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毛岸英之死
艰苦环境育英雄,抗美援朝更赤诚; 朝鲜青山埋忠骨,烈士美名众人颂。
1950 年 11 月 25 日,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牺牲了,他惨死在美国飞
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从毛岸英报名参加志愿军到不幸牺牲,仅仅 50 天时间。
有人说,这 50 天,是他 28 年命运交响曲中永不消逝的最强音。
毛岸英牺牲的这一天,正是志愿军入朝参战打响第二次战役的头一天。在那些日子里,志愿军总部上上下下工作都很紧张,特别是在彭总身边工作的参谋和秘书更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在大榆洞,他们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山洞, 睡的是地铺,吃的是炒面和压缩饼干,借助烛光起草文电,条件十分艰苦。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彭德怀司令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经常熬通宵。有时闭上眼睛打个盹就算是休息过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特别是在战争初期,不要说在军、师机关,就是在彭总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样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我军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前方和后方,安全和危险,是没有什么绝对分界线的。当时,为了尽量不暴露志愿军主力入朝的目标,志愿军司令部曾一度规定,各部队不准用轻武器打美军飞机。因此,美军飞机横行无阻,猖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美机可在山沟里钻来钻去,搜索目标,见人就扫射,见车就炸,甚至见到地面上的一垛草、一头牛、一条狗、一缕炊烟,也要打上几梭子弹。
在美机的狂轰滥炸面前,志愿军总部的同志是好样的,他们不怕炸,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毛岸英就是其中的一个。
11 月 24 日夜里,毛岸英、高瑞欣和成普他们又工作到深夜。到 25 日凌
晨 3 时,志愿军司令部所有的人,以特快的动作用过早饭,便投入到迎接第二次战役的紧张工作中。大家相信,这次战役一定会比第一次战役打得更出色。这天夜里,毛岸英还向成普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到第一线去,直接参加战斗。
然而,就在志愿军总部紧张运筹歼敌大计时,敌人已经悄悄地注意到这个“神秘的大榆洞”了。11 月 24 日下午,有一批敌机从这里的上空飞过, 其中有一架飞机在此盘旋侦察了一小时之久,直到黄昏才飞走。这个情况, 引起了邓华和洪学智副司令员的高度警惕,专门召开会议布置了防空问题。会上,洪学智讲了话,把司令部各单位分别划定了疏散区域,还在后山沟连夜为彭总挖了个只能蹲下三四个人的防空洞。邓华还特意提醒彭总,毛主席来过电报,指示我们注意总部的安全和你的安全。所以,今天凌晨后,大家都要分头疏散到防空区域去办公。
早饭后,彭总及几个值班参谋人员仍在木板房里工作着。这时大家见彭总还没有进入防空洞,总部几位领导很焦急,要杜平主任去请彭总。杜平说: “我去可以,请洪副司令员去更好些,他在彭总面前比我的办法多。”
洪学智副司令员摸准了彭总的脾气,知道他难请,路上就动开了心思。到彭总办公室后,见彭德怀正聚精会神地看地图,就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几个人在洞里研究第二次战役怎么打,请你参加。”果然,彭总二话没说, 跟随洪学智来到了防空洞。因为那天,成普值班,他和参谋高瑞欣及毛岸英没有离开作战室。
上午 10 点多钟,果然有 12 架 F—80 战斗轰炸机嗡嗡地飞来了。随即由空中落下几十颗白色的亮点,在太阳光下显得特别刺眼。“快出来!敌人扔汽油弹啦!”成普向值班的毛岸英和高瑞欣使劲地喊。他比别人有经验。可是毛岸英他们没有来得及出来,炸弹却已经在房顶及房子前后爆炸了。顿时, 木板房烧着了,周围的松树也烧着了,山坡上的树叶和野草也烧了起来。木板房的门被火封死,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成普冲出得快,浑身带着火,他一边脱衣服,一边大喊:“快来救火! 快救毛岸英和高瑞欣!”
