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物理学的建立
早在 1783 年英国地质学家与天文学家米歇尔(1724~1793)就预言有“看不见的天体”存在。1796 年,法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 Pierre Simon,Marquis de 1749~1827)也曾独立地做出相同的预言。米歇尔和拉普拉斯预言的根据是牛顿力学与牛顿的光微粒说。他们认为,根据牛顿力学,在一个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天体上,挣脱引力束缚的最低
速度,即逃逸速度为 v= ,若天体的 M 与 r 之比足够大,以致使
逃逸速度达到光速,这个天体将不再发光。显然,这一假说把光粒子认作服从牛顿力学的粒子。然而,在 19 世纪,光的波动说占了上风,光波被认为不受引力作用,这一预想就被搁置了起来。
黑洞设想被重新提起,是在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后。1916 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并建立了引力场方程。在同一年,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史瓦西(Schwarzchild,Karl 1873~1916)正随炮兵部队在俄国前线作战,就在战时,他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解,并首先计算了全部质量集中在一点上的恒星附近的引力现象,很可惜,不久他因一种罕见的代谢失调病而去世。
史瓦西所假定的引力源是一个球对称分布的中心天体,史瓦西给出了它的内部与外部引力场分布,即时空弯曲特征。根据史瓦西解,当中心天体质量 M 足够大、半径足够小时,它的时空弯曲很大,以致任何粒子,包括零质量的光粒子都将不能逃逸出来,这个特殊的时空区域即为黑洞,其边界称为视界,视界的半径即为史瓦西半径,它的大小为 rg=2GM/c2。
显然,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史瓦西解的一个直接推论。从表面看,由广义相对论和牛顿力学得出的黑洞半径完全一致,然而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差别。拉普拉斯等人的黑洞只是一种球状天体, 它成为黑洞完全是根据牛顿引力理论得出的,然而在质量很大、半径很小的星体强引力场中,牛顿的引力理论不再适用,强引力场中的时空不再平直,黑洞即为时空弯曲的产物,或者说它就是特殊的时空区域,黑洞的视
界仍是这个特殊区域的一个边界。
史瓦西黑洞是一种最简单的黑洞,它的外面被一个光层所包围,只具有质量,不带电荷和磁荷,也不旋转,它的表面就是视界,奇点则在黑洞的中心。从 1916 年至 1918 年,赖斯纳(Reiss-ner)和诺兹特隆(Nordrtrm) 又用极坐标得到了具有球对称质量、带电荷或磁荷的引力场方程解,它称为赖斯纳-诺兹特隆解,而具有电荷或磁荷的黑洞就称为赖斯纳-诺兹特隆黑洞。这种黑洞的中心有一个奇点,它有两个视界。若所带电荷或磁荷较少时,内视界半径甚小;反之,外视界收缩、内视界扩大;当 M=│Q│(自然单位制)时,两视界合二而一;M<│Q│时,视界消失,只剩下一个裸奇点;在 Q=0 时,赖斯纳-诺兹特隆黑洞则退化为一个史瓦西黑洞。
关于黑洞研究的重要进展是在广义相对论提出的半个世纪之后。1963 年,正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执教的澳大利亚数学家克尔(R.P.Kerr)用椭球面坐标得到了球对称质量、转动物体的引力场方程解①,由这个解立即得出了转动黑洞,后来它又被证明是唯一解。克尔解的得出是 20 世纪理论物理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克尔黑洞的奇异域为一个环,一般有两个视界。当转动较慢时,两个视界包围住奇异环;转动较快时,两个视界彼此靠近, 在极端条件下,合二而一,最后也可能消失而露出一个裸奇异环。在克尔解得出的两年之后,即 1965 年,以纽曼(E.T.New-man)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解,这是一个静态、轴对称引力场方程度规,它称为克尔-纽曼解。克尔-纽曼黑洞具有质量、电(磁) 荷和角动量三种特征,当电量 Q=0 时,克尔-纽曼黑洞退化为克尔黑洞;当角动量 J=0 时,它退化为赖斯纳-诺兹特隆黑洞;而当 Q=J=0 时,还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史瓦西黑洞。
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理论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们在探索物质处于黑洞状态时,有哪些特征被保留下来。普林斯顿大学的惠勒
