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民间“色艺”

粤地民间,有一种由青年男女或小童扮成戏剧人物载歌载舞的民间游艺娱乐活动,称为“出色”。广东民间“色艺”项目繁多,内容丰富,以季度的活动和“出色”的特点,分为春色、秋色、飘色、水色、火色、马色等等, 大部分源发于珠江三角洲,不少至今仍保留有相当的规模,如佛山秋色、沙湾飘色等。现分别介绍于下。

·佛山的秋色工艺与秋色赛会· “佛山秋色”的盛会在金秋十月举行,那精巧的秋色工艺品和盛大的秋

色赛会,令人赞口不绝,倘若不逢盛会,到佛山民间工艺社欣赏一下那里的秋色工艺品,也会令人大开眼界,不在此行。

一般说“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 是展示佛山民间工艺的特殊表现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明朝时,佛山手工业己相当发达,为秋色工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用废物,制作各种仿古器皿、银盏、石雕、彩灯、花鸟、虫鱼等,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后逐渐发展为一项专门的艺术, 这就是秋色工艺品。

佛山秋色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门类有:扎作、纸朴、粘砌、批削、针刺等。扎作有狮头、龙灯、宫灯等。纸朴有仿古铜器、玉器、陶器、石雕等, 这是秋色工艺的主要品种,也是秋色工艺最得意之作。一次外宾前来参观, 一位师傅举起一只石狮表示欢迎,被外宾赞为大力士。其实这座石狮竟是纸朴的。此类佳话甚多,由此可见其工艺之精湛。蜡塑则以瓜果、花卉为主, 亦相当逼真。传说有个口渴难忍的农民,买了一节蜡塑甘蔗,居然大口地啃将起来,食之无味,才发觉是工艺品。雕刻制品,多以天然瓜果为原料,如以冬瓜雕成采莲船,以木瓜雕大红宝鼎等。粘砌艺术,如用芝麻粘砌人物, 用瓜子、灯草、刨花粘砌花灯等。针刺艺术则是以针作笔,在咭纸上刺绣各种字画和人物、花卉形象,其工艺以平洲针灯最精。在整个秋色工艺中,灯色最为出名。1987 年佛山民间工艺社制作了一盏稻草灯,有如象牙雕成一

般,晶莹剔透,在法国博览会上被誉为“世界灯王”。这些巧手加工制作的秋色工艺品,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观后曾赋诗赞道:“凭将秋色千张纸,夺取乾坤万象春;神似人灵神已废,而今百姓尽为神。”

每年秋天,在农田生产告一段落之后,人们便把这些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汇集起来,组成一担担的“担头”和一板板的“板面”,配合着“车心”、锣鼓柜、扮演故事、舞十番、舞狮舞龙等,浩浩荡荡,载歌载舞,在大街上、在田野大道上游行。这就是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这种活动据说已有500 多年历史,清初修的《南海县志》中就收有一首诗,描绘了当时出秋色的情景:“柚灯如昼妒姮娥,丝竹沿街按节歌,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确实,那璀灿的灯色,缤纷夺日,花灯、宫灯、针灯、头牌灯交相辉映;船车、鱼车、马车、轿车别致如画;十番锣鼓,吹打弹唱,令人目不暇接;扮演故事的生动造型,更加令人陶醉。传统题材有“八仙过海”、“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现代花车题材更加广阔,如“体育之光”、“直上蓝天”、“四化腾飞·”等,充满了时代气息。

秋色工艺的发展,不但反映了沸山手工业生产的水平,亦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农民精耕细作的作风和精打细算、精雕细刻的传统。秋色赛会的兴衰, 又往往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泰民安,秋色活动兴旺发达; 国事艰难,民生拮据,秋色活动暗然失色。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经济迅猛发展,多次举办秋色赛会,有一次历时四个晚上,展出秋色工艺品 1700 多种,

参观人数达 30 万之众。如今,佛山秋色正结合民俗旅游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沙湾飘色·

沙湾是番禹县的一个镇,沙湾飘色为源发沙湾的一种民间游艺。其特点是以一根特别的钢筋作“色梗”,使扮演故事的孩童凌空飘起,故名“飘色”。现吴川县梅菜一带亦很流行,并且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但习惯上大家仍称为“沙湾飘色”。

沙湾飘色每板由 2 至 3 名儿童扮演,一般以 4~5 岁左右为宜,也有 7、8 岁的。他们分别化装成戏曲人物,配置在一个板台上,用“色梗”巧妙地支撑起来,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凌空撑起的叫“飘”,底下站立(或端坐) 的叫“屏”。只造型亮相,并不歌舞。过去,游行时由人抬着,现多装置在人力车或机动车的板面上,徐徐行进,再配上八音锣鼓柜,吹吹打打,供人观赏,叫做“出色”。

