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数值修正的三次高潮

从原理上看,似乎哈勃常数的测定是简单的,即只要测出星系距离与退行速率,即可由哈勃定律得到哈勃常数。然而在实际上并非如此,星系的速率可以直接从谱线红移获得,可是距离的测量却是既困难又复杂的。对于 1000 万光年以内附近星系的距离,天文学家们的测量结果都比较一致,这种测量以造父变星为量天尺进行。1908 年,在哈佛天文台工作的勒维特在南非观测时发现,造父变星的亮度周期性变化,光变周期越长,平均亮度也越大。这一发现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因为观察亮度变化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得到光变周期和视亮度,随后即可计算得到它的绝对亮度。再根据距离加大,视亮度递减的关系,即可由绝对亮度与视亮度之比,确定造父变星的距离。因此,把造父变星作为量天尺,利用三角视差法,逐步扩大测量范围,不仅可以量出银河系的大小,还能测量出各河外星系的大小和距离。在 20 年代,哈勃用造父变星证实了银河系以外还存在有其它星

系以后,从 30 年代到 50 年代,哈勃与桑德奇(Sandage,Allen Rex 1926~) 等人,又在附近星系中寻找更多的造父变星以确立更新的量天尺,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成功地测量了十几个星系的距离,改进了确定哈勃常数的基础。

最初的哈勃常数值为 H0=550 千米/秒/百万秒差距(以下单位略)。1936 年,考虑到星际消光因素,哈勃常数被修定为 H0=526。在最初,这一数值被认为是准确的,因为按 H0-1 得到的宇宙年龄恰好与当时的地质观测结果相一致。二战之后,利用造父变星为量天尺,使哈勃常数逐渐得到了修正。1952 年,在威尔逊山帕洛马文天台工作的旅美德国天文学家巴德(Baade, Walter 1893~1960)掀起了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一个高潮。这次高潮是由修改量天尺引起的。此时,帕洛马天文台 5 米口径天文望远镜建成并开始运

转。巴德利用他的精确而系统的测量,不仅在仙女星座中找到了 300 个以上的造父变星,而且还发现恒星分为两种星族,每一星族都有自己的造父变星,它们只适用于附近星系,而原有哈勃定律所针对的则都是建立在第一星族基础上的造父变星。随着对造父变星周光曲线的修定,随着观测尺度的加大,必须更换原有哈勃常数测定中的量天尺。经巴德计算,遥远星系的距离比原来的估计值增加了一倍,哈勃常数将比原来减小一倍。1952 年,巴德在罗马举行的第 8 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宣布了他的结果, H0=260。

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二个高潮由哈勃的接班人桑德奇掀起。桑德奇是一位著名的实测天文学家,从 1956 年开始,他在帕洛马天文台对哈勃常数进

行了系统的测量工作。在几年的时间内,他得到了 600 多个星系的数据, 最大的红移量值达到 Z=0.202,所得到的哈勃常数值为 H0=180。在此基础上,桑德奇又对哈勃常数做了进一步的修正,他们再度更换量天尺并把观测范围进一步加大,此时原有确定距离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因为当星系距离达到了几百万秒差距时,望远镜已无法区分星系中单个的星,必须寻找代替造父变星做为新距离标准的“指示体”。他们通过天体的绝对星等和视星等的关系,先确定指示体的距离,再由指示体确定星系距离。他们认为能作为距离指示体的有,造父变星、HⅡ区、球状星云、超新星和椭圆星系等。1961 年,桑德奇在美国伯克利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宣布,总估各种测量结果,哈勃常数值应在 75 与 113 之间,最或然值为 H=98±15, 一般可取为 100。这一结果表明,宇宙的尺度要比人们早期预期结果远大得多。

进入 70 年代以来,哈勃常数的测定日益受到天文学家们的重视,对它的测量方法也更加系统,测量的精度也日益提高,因而形成了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三次高潮。然而,这次修正高潮之后,局面却日益复杂化。哈勃常数的各次测量值越来越多地接近高低两个值上。桑德奇和他的合作者塔曼得到的值是 50,而德克萨斯大学的德瓦科列尔(de Vaucouleurs)的结果却是 100,两个值的测量方法都是以造父变星为起点,其后选用不同距离的指示体进行的,结果竟然相差一倍,不仅出现了哈勃常数纷争的局面, 也使人们在实际运算中,出现了任意选择的局面,有人选取 50,有人选取100,还有人选择平均值 75,虽然这些值的选取都具有权威性,但是仍无法最后判定哪一个最准确。目前,对哈勃常数做出裁决为时尚早,但是,

从其它方面得到的佐证中,仍然可以提出带有倾向性的意见。

根据哈勃常数值,宇宙的哈勃年龄应为 t0=19.7×109 年和t9=9.8×109 年。然而宇宙的年龄还有其它的估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测量矿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根据其半衰期加以估算。对各种放射性元素综合测量的结果, 所给出的宇宙年龄是 1×1010 另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测定球状星团的年龄。根据球状星团的赫罗图,得出它们的年龄在(10~20)×1010 综合这些从不同角度得到的估算结果,宇宙的年龄不超过 200 亿年,这表明取小值哈勃常数更符合实际。

由于哈勃常数已成为近代宇宙学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常数之一,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课题。正式发表的有关哈勃常数的论文已有数百篇。1989 年,著名天体物理学家范登堡(Van den Bergh)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评论杂志撰写了一篇权威性论文①,它综述了截止到 80 年代末所有关于哈勃常数的测量和研究结果,最后认为,哈勃常数的取值应为 H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