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国家元首获奖

——1953 年获奖者:[美国]温士敦·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

在选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瑞典文学院偶尔会做出令人吃惊的决定。前几次将诺贝尔奖的绣球抛向哲学圈,这一年却将文学奖“桂冠”戴到了英国元首丘吉尔的头上。这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史上是少有的。

大家都知道,瑞典文学院一向严守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不颁奖给任何于角逐诺贝尔文学奖期间在其本国政府里头担任职务,或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的作家。1953 年的颁奖,瑞典学院不考虑这些顾忌;按常规,瑞典学院对待获奖人的消息在未公布之前,是绝对保密的。这一次却因获奖者身份不同而采取了例外的措施。在消息未公开之前,先通过外交途径,由瑞典驻英国大使驱车前往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去征求丘吉尔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对获奖之事十分高兴,表示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后因丘吉尔参加一个由艾森豪威尔主持的国际性会议,委托其夫人和女儿出席颁奖典礼。他夫人在会上代表丘吉尔朗读了丘吉尔起草的答谢辞,参加典礼的有王室官员及文艺界代表人士约一千人。

丘吉尔最早被提名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竞争始于 1946 年。丘吉尔参加角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以后那几年,他一再被提名,推荐者几乎全是瑞典作家和历史家,他们几乎从那时起就一心一意支持他。可那两位受诺贝尔委员会之托撰写研究报告书的学院院士还是用“细密的批评之筛”把他给筛掉了。

第一篇研究报告是由德高望重的学院前任常任秘书霍尔斯陶穆执笔的, 他对丘吉尔那部描写他们的祖先打败法王路易十四的传记较为欣赏,但他以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仅仅根据这一部作品是不够的。时隔两年,瑞典文学院又委托一位教授写了第二份研究丘吉尔的报告,这份报告还特别推荐丘吉尔在政治演说方面的才能,可 1948 年的获奖者们不是丘吉尔。

1953 年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竞争的约有二十五位来自各国的作家诗人。其中有翌年获奖的海明威,1955 年获奖的冰岛小说家拉克斯内斯,1956 年获奖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这一年,威廉亲王又推荐了英国的作家福斯特,这次却没有成功。

丘吉尔于 1874 年 11 月 30 日出生在英国牛津附近的布伦海姆营,1965

年 1 月 24 日逝世于伦敦。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曾支持过十月革命的苏联的国内外敌人。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46——1945; 1951——195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反对过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主张联合美、苏,共同抵抗希特勒的侵略。他著有多部历史著作,主要有《马拉坎德远征史》(1898、

《河上战争》(1899)、《世界危机》(1923—1931)、《战争与回忆录》

(六卷,1948—1954)、《英语民族史》(1956—1958)。瑞典文学院授予1953 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叙述,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