学习英歌舞,各村都很注意培训自己的英歌手。
潮汕英歌舞因风格不同而分成两大类:南山英歌轻快活泼,小步跃跳, 反手击鼓;南下英歌,舒展大方,阔步向前,司鼓者不参加
舞蹈,击大鼓于队尾。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据说与当年宋江被绑赴刑场问斩有关。众好汉为营救宋江,化装混入城中,他们中有耍杂的,有卖武的,各路人马奋勇抢救宋江。待劫法场成功,后人便编成舞蹈,歌颂这些英雄好汉,流传至今。每逢春节、元宵节或有重大喜庆,就要扣英歌,热闹一场。近年几届广东民间欢乐艺术节上,潮汕的英歌舞都成为令人注目的重要节目,每天都有安排表演。
擎标旗,又叫游标旗,俗称“赛大标”,是春节期间盛行的一项民间游艺。春节期间在潮汕地区,不论城市乡间,到处可见游标旗的队伍,红红绿绿,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在马路上行进。实际上,这也是古代祀神、娱神活动的变种,现代演变成全为自娱的游春活动,叫做新春游艺大巡行。
潮汕许多乡镇都很注重自己标旗队的形象,皆挑选俊男俏女参加。参加者手擎标杆,有的青竹竿上还保留着青枝绿叶,末梢挂着姑娘们巧手绣制的各色彩旗,上有龙凤图案,花卉草木,还有“物阜年丰”、“宏图大展”、“四海升平”、“万民同乐”等大字,烫金贴花,光彩夺目。每幅标旗长约3 米,宽 1.5 米。过去,标旗下还挂满本乡著名的土特产,让群众观看、品评。看谁的农副产品最丰盛,谁的手工艺品最精巧。虽然不排名次,也留个好名声,因而,游春活动又是一种群众性的产品大展览。
游行队伍的最前边,4 名大力士扛着“标头”,标出某乡某镇字样;接着是各色标旗,标旗后是一队盛装打扮的小姑娘,挑着精致的小花篮,踏歌而行。接着是潮州大锣鼓,笙萧管弦,吹打弹奏,一片升平。队伍长达数里, 不少是全村出动,自娱自乐。
行进中,若两支标旗队相遇,双方自动停下,“斗锣鼓”:双方尽情吹打,看谁的演奏最受群众欢迎,以围观者多的一方为胜。斗败者则主动让路, 双方队伍各自前行,继续其游标旗的活动。
近年的新春游艺大巡行,内容更为丰富,并逐渐走向综合化,配有仪仗队、腰鼓队、花环舞、扇子舞、剑术舞、英歌舞、套笛、舞狮、舞龙、舞蜈蚣、舞鹅等,成为群众性的工艺、技艺、曲艺、农艺大联展,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