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箭在弦上

黑云压城城欲摧,临危受命岂能推; 驰跨拼杀何足惧,勇挑重担振国威。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又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对出兵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全党全军高层领导干部认识统一后,毛泽东才干 10

月 8 日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全文如下: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 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第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第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一九五○年十月八日于北京同日, 毛泽东主席通过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致电金日成首相,告知了上述决定, 并请金日成即派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朴—禹到沈阳, 与彭德怀、高岗会商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诸问题。

且说毛泽东 10 月 8 日的命令传到十三兵团后,全军欢腾,兵团司令员邓华从外面急步走进来,对副司令员洪学智说,“老哥,老哥,中央来电报了, 任命彭总当我们的司令兼政委啦!”

“彭总来当司令,真是太好了!”洪学智欣喜地说。

彭德怀是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是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戎马大半生,功勋卓著。

1928 年,他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军编为红五军,在罗霄山脉建立根据

地。国民党以 40 倍的兵力围剿红五军。在彭德怀将军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壮大了红五军队伍。

1930 年,他率领红五军攻进长沙,夺取了敌人的大量弹药和物资,同时扩大了红五军的力 量。后来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不久, 彭德怀奉命带领红三军团渡过赣江,到中央苏区,又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战役。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时,彭德怀带领红三军团开路,连续冲破敌人的四道

封锁线,血染湘江,突破乌江,使党中央在遵义得以喘息,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四渡赤水,翻过雪山,到了四川的懋公。中央红军过草地后,组成甘陕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甘陕支队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当我红军还没有站稳脚跟时,马匪的四个骑兵团蜂拥扑来,妄图把我疲惫不堪的红军歼灭。在彭德怀将军指挥下,歼灭敌人的一个骑兵团,击溃三个骑兵团,使红军在陕北立住了脚。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将军率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人民武装,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他组织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进行大小战斗 1824 次,攻克敌人据点 293 个,歼灭日伪军 46000 多人, 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西北战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以劣势胜优势,用 23000 人,打败了胡宗南 23 万美式装备的反动军队。现在有彭总指挥抗美援朝,全军将士对打败美国侵略者信心更足了。

洪学智看完电报,兴奋地对邓华说:“中央决策英明,由彭总来当司令员,心里就踏实了!”

“不过,老哥你要小心伺候啦!”邓华说,“我对彭总是了解的。他这个人事业心很强,打仗要求很严格,有高度的责任感。作战中稍出点纰漏他就大发脾气,要是把他惹火了,还要杀人呢!你得小心脑袋呀!”

“彭总脾气大也没关系,咱们认真按原则办事。反正脑袋只有一个,拿掉就拉倒了。”

“玩笑归玩笑,彭总一来,可就是要入朝的架势啦。”邓华收起了笑容说,“我们得准备好,到时候可不能出纰漏呀!”

“按你说的办,”洪学智说,“小心伺候就是!”

下午,兵团司令部又接到电报,得知彭德怀和高岗已经从北京到了沈阳, 定于 10 月 9 日在沈阳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当即,他们就通知各军,令各军

正副职领导干部,务于 9 日凌晨前从安东乘火车赶到沈阳。

朝鲜局势危机,彭德怀又是急性子。就在毛主席任命下达的当天,彭德怀便飞到沈阳,住到了东北局三经路招待所。连日来,他与高岗研究准备情况,筹建志愿军司、政、后指挥机关,与有关人员谈话,并会见金日成派来的联络员朴一禹,商谈志愿军入朝的有关事项,可谓“马不停蹄”呀!

“这次率兵出征可不同以往啊!”彭德怀心想,面前的对手是美帝国主义,它的陆海空三军,都是现代化装备,而他所统率的志愿军,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加上出国作战,地理民情不熟,言语不通,而且朝鲜已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部队作战所需的物资绝大部分不能靠就地补给,要依靠国内供应,这就愈加重了后勤方面的困难。而且不管有什么困难,也必须打胜这一仗。

彭德怀深感责任重大。连续几天他都睡不够三个小时,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对前来为他接风的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岗说“我这个刚被任命的司令员,现在还是一个光杆司令,我还得跟你高主席要人哩!”

“大将军临危不乱,举重若轻。”高岗笑着说,“走吧,先到我家给你吃酒,给你接风!”

“我看免了吧,我现在是火烧屁股,坐都坐不住,哪有心思喝酒?” “那可不行,我要不管你彭德怀的饭,有一天毛主席怪罪下来,我可担

当不起。”说着把彭德怀拉上车走了。

彭德怀在车上满脑子考虑的还是战备问题。“总后答应调给一批运输汽车,十辆炮兵牵引车,西南局答应支援 2000 名司机,不知到了没有?”