就在彭总的办公室和作战室燃烧时,有人喊道:“不好!作战室还有人值班呢?!”彭德怀一听就着急了,问:“都是谁?怎么没疏散?”说着就往外跑:“快去救人!”但是,他被警卫员死命抱住,彭总气得大骂:“放开!再不放老子毙了你!”警卫员抱着彭总不放手,哭着说:“你毙了我吧! 毙了我也不松手!”当彭德怀知道毛岸英在里边时,冲着起火的作战室大叫: “岸英,快跑出来!听见了没有?快跑出来!⋯⋯”但是,已经晚了。毛岸英已经倒在熊熊的大火中,壮烈牺牲了。
赶去救火的人,老远就感到空气烫人。等到扑灭大火、找到毛岸英和高瑞欣的遗体时,他们浑身都被烧焦了。两位烈士的遗体很难辨认。据警卫排的同志回忆,毛岸英戴的是块苏联手表,这才将两人分清。
据同两位烈士一起值班的成普参谋说,那天本来安排毛岸英休息,但他又跑来值班。美机飞来时,成普觉得不对劲,就走到门外张望。一看,美机已到头顶上,几颗凝固汽油弹正朝下落。他刚喊一声:“快跑!”炸弹就砸下来了。多亏炸弹掀起的气浪把他掀到了门外的山沟里,他才幸免于难,但半边脸被溅起的油星烧脱了一层皮。
当日下午,彭德怀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在山脚下安葬了毛岸英和高瑞欣烈士。彭总脱帽站在墓前久久伫立,他沉痛地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党中央、毛主席刚任命我当志愿军司令员,他就找我报名了!”毛岸英在朝鲜时间不长,牺牲时年仅 28 岁。他留给同志们的印象却是深
刻的。他自报奋勇来到斗争残酷的朝鲜前线,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和办公室其他同志一样,不分日夜地工作。他从来没有向人透露过自己的出身, 也没有某些高干子女的傲气,直到他牺牲时,总部的一般干部还不知道他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年轻、活泼、朴实、能干的秘书和翻译。
志愿军司令部被炸,毛岸英和高瑞欣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就像战场上骤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暴一样,群情激愤,誓把复仇的烈火烧向万恶的敌人!
那天晚上,彭德怀痛苦不已。他没有吃饭,迎着寒风,只穿一件单薄的破军衣在室外踱步。时走时停,看得出,他此刻心绪缭乱。后来,终于在山坡上站住了,沉浸在与毛岸英初次谈话的回忆中。那是 1950 年 10 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在中南海毛泽东主席家里,毛岸英像小孩子一样殷切地恳求着: “彭叔叔,你准许我参加志愿军,把我带到朝鲜去锻炼行吗?”
“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彭德怀反问道。 “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 “你在工厂当总支副书记不是很好吗?现在经济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党
非常需要有真才实学的经济专家啊。你应当在这个岗位上好好锻炼,为什么
要去参加志愿军呢?” “不,现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朝鲜要亡国,
我们要挨打。”毛岸英振振有词地说,“彭叔叔,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这种情况下我能看着朝鲜亡国而不救吗?我还能有心思躲在办公室里工作吗? 你还是带我去朝鲜吧。我一定服从命令听指挥,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好战士。”
“这件事你爸爸知道吗?”
“知道,知道,爸爸也赞成我的要求。彭叔叔,你就批准了吧!”
后来,还是毛泽东为儿子求情,彭德怀才答应了。同时拒绝他上前线的请求,让他留在自己司令部里当翻译。
“多好的一个青年啊!”想到这里,彭总叹了一口气,随之眼泪流了下来。这泪水,饱含着一个统帅为失去自己心爱的部下而无限内疚的自责!饱含着一个父辈为失去自己儿女而无法摆脱的痛苦!
- 月 8
日、毛岸英随彭德怀乘机来到东北,同机还有彭德怀的秘书张养吾、警卫员郭洪光、作战参谋成普、机要参谋海欧。起飞不久,坐在前排的一位苏联专家掉下一支钢笔,毛岸英拍拍专家的肩膀,指着钢笔说:“格尔瓦斯!”
张养吾学过俄语,知道“格尔瓦斯”就是俄语中的“钢笔”。他好生惊奇:“这个同志年纪轻轻的,怎么懂俄语呢?”于是他就比较注意毛岸英的举动了。
一下飞机,张养吾指着毛岸英,悄悄问彭德怀:“那个小同志会讲俄语, 他是谁?”
