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激光及相关光学学科的发展
- 微波激射器与量子电子学的诞生
1917 年,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对气体平衡计算时,发现了辐射具有两种形式,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从而提出了受激辐射的理论。爱因斯坦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的美国物理学家托尔曼(Tolman Richard Chace1881~1948)最早的呼应。托尔曼曾发表数篇论文讨论了粒子数反转放大特性。1928 年,德国的兰登伯(Landenberg, R.W.1885~1952)在研究氖气色散现象时,发现激励电流超过一定值时, 高能级氖分子布居数随电流增大而加多,结果使反常色散效应增强。这个实验实际上间接证实了受激辐射的存在,也直接给出了受激辐射的发生条件是实现粒子数反转。粒子数反转这一思想至关重要,然而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热平衡条件下,低能级粒子数总要比高能级粒子数多,实现粒子数反转就等于要破坏热平衡,这一点与人们的想法相违,粒子数反转思想未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本世纪 40 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 J.特里奇卡(J.Trischka) 为首的研究组曾一度致力于研究无线电波的受激辐射。然而,对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关心的人并不多。一方面由于战争,许多与军事无关的科研项目被搁置,另一方面,在兼跨物理学与工程学两个领域的量子电子学中, 物理研究与工程技术严重脱节。量子电子学的理论工作者侧重于光的波动性与量子性研究,对电子工程技术的相关内容知之甚少;而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又偏重工程技术问题,对量子电子学的重要概念及研究方法既不关心,也不感兴趣。因此,量子电子学在当时不仅没有形成整体性研究的态势,更没有一个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加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形成对光的相干性与单色性的迫切要求,致使一些曾提前注意到受激辐射和提出粒子反转放大思想的人,未能在它们的实用性研究上继续向前迈进一步。由于战争的促动,二战后微波技术日臻完善,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和各个科学领域,其中微波波谱学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当时,微波用于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精细和超精细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951 年,美国物理学家珀塞尔(Purcell,Edwaed Mills 1912~)用微波波谱学的方法,测定了核磁矩。为增强微波信号,他应用了突然倒转场的方法。当外磁场极性改变比核自旋的响应快时,在氟化锂晶体中实现了核自旋体的反转分布,此时,他意外地观察到了频率为 50kHz 的受激辐射。应用玻尔兹曼分布规律,珀塞耳对该现象做出了解释。根据玻尔兹曼分布率,高与低能级的粒子布居数分别为 N2 和 N1 时,E2>E1,其粒子分布率为
N 2 = e N1
- E2 - E1
Kt
,这表明,要实现粒子数N 2 >N 1,只能T<0。
根据这一结果,珀塞尔首先提出“负温度”概念,并把粒子数反转称为“负温度”状态。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实现不仅表明“负温度”并非不可逾越,而且使人们对于玻尔兹曼分布有了更全面也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朝向同一目标的另一番工作也在另外一个领域中进行着。由于雷达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正在研制一种高强度的微波器件。二战期
间,美国物理学家汤斯(Townes,CharlesHard 1915~)曾在贝尔实验室从事雷达导航系统研究。战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执教期间,应军方邀请,开始致力于缩短雷达使用波长的研究。但是这一课题进行极不顺利,他屡遭失败,几度陷入困境。1951 年春,他到华盛顿参加一个工作会议。与会期间的一天早晨,正当他坐在华盛顿市一个公园的长凳上等待饭店开门时,脑子里突然闪现出来一个想法,这就是利用分子受激发射的方式代替电子线路放大,实现微波放大的设想。汤斯头脑中所闪现的这个“小火花”,使他激动不已,很短的时间内,一个实验的方案被设想了出来。他打算用电流加热的方式,把能量泵入氨分子中,使它们处于受激状态。当受激分子恰好处于与氨分子固有频率相同的微波波束之中时,微波波束与氨分子通过反复作用,使泵入氨分子中的能量传递到微波波束之中,原来入射的弱波束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以雪崩方式促发为强微波波束,汤斯把这一设想的要点就记在了一个信封的背面上。
从 1951 年年底,在美国海军和陆军的资助下,汤斯和他的两个学生戈
登、蔡格尔一起,经过了两年的研究,终于在 1954 年研制成功波长为1.25cm 的氨分子振荡器,他们把它称为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器,按其字母缩写为MASER,简称为脉泽。脉泽具有稳定的振动频率,可以用它制成用于计时的“原子钟”。1960 年,利用脉泽微波的相干性,又以 10-12 的相对误差, 精确地证实了 70 多年前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受到美国物理学家肖克莱(Shockley,William Bradford 1910~)所研制成功的固体整流与放大器件的启发,在 50 年代后期,汤斯与其它科学家一起,又研制成功固体脉泽。1960 年,这种固体脉泽首次被用到了回声Ⅰ号卫星,它成功地放大了从卫星发向金星,又从金星反射回卫星的几乎消失殆尽的微弱信号。脉泽的研制成功,在理论研究上的意义也相当重要。在脉泽问世前,电气工程师们只是关心如何放大,而物理学家们又只是关注了相干性,正是汤斯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不仅促成了脉泽的问世,也把量子力学的概念与方法成功地引入到电子技术领域,为量子电子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 年 , 前 苏 联 物 理 学 家 巴 索 夫 ( Basov , Nikolai Gennadievich1922 ~)和普罗霍洛夫 ( Prokchorov , Alexander Mikhailovich 1916~)提出了用三级能的方法实现粒子数反转。就这样, 在 1958 年,以量子电子学的研究为基础,汤斯、肖洛和巴索夫、普罗霍洛夫等人已经分别提出了把量子放大技术用于毫米波、亚毫米波及可见光波段的可能性,这一研究为激光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由于在脉泽、激光及量子电子学基础理论方面的工作,巴索夫、普罗霍洛夫与汤斯共同分享了196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