“到了,到了。”高岗说,“中央指示我们东北军区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供应,我已找李聚奎开了会,该布置的都布置了。中央组织部还为东北军区后勤机关调派了 2000 名干部,其中大都是参加过抗臼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同志,现在都已分配到各部门。”

“老兄啊,毛主席让我有什么困难找你解决,你可不要嫌我彭德怀老向你伸手哟!”

“彭老总,你放心好了。中央的决定我一定照办。”高岗笑道,“我哪里敢怠慢你彭大将军,你有上方宝剑呀!”

“先头部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粮食和十个基数的弹药。”彭德怀依然不放心,“还有部队需要的冬装也该立即发齐。”

“让你放心,你就放心好了,粮食、弹药和被服都已前运。我还让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成立了后勤前指,到时随你的部队一起行动。昨天李聚奎告诉我,他正在扩建 100 个后方医院,抓紧配备药物和医疗器材。”

“不过,我还得说,战时要保证铁路大动脉的运输畅通啊!” “这个更没问题了,李聚奎都想到了,昨天他还说已经动员组织了一支

数万人的运输队和担架队。李聚奎是你的老部下,你还不放心吗?”

用过午饭后,彭德怀还和高岗商讨明天会议的安排问题。“明天军以上的干部会是你主讲啊,你可要给大家好好鼓鼓劲。”

“你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你该唱主角嘛!” “不要推了,这是毛主席交待的,以你高岗为主,以我彭德怀为副,你

对四野干部熟,有威信,进行作战动员,可不能让我唱独角戏。” “好了,明天我先讲,你后讲。”高岗起身告辞说,“不过,今天晚上

你可得好好睡一觉。”

第十三兵团的干部抵达沈阳后,第二天早上先去旅馆拜见彭总。一见面邓华就说:“欢迎彭老总,有你出任司令员,我们的仗就好打了,我们大家的信心就更足了。”

“那好,那我们一起抗美援朝吧。”彭德怀说,“不过,我可不算志愿军啊!”

“那你是怎么来的?” “我是毛主席点将点来的,本来是该林彪来的,可是他有病,毛主席命

令我来了!”

洪学智见彭总这样风趣,也就笑着说:“彭总,那我也不算志愿军!” “哦,你怎么也不算志愿军?” “我是邓华把我鼓捣来的,连换洗衣服也没来得及带。” “你们俩呀,说的都不是心里话。”邓华笑着说,“其实,你们都是最

志愿的志愿军了,让你们来,你们谁含糊了?谁讲价钱了?不都是高高兴兴地来了吗?”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彭德怀看了看洪学智说:“你说你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来得及带,就给弄来了,那我呢?10 月 4 日上午,我正同西北局的领导同志一起研究开发大西北的规划,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我连家也没回,连洗漱用具也没有带就上了飞机。我猜想很可能是讨论西北的建设问题,所以急匆匆地从办公

室拿了一摞开发西北的资料。没想到是讨论出兵朝鲜问题,毛主席对我说, ‘原来是想让林彪去的,他对四野熟悉,可是他说病了,去苏联治病去了,所以想让你去。’毛主席问我同意不同意,我没有推委,临危受命,怎么好推委呢?从爱国主义讲,从国际主义讲,我彭德怀都不说一个‘不’字!”彭德怀这一番话,大义凛然,大家听了深受感动。对党对国忠心耿耿,

光明磊落,可敬可佩!

军以上干部会上午 9 点在东北军区第三招待所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副司令员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以及该兵团所属的各军军长和政委。会议由高岗主持。首先由邓华宣读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和关于志愿军的组成以及对彭总任命的命令。接着高岗讲话,他介绍了中央对出兵朝鲜问题讨论的情况。

“当然,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中央对出兵朝鲜的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 比如我吧,就有些不同的考虑。在政治局扩大会上,我都谈过了,就不多说了。现在既然中央做了决定,那我们就要坚决执行。中央决定东北局负责志愿军的物资供应,那我这个东北主席也表个态,当好志愿军的总后勤!”

“老彭敢挑这副担子可不容易,他的本事你们大家也知道,彭大将军嘛!”高岗看了看彭德怀说,“他是 10 月 4 日被中央调到北京,几天后就到了沈阳,也是仓促上阵啊!我对他说,既然中央信任你,点将点到你头上, 你就干嘛,四野的同志欢迎你,你们说对不对?”

说实话,彭德怀对高岗的讲话,感到有点吃惊:这个高岗,怎么把他对出兵朝鲜的不同意见也端了出来?要知道,这是作战动员会,又不是出兵朝鲜利害得失的讨论会。既然中央做了决定,你高岗还谈个人意见干什么?

“高岗同志刚才将了我一军,”彭德怀站起来说,“四野是能打仗的, 能打大胜仗;林彪同志曾经指挥你们打了很多胜仗嘛,攻锦州,打天津,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功劳不小。梁兴初你那个黑山阻击战就打得不错嘛!你现在当三十八军军长,这是个老部队,有我‘平江起义’的老底子,又是四野王牌军,怎么样,现在部队的状况如何?”