彭德怀似乎忘记了毛泽东关于“保密”的要求,也悄悄回答:“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叫毛岸英,原来在北京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今后你要多关照他,还要注意保密!”
当日傍晚,彭德怀把张养吾、郭洪光、毛岸英叫到一间会客室开会。彭德怀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中央决定派志愿军到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军打击美国侵略者。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中央的决定。从今天起,我们四个就是一个党小组,你们说谁当小组长?”
张养吾第一个发言:“毛岸英同志在工厂当过副书记,我选他当小组长。”彭总表示同意,小郭也赞成。彭德怀说,“那就这么定了。以后我们这个党小组就由毛岸英同志负责。”当时,东北边防军尚未改成“志愿军”番号, 毛岸英所在的这个党小组,可以说是志愿军的第一个党小组。后来这个党小组又增加了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朝语翻译金昌勋和驾驶员刘祥等人, 但仍由毛岸英任组长。
毛岸英对工作极端负责,成立党小组的当天晚上,他就找郭洪 光谈心。郭如实地向小组长汇报了思想:“如果可能,我愿回部队去带兵。”毛岸英真想批评郭洪光,但又忍住了,因为他对郭洪光毕竟还不了解。第二天,毛岸英找张养吾商量:“郭洪光不想到朝鲜,这种思想不好!你看应该怎样帮助他呢?”
张养吾是一位已 45 岁的知识分子,1936 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教育系, 1938 年毕业于抗大四期,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彭德怀的行政秘书。张养吾处事老练,他对毛岸英提的问题想了想说:“小郭原来是廖汉生部队的一个连长,可能不太想做警卫员的工作。另外,我们这次跟彭总
出来,毫无出国作战的思想准备。连彭总自己也以为是到中央参加财经会议, 到了北京才知道是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小郭有点想法也不奇怪,不要把问题看重了。你再跟他聊聊。”
毛岸英欣然接受了张养吾的建议,像朋友似的再次找郭洪光谈心。他谈自己对出兵朝鲜的认识,谈自己结婚不到一年,妻子正生病住院,为什么还坚决请求参加志愿军。毛岸英的一番话使郭洪光深为感动,他真诚地说:“毛翻译,我想通了。你是地方同志,还主动要求到朝鲜;我是军人,还能后退吗?你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兵车辚辚,战马啸啸。10 月 23 日黄昏,毛岸英搭乘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长任荣的座车,从长甸河口渡过鸭绿江,踏上了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矿区一间铁皮盖顶、阴暗潮湿的简易工棚里安顿下来。
毛岸英解开行李,开始整理床铺和自己所带的书籍。他喜欢阅读的有《孙子兵法》、《朱元璋传》、《欧洲哲学史》,另外还有一些俄文和英文的书。张养吾一见这么多书就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岸英你这是搬着书山上战场啊!”
“有些书是爸爸送的,在战争空隙可以看看。”毛岸英说,“特别是有关军事和哲学的书,我还得好好下功夫学学啊!”