(Wheeler,John Archibald 1911~)认为,仅有质量、电荷(或磁荷) 及角动量三个基本量为黑洞所保留②,而在这三个特征中,质量与角动量又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形成黑洞的引力塌缩过程中,星体的转动速度越来越大,而且在观测中发现,星体的质量越大,转动速度也就越大,角动量越大。在黑洞形成过程,引力场极强,更不可忽视的是潮汐力的作用, 强大的潮汐力,将气体分子或原子撕碎,裸露的电荷与磁荷成对中和,使黑洞形成后,只具有少量的电荷或磁荷,因此,在多种黑洞之中,克尔黑洞更具有实际意义。在黑洞力学研究中,用于描述黑洞的重要物理量有: 黑洞视界面积■、不可约化质量■、视界表面引力■和视界表面转速■。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克尔黑洞的能层中引力非常强,若粒子以某种速度运动,其引力束缚能有可能超过它的静止能与动能之和,这表明粒子的总能量将是负值,这一奇特性质引起了彭罗斯(R.Penrose)等人的注意①。60 年代以来,彭罗斯等人引入了整体微分几何方法,大大推进了关于黑洞与引力塌缩的研究。60 年代末,彭罗斯又推出了“宇宙信息监督假说”② , 认为奇点只能出现在黑洞之内,由此认为引力塌缩不可能形成裸奇点,裸奇点在现实世界中是被绝禁的,证明这一猜测已成为当今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课题之一。1969 年,彭罗斯又根据克尔黑洞中粒子可能处于负能态的特性,提出了从黑洞中提取能量的设想③。假定从无穷远向克尔黑洞能层中移入一个正能粒子,并在能层中使其分为两个碎片,若其中的一个碎片进
入负能轨道,另一碎片穿出能层又飞向无穷远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飞出碎片的能量将比原注入的整个粒子能量还大,多余的能量即来自黑洞。次年,克利斯托德洛(Christodolou,D.)从理论上证明④,用彭罗斯过程提取黑洞能量(质量)有一个上限,即△M=M-Mir,Mir 对应不能提取的那部分质量,又称为不可约化质量。根据能量关系,在黑洞总质量 M、不可约化质量 Mir 和角动量 J 之间具有确定关系,M2=Mir2+J2/(4Mir)2,这一关系表明,黑洞的总能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与不可约化质量对应的所谓“冻结能”,另一部分则是与转动相关的所谓“活动能”,彭罗斯设想的提取能即来自这部分活动能,随着转动能量被提取,克尔黑洞转速逐渐变慢,能层变小,最终将成为一个不能再提取能量的“死黑洞”,此时,黑洞质量 M=Mir。
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黑洞力学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突出的代表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Hawking,Stephen William1942~)等人的工作。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后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黑洞的研究方面,他成功地把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提出了关于黑洞的爆炸理论。在 1971 年他提出,在宇宙大爆炸后,可能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微小黑洞,它们既遵守相对论规律,又遵守量子力学规律。1974 年,霍金又根据量子力学做出黑洞能不断产生物质、放出亚原子粒子,并在最后耗尽能量发生爆炸的预言②。霍金做出的这些预言都已成为目前天文学家观测研究的主要目标。霍金患有严重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行动、言语极为困难,竟能在物理学的前沿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因此倍受人们尊敬。1974 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9 年担任剑桥大学卢斯卡讲座教授,这些都是牛顿曾担任过的职务。
从 60 年代末开始,霍金、巴丁(Bardeen,J.H.)与卡特(Carter, B.)等人就着手证明了一系列有关黑洞的经典理论重要定理③,其中包括:
①黑洞视界面积■不随时间减少,即δ■≥0;②稳态黑洞视界上引力■处处相等;③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把■降为零;④黑洞质量■的变化一定伴随着黑洞的面积■、角动量 J 而变化,这一关系可以表示为守恒定律的形式,即 d■=(■8? )d■+OdJ,式中O 为黑洞自转角速度。这一规律的奇特之处在于,其中第①的面积不减定理正对应于经典热力学第二定律,两个定律的相似性暗示着黑洞很可能是一个热力学系统,它的温度■与黑洞视界表面积■成正比,如果把黑洞的熵定义为与视界面积成正比的有限值, 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做对比,可以得到黑洞的温度与视界表面的引力成正比。由此,上述定理④恰与转动物体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dE=TdS+OdJ 式中 E、T 与 S 分别表示转动物体的能量、温度与熵值,Ω与 J 分别为转动物体的角速度与角动量。上述定理②则恰好与热平衡体系的温度处处相等相对应。据此,仿照热力学的四个定律,有所谓的黑洞热力学四定理,分别称
②、④、①为黑洞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定理,而③则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推出的一个猜测结果,称为黑洞热力学第三定理,它实际为“宇宙监督原理”的一个结果。
尽管人们在黑洞物理与热力学之间看到了某种相似,但是在当时却普遍认为这种相似仅只是数学形式上的,并不具有物理上的实在意义,因为人们认为黑洞与一般的黑体不同,一般的有限非零温度热体,既能向外辐射热量又能吸收热量,而黑洞则只能吸收辐射,这就给从热力学角度描述
黑洞带来了原则上的困难。果然,不久就有人对黑洞的热力学性质提出了诘难,由这些难题的提出与解决,展开了黑洞热力学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