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茶楼与饮茶习尚

·昔日茶楼与当今酒家·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广州人的饮茶风俗,起源甚早。但早年的茶肆,多为简陋的路头小铺,广州人称之为“二厘馆”。到了清代中叶,在外商聚居的广州十三行商业中心,才出现了广州第一家新式的茶楼——三元楼。此后相继建起的有怡香楼、福如楼、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等。本世纪初,“四大茶楼”崛起,它们是:文园、谟觞、南园、西园。

文园雄居“四大茶楼”之冠,是当时巨贾云集的西关(现荔湾区)的产物,位于现文昌巷一带。园内亭台水榭,设计精巧,石山盆景,布置雅丽, 花卉树木,构成一个幽雅的园林。许多名流富商,阔少闺秀,都喜欢在此饮宴。文园的名菜有“江南百花鸡”、“蚧黄翅”等。可惜后来该园毁于战火, 荡然无存了。

谟觞初设于第十甫,后迁至宝华路愉园。其特点是:回廊曲径,幽静舒适,珠帘翠幛,十分雅致,完全是一个花园的布局。内有一块天然大理石画, 上有两广总督阮元所题“平山积雪”四字,保存至今。名菜有“鲈鱼球”等。

西园在中山六路,也是园林格局,为无井花圃,园内有两株高大的红棉连理树,顾客以宗教人士为主,著名菜色为“鼎湖上素”。

南园位于南堤二马路,也是园林绿荫式的酒家。著名菜式有“红烧鲍甫”、“鲍翅”、“螺片”等。三十年代已倒闭。现海珠区的“南园”酒家是 1963 年开业的,名菜有“佛跳墙”等。

稍后崛起的还有“大三元”,装有“升降机”(电梯),大肆宣传“有机可乘”,当时确是新鲜。他们又以 60 元一席的“大群翅”广告,一时食客盈门,跃居“四大茶楼”之首,至今广州俗语中还有说“大三元一席(直) 酒(走)”,可见其影响之大。

现在广州著名的“四大园林酒家”是指广州酒家、伴溪酒家、北园酒家和南园酒家,大多是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初兴起的,其中享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美誉的广州酒家,实际是 1935 年才创建的。这些酒家在菜式和服

务质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至今还有口碑。广州酒家以服务见胜,泮溪酒家则以点心著称,北园实惠,南园清稚,并都各有自己的招牌鸡和招牌菜,如广州的文昌鸡、北园的花雕鸡、伴溪的园林液香鸡、南园的彩团豆酱鸡,各有特色。老牌的西餐厅有长堤的大公餐厅和财政厅前的太平酒家,依然有传统西餐供应。但在快餐“麦当劳”、“添美食”的新潮西快餐的冲击下,已失去昔日的光彩。五垦级的大宾馆广州现有四家,即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这几家酒店都有中西餐厅,白天鹅有正宗的日本菜、法国菜;花园酒店有旋转餐厅和展观昔日荔枝湾风彩的荔湾厅;东方宾馆和中国大酒店都有食街。游客置身于富丽堂皇的大宾馆中,却能体味市井食肆的风味,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广州人喝茶的习惯与礼节·

过去广州人喜欢“饮早茶”,人们一大早就来到茶楼,要上“一盅两件”, 有的自斟自饮,有的与朋友聊天,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一看,上班时间到了,才匆匆忙忙地离去。他们如此奔波,只是为了求得片刻的喘息,真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这是解放前,“妙奇香”茶楼的一副对联,也正是人们心理的写照。老一辈的工人和市民,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要起早贪黑,“叹番一杯”(享受一杯茶)。在茶楼里,他们交朋结友,寻找寄托和安慰,天天到固定的地方聚会。偶尔有人缺席,便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一连两三天不来,茶友们就要上门问个长短,生怕发生了什么意外。如今,这种习惯还在老一辈茶客中保留着。这批老人大多已经退休,他们喝完早茶,就去买菜或到公园散步溜鸟。新一代的茶客多为个体户或“的士”司机,节假日也有个少职工、干部。年轻人喜欢夜生活,早上爱睡懒觉,他们喜欢饮“晏茶”,一般九点多十点才到场,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不少茶楼采取了灵活的经营措施,实行“二部制”,凡八点钟前离座者八折优惠,以便接待第二批顾客。此外,还有“下午茶”和“夜茶”。于是,广州人统称为“三茶两饭”。不少茶楼早上五点多钟开门,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才收市,“三茶两饭直落”。所以到广州随时可以吃到东西,不必担心饭店关门。

在广州喝茶还有两个基本礼节要掌握。一是当别人给你倒茶时,你要以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表示感谢,传说,这一风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皇帝给随从斟茶,随从感恩戴德,本应下跪叩拜,但又怕这一来会暴露了皇帝的身份。他灵机一动,遂以两指微屈,轻叩桌面表示叩礼, 并一直传袭至今。

还有,在茶楼要请服务员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他们便会意,很快就来给你续上茶水。相传,这也有个故事。过去有一富商,到某茶楼饮茶, 叫堂倌给他续水,堂棺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说壶中原有个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并耍赖说,此鸟价值千金,一定要赔偿。老板无奈, 从此规定,凡要续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续水的信号,无须叫唤服务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