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猜想,发现思路
当我们证明不等式 M≥N(或 M>N、M≤N、M<N)时,可以先考察 M=N 的条件,基本不等式都有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而且这些充要条件都是若干个正变量相等,这就使我们的思考有了明确的目标,诱导猜想,从而发现证题思路.这种思想方法对于一些较难的不等式证明更能显示它的作用.
例 4 设 a、b、c 为正数且满足 abc=1,试证:
1
a3 (b + c) +
1
b3 (c + a)
1
+ c3 (a + b)
≥ 3 .( 第36届IMO第二题)
2
分析:容易猜想到 a=b=c=1 时,原不等式的等号成立,这时
1
a 3( b + c) +
1
b3(c + a)
1
+ c3(a + b)
≥ 1 ..考虑到“≥”在基本不等式中表现为
2
“ 和 ” 向 “ 积 ” 的 不 等 式 变 换 , 故 想 到 给 原 不 等 式 左
边的每一项配上一个因式,这个因式的值当a=b=c=1 1
2
且能通过不等式变换的运算使原不等式的表达式得到简化.
1
a3 (b + c) 1
- b + c ≥
4bc
+ c + a ≥= 1 ,
= 1 , a
b3 (a + c)
1
c3(a + b)
4ca b
+ a + b ≥= 1 , 4ab c
将这三个等式相加可得
1 + 1 + 1 1 1 1 1 ( b + c + c + a + a + b)
a3 (b + c) b3 (c + a) c 3(a + b) ≥ a
- b + c − 4 bc ca ab
1 1 1 1 3
= 2 ( a + b + c) ≥ = 2 ,从而原不等式获证.
这道题看似不难,当年却使参赛的 412 名选手中有 300 人得 0 分.上述凑等因子的思路源于由等号的成立条件而产生的猜想,使思路变得较为自然,所用的知识是一般高中生所熟知的.再举二例以说明这种方法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例 5 设 a,b,c,d 是满足 ab+bc+cd+da=1 的正实数,求证:
a 3
b + c + d +
b3
a + c + d +
c 3
a + b + c
≥ 1 .(第31届IMO备选题)
3
证明:
a 3
b + c + d +
a(b + c + d) 9
≥ 2 a2
3
b3
a + c + d c3
a + b + d d 3
a + b + c
a 3
b(a + c + d)
+ 9
c(a + b + d)
+ 9
- d(a + b + c)
9
b3
≥ 2 b2
3
≥ 2 c2
3
≥ 2 d2
3
c3 d3
∴ b + c + d + a + c + d + a + b + d + a + b + c
≥ 2 (a 2 + b 2 + c2 + d 2 ) − 2 (ab + bc + cd + da)
3 9
= 5 (a 2 + b2 + c2 + d2 ) − 2 (ab + bc + cd + da)
9 9
1 (a 2 + c2 − 2ac + b2 + d 2 − 2bd)
9
≥ 5 (a 2 + b 2 + c2 + d 2 ) − 2 (ab + bc + cd + da)
9 9
≥ 5 (ab + bc + cd + da) − 2 (ab + bc + cd + da)
9 9
= 1 (ab + bc + cd + da) 3
= 1
3
当a=b=c=d 1 1 ,
= 2 时,原不等式左边的四个项都等于12
由此出发凑“等因子”.对于某些中学数学中的常见问题也可用这种方法解决,降低问题解决对知识的要求.
例6 设a,b,c,d∈R+ ,a+b+c+d=8,求M= +
- + 4d + 1的最大值.
分析:猜想当 a=b=c=d=2 时 M 取得最大值,这时 M 中的 4 个项都等于 3.要求 M 的最大值,需将 M 向“≤”的方向进行不等变换,由此可
3 + 4a + 1
得3 ≤
2
= 2a + 2,3
≤= 2b + 2,3
≤= 2c + 2,
3 ≤= 2d + 2.于是3M≤2(a+b+c+d)+8=24,∴M≤8.
当且仅当 a=b=c=d 时等号成立,所以 M 的最大值为 8.
当然,例 6 利用平方平均数不小于算术平均数是易于求解的,但需要高中数学教材外的知识.利用较少的知识解决较多的问题,是数学自身的追求, 而且从教学上考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先有猜想,后有设计, 再有证法,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