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平分秋色

——1974 年获奖者:[瑞典]埃温德·雍逊

(Eyvibnd johnson)

[瑞典]哈里·埃德蒙·马丁逊

(Harry Edmund Martimson)

诺贝尔文学奖曾于 1904 年、1917、年 1966 年出现过三次双双获奖的局面。1974 年,瑞典作家埃温德·雍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又同时获得该年度的大奖,使诺贝尔文学奖颂奖史上出现了第四次平分秋色的况境。

雍逊和马丁逊两人的名字曾多次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名册里出现。瑞典学院每年都要收到来自各国的数百名的推荐名单,真是劲敌如林,强手云集。参加该年度竞争的除两名获奖者外,有多次参加角逐的英国作家格林、幽默作家沃德豪斯、土耳其的小说家亚沙尔·凯马尔,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以及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等。当然,为这些作家助威呐喊的舆论同样是十分卖力的,有人提议颁奖给专门从事幽默创作的小说作家沃德豪斯,也有人提议给雍逊、马丁逊。最后,瑞典文学院十八名院士投票选举,雍逊和马丁逊各得九票,因而两人同时获奖。

雍逊于 1900 年 7 月 29 日出生在瑞典北端的悖登,父亲是一个铁路建筑工人,家境贫寒,从小不得不寄养在亲戚家里,在饥饿和冷眼中度过童年。十四岁那年,雍逊小学毕业后,父亲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就开始了采石、烧砖、放木排等劳动。经过五年做苦工,雍逊来到斯德哥尔摩,他一边自学, 一边工作,热心文学创作,十九岁时担任过报社的记者,二十岁时还与朋友一起合办《我们的时代》杂志。雍逊和代表作品有小说《黑暗的城市》、《回忆》、《告别了哈姆雷特》、《奥洛夫四部曲》、《克利隆》、《幸福的尤利斯》等。前期作品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也具有反纳粹主义的情感。雍逊的创作精力极为旺盛,大战以后,他虽已闻名欧洲并成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但终年执笔不停,直到 1970 年 8 月 25 日逝世,他的后期作品受纪德、佛洛伊德、乔依斯等人的影响,偏重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反映自己对社会和道德的看法。瑞典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由于他那高瞻远瞩和为自由服务的叙事艺术。”

马丁逊于 1904 年 5 月 6 日出生在瑞典的贾姆肖勃莱肯,六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弃他而去,马丁逊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后靠亲戚收留抚养。1920 年,十六岁的马丁逊离开家乡到一艘商船当了一名小听差,后改司炉工,在此后的七年里,他干过各种苦力,以流浪汉的身份在欧洲各国和印度、南美等地飘泊游历。他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1931 年他出版的诗集《流浪者》就反映了他的这一段生活经历。接着他又与另外几位青年作家合写了一部瑞典文学史《五个年轻人》,开始在文坛上出名,马丁逊的小说受左拉自然主义影响比较大,也从吉卜森的新浪漫主义中汲取了活跃、明快的风格、如发表于 1938 年的《溪谷》和《梦与盲蜘蛛》(1937) 是这一具有多种艺术风格成分的产物。1974 年出版的诗集《草丛》是马丁逊的最后一部作品(马丁逊 1978 年 2 月 11 日逝世),其作品是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使人们感到的是一种美的、直觉的艺术享受。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通过一滴露珠反映整个世界”。

雍逊和马丁逊两人同时获奖,世界舆论对此反映应不一。有的赞扬这两位作家的成就,也有人反对推选本国文学院院士获奖。197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之丰是前所未有的,每人各得五十五万克朗。这一评选结果的发表也较以往提前了两个星期,早在 10 月 3 日就公布了竞选结果。

在颁奖仪式上,四年前获奖的索尔仁尼琴因故未能在该年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这一年他出现在新改建的音乐厅接受了奖金。当他从国王手中接过奖品时,获得了与会者的喝采和狂热的掌声,这气势自然压过了当年度的两位获奖者,这不能不说是颁奖中的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