毛岸英的本职工作是“俄语翻译”,在志愿军总部,一般人称他“毛翻译”,亲近者戏称他“翻译官”。但是,朝鲜战争时期,能够让毛岸英显示俄语翻译才能的机会并不多,人们只记得有那么两次:一次是彭德怀刚到大榆洞不久,苏驻朝大使、驻朝顾问团团长史蒂柯夫前来作了一次礼节性的拜访;另一次是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彭德怀在大榆洞召开作战会议,苏驻朝顾问团副团长瓦西列夫到会祝贺。
毛岸英总是积极主动而又满腔热情地“没事找事做”。一些志愿军老战士至今还记得他审问美国战俘和连夜起草电报的故事。
莱尔斯少校是志愿军俘获的第一个美国战俘,为了解美军和南朝鲜军内情,彭德怀命令对莱尔斯进行审讯。毛岸英主动请求担任审讯美俘的翻译工作。那是 10 月的最后一天上午。在一间简易工棚里,在一张长条桌后面,端坐着任荣、张养吾和毛岸英。
莱尔斯被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押了进来,颤抖着站在审讯台前,眼神惊恐而绝望,形同被押进屠宰场的羔羊。按预定计划,任荣主审,毛岸英翻译, 张养吾记录。审讯应在威严的气氛中进行,一开始就给他个下马威。可是当毛岸英凝视莱尔斯少校那只颤抖的左臂时,情不自禁地动了恻隐之心。他不等任荣发问,便用英语与莱尔斯交谈起来。首先关切地问了他的负伤情况, 然后给他点燃了一支香烟,还给他拿了一盒饼干。审讯正式开始后,那种预期的气氛虽已荡然无存,可审讯却进行得格外顺利。这位美国少校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况。
这次审讯结果,得到了彭德怀的高度重视。他看了审讯记录,当即指示张养吾和毛岸英编写通报,电发各军。这一通报,在第二次战役中,对我军作战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虽然只有 50 天,但他却给同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和毛岸英同龄的一代青年中,像他那样受过良好教育和多种锻炼的人也是不多的。毛岸英出生在长沙,童年时跟母亲杨开慧坐过牢;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东方语言学院学习过五年,当过苏军的坦克中尉,自愿报名
参加过苏德战争;抗战结束后回到延安,搞过土地改革等工作;入朝前在北京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同志们都为他的牺牲感到十分惋惜。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有人提议将毛岸英的尸体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从大局考虑,没有同意这个建议。11 月 25 日,他亲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明确表示:“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
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用大理石为毛岸英立了墓碑,墓碑的前面镌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墓碑的背面,刻有如下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毛泽东对其爱子毛岸英之死悲痛不已。在他听到这一消息的当天晚上彻夜不眠,他坐在沙发里拼命吸烟,低头沉思。他想到毛岸英多难的童年,想到毛岸英与他母亲杨开慧生离死别的悲惨经历。
那还是 20 年前的事。
1930 年 10 月的一天早上,一群清乡团把杨开慧抓走,并把保姆陈玉英及八岁的岸英也一块押走。杨开慧先后被关进四个监狱,受尽酷刑,但敌人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又毒打保姆陈玉英,同样没有得到任何口供。最后敌人想从岸英这个孩子身上突破。
“你父亲是几时回来的?快说!他不是还给你带来糖果吗?” “不知道,我没有看见!”毛岸英对敌人愤怒地说,“你知道他在哪里,
为什么不去抓,还问我干什么!”
杨开慧牺牲后,长沙地下党千方百计地把保姆陈玉英和岸英兄弟营救出来,并把岸英兄弟三人送往上海。不幸,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岸英兄弟三人就在上海滩漂泊、流浪。当时岸英只有 10 岁,岸青 8 岁,岸龙 3 岁⋯⋯想到这里毛泽东掉泪了。他从沙发上站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警卫员
多次请他吃饭,他也没有听见。只听到他不时地自言自语地说:“他死得太早了,刚满 28 岁,他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毛泽东为儿子的牺牲异常难过,他又为儿子的壮烈牺牲感到自豪。
第二次战役后,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其中也谈到毛岸英的牺牲。彭总说:“我没有照顾好岸英,我感到内疚啊⋯⋯”
“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嘛!”不等彭德怀说完,毛泽东就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并安慰说:“为了国际主义,反击侵略者,中国人民以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了多少个优秀的战士啊!”
“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毛泽东说,“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的国土上, 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很好。”
彭德怀听着毛泽东这一番暖人心肺的话,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到朝鲜前线,经常对总部的同志们讲:“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些高级干部就没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的。”
“据我所知,”彭德怀在一次对干部讲话中又说,“毛岸英已是毛泽东主席一家中的第六位革命烈士了!另五位革命先烈是: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 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儿毛楚雄。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不愧为革命之家。”
毛岸英同志英勇牺牲了,带着他 28 年火红的岁月走了!从此,毛泽东送子参加抗美援朝,毛岸英在朝鲜前线壮烈牺牲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朝鲜,传遍全中国,更加有力地推动了神州大地的抗美援朝运动!正是:
血染友邦大榆洞, 复仇怒火代哭声; 第二战役风暴起, 歼灭顽敌不留情。
欲知第二次战役进展详情,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