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民间游艺

·化州“跳棚”·

“跳棚”是流行于化州一带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棚”古作“祊”, 又作“古朴的民间游艺 - 图1”(音 beng,崩),一些人“有边读边”,误读为“彭”,以讹传讹,又因跳古朴的民间游艺 - 图2时多扎花棚,故俗称之为“跳棚”。

“祊”字的原始意义为古代宗庙门内的祭祀,起源于古人对生殖的崇拜, 转而为对宗族神灵和土地神灵崇拜。人们在“祝祭于祊”时,穿上节日盛装, 杀牛宰羊,制作美味佳肴,高高兴兴地祭拜祖宗、田神和地神,喝酒、唱歌, 举着耕作的工具起舞,这就是“跳棚”的雏形。

据考证,化州跳棚舞共有 18 科,第一科为“接神”,接着是“开棚”、

“稻菽”、“锄田”等,科本共 12000 多字,可颂可唱,配以鼓乐,便可起舞。这种舞蹈,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广东。人们在春节期间,选定良辰吉日, 一般在正月初五或十六,举行跳棚仪式。那天,人们沐浴盛装,到田边地头, 烧香礼拜,然后在“祊”神面前跳演“鸡公戏”。表演者多为巫艺结合的下层艺人,每组 3 至 4 人,一人司乐,敲打吹弹全包,其余 2 至 3 人边跳边唱, 唱词脱口而出,内容多为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表演完毕又到另一家去,逐家跳演,讨点赏钱,直到全村跳完,就放大炮,报平安,晚上烧烟花,请戏班来演戏,一直闹到深夜,才宣告结束。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初期, 广州郊县龙门、新丰一带还有,1958 年后才少见。

化州的跳棚又与龙门有所不同,表演者戴着面具,绘以各种鬼神脸谱, 手持锄头、板斧或镰刀,和着锣鼓,边唱边跳,不时发出“嗬嗬”的叫声, 刚阳热烈,粗犷雄浑。舞蹈动作多表演耕田种地,开山劈岭,割稻堆谷,欢庆丰收等场面。舞蹈队伍约 40 人左右。表演时间多在秋天收割之后,地点一般在本村地堂上,临时搭个花棚(彩楼),所以又叫做“跳花棚”。

近几年,化州跳棚经过发掘整理后在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上多次演出, 得到好评。

·湛江的“貔貅上牌山”· “貔貅上牌山”,又称“貔貅叠罗汉”,是流行于湛江、吴川一带的一

种民间文娱体育活动。

貔貅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外形似猫,但比猫大,性格凶猛。过去吴川一带凡有节日喜庆,民间必有斗貔貅、舞貔貅戏等活动。明代末年,当地武馆林立,有许多武术团体,习武健身,兼作舞狮子、舞貔貅等娱乐。貔貅上牌山,实际上就是一种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项目。

表演时由 50 多人用盾牌相托,搭成三层人塔。塔底 28 人,二层 8 人,

三层 3 人,貔貅由 2 人扮演,舞于塔顶。另有 10 人组成人梯,貔貅从人梯登上塔顶。起舞时,人塔慢慢移动,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高空耍舞,表演绝技,奇险横生,刚柔相济,令观众惊叹不已。

舞貔貅与舞醒狮有点相似,醒狮采高青时,亦有“狮子上台楼”等高难动作,类似“貔貅上牌山”,但整个套路不同。舞貔貅时搭人塔者可充分利用盾牌造型,使舞姿不断变化,并为上牌山做铺垫,以突出登塔的高潮,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充分感受到这强劲、刚阳之美。另外,貔貅容貌怪趣,憨态可掬,十分逗人喜爱。加上制作工艺精细,皮毛都用兔毛、羊毛加工制成,洁净如洗,耍舞起来栩栩如生。近年几次在广东省民间艺术欢乐节上表演,都受到热烈欢迎。

·高州“鬼仔戏”·

高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目前高州全县共有大

小木偶戏班 250 多个,新老艺人 1300 多名,演出十分活跃。它那古朴的唱腔,

精湛的表演,使观众称赞不已。自 1987 年广东民间艺术欢乐节开台以来,年年应邀参加演出,1992 年进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汇演,演出传统剧目《柳毅传书》,喜获剧目、导演、表演、音乐和纪念五项奖励,与“木偶之乡”福建泉州并列第一。

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一类。其造型制作十分讲究,一般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并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彩绘和装璜, 形象栩栩如生。眼、口、舌、鼻均可活动,头部和手脚串以竹竿,由艺人操作,可以表演开合扇子、舞剑、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每个“鬼仔戏”班,约有 30 多个木偶,生、旦、净、丑俱全。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是在高州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粤方言(高州土音)说唱, 吐字清晰,易听易懂。演出时配以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气氛热烈。戏班分为大、中、小班。小班只有 1 名演员,操纵说唱全部由一人包台;中

班 3 至 4 人,大班 8 至 10 人。所演剧目,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小说、公案、传奇等。内容多为扬善贬恶、劝世修行之类。戏班队伍精干,装备简练,演出灵活,便于深入农村和边远山区,深受群众欢迎。不少村镇每逢节假日便邀请“鬼仔戏”戏班来演出,一些回乡探亲观光的海外侨胞,也以一观家乡的“鬼仔戏”为乐。传统剧目有《芙蓉仙子》、《三调芭蕉扇》等, 本地剧目《缅茄冤》等,亦很受欢迎。

·东海岛的“人龙舞”·

“人龙舞”是湛江市郊东海岛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 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过去每逢农历中秋, 或年晚时节,人们都要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人龙舞”,每次表演都要持续三个晚上。

“人龙舞”的龙首、龙身、龙尾全部都用人体接架组合,龙头由一个身高力大的青年肩负三个小孩,分别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龙尾由大人肩扛一个小孩,双脚叉开扮演。

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袴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这种“人龙舞”一般长 10 多米,由五六十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 由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组成的。耍舞时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犹如生龙活现,时而左右盘旋,时而腾跃戏珠,时而摆尾摇角,操作自如。近年来,当地艺人还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乐曲、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美,在广州’91 旅游欢乐节上参加演出,受到了中外游客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东海一绝”。1992 年又应邀到中山市欢乐节进行表演, 各电视台都作了实况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