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出名的“隐士”

——1969 年获奖者:[爱尔兰]撒姆尔·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当爱尔兰荒诞派戏剧作家撒姆尔·贝克特风闻自己获得 1969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做了一个“荒诞”的举止,马上躲到乡村的一个小山庄里去了,那个小山庄正好遇上山洪暴发,他几乎成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

但那些机灵的新闻记者们还是在那个小山庄里找到了他,并不断地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关心的是这位怕出名、怕为盛名所累的“隐士”, 会不会接受使他大大出名的诺贝尔文学奖。经过几天的思考,这位“身不由已”的获奖人在政界人物的劝导下答复瑞典学院:他同意接受此项奖,由于健康的缘故,他无法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文艺界人士颇为热烈地祝贺这位“满心不情愿”的得奖人,只有他的祖国爱尔兰愠怒异常,拒绝承认这位得奖者是她的儿女, 因为他放弃了祖国的盖尔语而去使用两种外国文字——英文和法文。贝克特本人没有参加授奖典礼,也反对爱尔兰大使代他领取,他委托了自己的出版商代表他本人出席庆典活动,并代他领取了奖状和面值额达七万五千美元的奖金。

贝克特首度被提名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竞争是在 1957 年,是一位法国巴黎大学的文学教授推荐的。瑞典文学院接到推荐书后,便开始着手贝克特作品的研究工作,那时候,贝克特已经写出了他的重要剧作《等待果陀》,两篇研究报告尽管对贝克特的这个名剧作称赞备至,将它誉为第一流的作品,“结构上严谨得无懈可击”,但他们认为仅凭这一部作品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未免显得薄弱了一点。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竞争者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在一百零三名候选人中,有几位举世闻名的杰出人物: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美国电影大师卓别林、英国诗人奥登、法国诗人马尔罗等。在法国的文学界, 人们都几乎一致断言,马尔罗肯定会获奖,因为他这一年已不再在政府部门中担任任何职务,而且在法国文学界声望较高,但瑞典文学院没看中他,他们更喜爱另一位用法文写作的爱尔兰作家贝克特,认为贝克特完全具备了获奖的资格。

贝克特于 1906 年 4 月 13 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学生时代游历巴黎,与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相识,以后还当过他的秘书。1927 年,贝克特在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毕业,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1928 年至 1930 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英文讲师。1932 年以后, 贝克特漫游欧洲,并为先锋派杂志撰稿,后来因对爱尔兰的“神权政体”不满,于 1938 年去法国巴黎定居。贝克特是一位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写人生的凄凉。荒诞的世界上是多么短暂而没有意义。他本人性格孤癖,平时和妻子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不见任何人,来往的也是寥寥无几的出版商。1953 年,他的剧本《等待弋多》的演出,使他成为著名作家,但他仍过着隐居生活。之后,他还写不少“荒诞派”剧作;如《最后一局》(1957)、哑剧》(1957)、 《最后盘录音带》(1958)、《啊, 美好的日子》(1961)、《卡斯康多》(1963)和《喜剧》(1964)等。这些剧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荒诞派”代表之作的烙印。

1966 年,瑞典文学院授予贝克特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