传统飘色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如《哪吒闹海》、《穆桂英下山》、《嫦娥奔月》等。造型十分讲究神韵,要求奇妙、含蓄、艳丽, 色梗要纤细、耐力,让观众难以发现支撑物,整个板面要稳固。这关键在“色梗”设计,首先要设法让它坚固地竖立在板面上,依傍孩童的身躯,并不露痕迹地藏匿在他们的衣饰之中。伸出体外的部分要巧妙地装饰为各种道具, 如花篮、羽扇、刀枪等,使之成为整个画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黛玉葬花”一板,“色梗”就通过锄头柄与花枝相连,装扮花神的小童飘逸在花枝上,可谓匠心独到,不但在意境上使人回味无穷,造型设计上也是相当奇巧的。

飘色艺术已有 600 多年历史,据说最初与迎神赛会有关,从抬神像出游到抬化装的神童出游,继而发展为戏曲造型表演。在这过程中,清初李文茂

率领红船梨园弟子起义抗清,失败后流散各地,以卖艺“赛色”为生,加速了飘色艺术的发展。因为最初儿童参加飘色表演是扮演“神”的角色,所以至今人们依然认为,儿童演过飘色之后,诸事幸运,所以家长们都以自己的孩童入选角色为幸运之事,甚至不借投注重金,争取角色。这种心理,实际是希望儿童幸福成长的一种表现。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飘色艺术的发展。沙湾飘色在表演时,一般以鳌鱼舞开路,一金一银,游弋嘻戏,中有文

曲星逗引。吴川飘色则以其特有的貌豺舞为先导,活泼有趣。近年来,两地飘色艺术都有很大发展,运用传统形式,赋予新的内容,创作了《嫦娥思乡》、

《江山色秀》、《和气夫妻》等许多板色,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每逢节日或重大喜庆,人们就要出色志贺;每届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都有飘色表演, 使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了青春的光辉。

·市桥水色·

水色,就是水乡人民在河涌上出色,即在水上扮演人物故事。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处,一是番禹县市桥镇,一是中山市小榄镇。由于小榄水色多是在盂兰盆节时作所谓“水陆超幽”演出的,故一般人只闻“市桥水色”而不知“小榄水色”。

市桥水色是与沙湾飘色齐名的一种民间游艺,同是源发于番禹县,并与红船艺人流散民间以“赛色”为生有关,从清代盛行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过去,市桥水色表演阵容相当庞大,往往是 10 多张大木筏连在一起,每张木筏约 2 丈长,5 尺多宽,前有头牌罗伞,四周插满彩旗、鲜花,布景华丽,光艳夺目。民间艺人化装为各种神话、戏曲人物,每张木筏扮演一个节目、表现一个场面,尤如飘色之板台。节目多为传统题材,但以突出“水” 为主调,如《水漫金山》、《水淹七军》、《八仙过海》等。演出时艺人站在木筏上,水漫小腿,飘然而下,水光掩映,传神逼真。各板水色之间,有音乐艇相随。丝竹管弦,伴随着艺人婉转的歌唱,象天外之音从海中袅袅而起,清丽柔美,极富南国水乡情调。一组组艺人穿着五光十色的戏装,在粼粼的波光中争艳斗奇,有如海市蜃楼,奇瑰动人。表演时两岸人山人海,欢呼雀跃,乐在其中。

小榄水色多是结合盂兰盆会或菊花盛会进行。当地有一条环镇大涌,俗称“水色箍”。菊花盛会期间,必有水色表演。出水色时,由大会彩楼船领先,数十艘色船随后,音乐艇间隔其中,鱼贯而行。不少青少年还驾着舢板, 尾随色船观看,一边放烟花,烧炮仗,欢呼助兴。色船绕镇一周,边演边行。两岸观者人山人海,1989 年达 90 万人之众。

·紫泥春色·

紫泥为番禺市镇名。“紫泥春色”是指紫泥、三善一带新春期间的出色活动。紫泥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干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叫“锣鼓柜色”,用 4 根木柱扎成一个人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

中,由 4 至 8 人抬着游行。这一活动盛行于明清之际,一般在正月初十至十五间举行,故谓“春色”。

出色时,每坊一至两板,每晚 20 板左右,连续数晚,板色不同。紫泥春色十分讲究板面构思,要求做到一板春色一幅画图,画中有诗,耐人寻味,

方为优胜。其次是人物扮相,包括长相和服装,都要得体,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三是扎作工艺,布局要和谐,花草树木要逼真,楼台璀灿,庭院玲珑。对联亦很讲究。长期的艺术熏陶,使人们对板色的要求很高,哪怕是一件小道具的配置稍有不足,观众都能指出。传统板色如《三难新郎》的布局:在新房深掩的门外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放置三个红信封,并有笺、砚等:一双红烛高照,一边放着三个小杯:瓷、玉、银杯各一。秦少游立于假山池旁, 临风而望,苦苦思索着应对的诗句;苏小妹安坐于窗下,手拈花笺,在等待着秦少游的对答;小丫鬟捧着酒壶,立于小几旁,等候着给相公斟酒贺喜。板面上三人各执其事,恰到好处。确实做到了板色如画,画中有诗。

讲究春色对联之风还培养了这一带群众的雅兴,使普通农民亦能出口成联。三善有个农民,家住“居安里”,前面临海,背后靠山,山脚下常放有棺材,于是自成联曰:“居然一望睬得阔,安枕无忧有大财。”幽默风趣, 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