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人的喜悦

——1955 年获奖者:[冰岛]哈尔多·拉克斯内斯

(Halldor Kiljan Laxness)

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个远在北欧的不显眼的小小的国家来说,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整整“冰封”了五十多年。当 1955 来到之际,瑞典文学院

感到有必要弥补一下这个“缺漏”,逐将 1955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冰岛作家哈尔多·拉克斯内斯。颁奖那天,冰岛人载歌载舞,欢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喜讯的降临。

当瑞典文学院于 1955 年 10 月 27 日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冰岛作家时,它必须在两位几乎同样著名、同样杰出的小说家里面挑选一位。第一位是时年五十,以冰岛文写作的拉克斯内斯,第二位是古纳森,他比拉氏年长约十二岁,以丹麦文写作。拉克斯内斯在古纳森之前被提名。有几位院士希望学院同时颁给这两位候选人,自从 1917 年两位丹麦作家同时获奖后,瑞典文学院就没有采取过这种“折衷措施”了。还由于拉克斯内斯运用冰岛本国的语言写作,继承了冰岛悠久的文化传统,他才有可能受到瑞典文学院的器重,符合它们选择的本意。就这点而言,拉克斯内斯的条件要比古纳森优越一些。当然,拉克斯内斯的获奖也并不是轻而举的。相反,这一年的角逐也很剧烈。参加竞争者达五十人,其中不乏名扬世界文坛的强手,如多年参加竞争的老手,法国一位年逾八十七岁的诗人克劳代尔,那年由瑞典笔会提名, 他确实极有可能获奖,可是却不幸于瑞典文学院表决之前突然去世。其他还有一些强手,如以后获奖的法国小说家卡缪(1957 年获奖)、希腊诗人塞菲里斯(1963 年获奖)等。

拉克斯内斯的获奖来之不易,还表现在该年经历了两次研究报告。第一篇研究拉克斯内斯作品的报告是由霍尔斯陶穆执笔的,那份报告对拉氏不十分有利,但冰岛文艺界和北欧其他国家的一些文艺团体坚持力争。鉴于此, 瑞典文学院又委托了两位对冰岛的古今文化有研究的专家,重新起草了拉克斯内斯作品的研究书。这两位专家的最后结论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拉克斯内斯,“等于对冰岛的伟大史诗传统的致敬”。瑞典文学院接着进行了投票,拉克斯内斯终于以多数票赞成而荣获了 1955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理由是“由于他创作出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伟大艺术的华丽辉煌的作品”。

拉克斯内斯于 1902 年 4 月 23 日出生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雅附近的乡村里,自幼酷爱文学,十七岁开始写作,十九岁发表处女作《大自然的儿子》, 二十二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在圣山下》。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主要作品有反映渔民生活的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描写贫农为土地而斗争的著名长篇《独立的人民》,一个反抗暴力的诗人的曲折一生的四部曲:《世界之光》、《索美尔兰特的城堡》、《诗人之家》、

《天空美景》。二次大战后,拉克斯内斯根据冰岛在十七至十八世纪被丹麦王国侵占的史实,写出了《冰岛的警钟》(1943)、《浅发女郎》(1944)、

《哥本哈根大火记》(1945)、三部长篇历史小说。拉氏是个有才华的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三十多卷文集。他的作品,批判地继承了冰岛古代英雄史诗的艺术传统,成为冰岛人民引为骄傲的杰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