“很好,”梁兴初答,“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好嘛,”彭德怀说,“我这些年指挥一野,在西北打仗,对四野的情

况不熟,主要靠在座的各位了。以后志愿军不光是四野,现在就有华北的六十六军嘛,华东宋时轮的第九兵团正往上开,以后还有十九兵团、二十兵团, 陈赓的三兵团,五湖四海,我彭德怀光杆司令一个能行吗?打仗主要是靠大家。

“高岗同志向大家讲了出兵的意义和必要性。当然,中央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事关重大嘛。这就是说,党中央、毛主席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的责任更重大,一定要打好!我们也不要把美国部队看得太了不起, 800 万蒋介石的军队,也都是美国装备的嘛,不也是我们手下的败军吗?我看,能打败徒弟,师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我们不能轻敌,美帝不是宋襄公,它不会愚蠢到这一步,等我们摆好阵势他才进攻。美军机械化,前进速度快,我们必须抢时间,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保证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

“昨天晚上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同志专程抵沈阳,向我们通报了目前朝鲜

的战况。美国最近又从日本动员了 5 万兵力补入了李承晚部,并且他们还拟

再从美国调 7 个师来朝作战,从东西朝鲜湾登陆。金日成首相再一次要求我军迅速出动。所以我军的出兵不是定了,而且是很快就要出动了。

“当前我们的任务是积极援助朝鲜人民反击侵略者,保持一块革命根据地,作为相机消灭敌人的基地。”在谈到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时,彭德怀说: “在敌人装备优势和朝鲜地幅狭小的条件下,我军在国内战争中所采取的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已不适合于朝鲜战场,而要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配合的方针。

“敌人来攻,我们要把它坚决顶住,不使之前进;发现敌人有弱点,即迅速出击,插入敌后,坚决歼灭之。”彭总强调说,“保存土地是我们的任务,但更主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不是死守某阵地,但在必要时又必须坚守某一阵地。我们不是单纯的防御,最好既能消灭敌人,又能守住阵地。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我相信同志们一定能完成好。”

沈阳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 10 月 11 日,彭德怀抵达安东,前往兵团了解部队的战备情况。邓华他们提出,根据目前战局发展,即使先头四个军一起入朝,兵力也还是不够的。他们分析,由于我军火力弱,与敌人的火力相差得太悬殊,歼灭美军一个师,我们需要两个军;歼灭伪军一个师,我们需要一个军。因此,还需向中央建议,赶快增加部队。中央原来已从华东和西北调动的二十四个师,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兵力,预计是在 1951 年春季才逐步使用的,现在看起来应该尽快提前调来。

“你们这个意见很好,第十三兵团虽然战斗力强,但兵力毕竟有限。根据我军一贯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其他部队应该继续赶来,我马上向中央报告。”彭德怀向中央提出建议后,中央很快确定宋时轮将军率领第九兵团昼夜兼程赶上来,并电令第六十六军从天津赶来维护后方和确保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10 月 12 日,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又来安东,向彭德怀通报美军和李承晚军都已越过三八线,正疯狂向北推进;南部人民军撤至三八线以北的有五万余人。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再次请求中共中央尽快出兵支援。

现在箭已在弦上。情况紧急,彭德怀当即召集十三兵团领导对入朝后的部署进行了研究。决定以一个军进至平壤东北约 200 公里之德川县山岳地

区,以其余 3 个军及 3 个炮兵师位于德川以北之熙川、前川、江界地区。这样,第一,可以使美、伪军有顾虑而停止继续前进,保证平壤、元山以北地区至少是山岳地区不被敌占领。这样,我军可以尽量争取时间,进行作战准备。第二,如元山、平壤以西之敌向北进攻德川等地,则我军可以用必要兵力钳制平壤之敌,而集中主力歼灭由元山方向来攻之敌。彭德怀说:“只要歼灭敌人两三个师,局势就可以大为松动。”

然而,正当彭德怀运筹过江和准备对全军进行战前动员的时候,10 月 12

日晚 8 时多,接到毛主席紧急电报。彭高、邓洪韩解:

(一)10 月 9 日命令暂不执行,13 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毛泽东一九五○年十月十二日廿时

这封电报,彭德怀反复看了好几遍,不得其解。看来情况有变,而且一定是紧急情况,不然不会改变 10 月 9 日向朝鲜境内出动的命令。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疑团,直到彭德怀回到北京后才解开了。令人又气又恼!

自从 9 月 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逆转,美国人决心侵占北朝鲜。在此情况下,中苏两国两党领导人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已看出完全靠朝鲜人民军作战已经不行。所以中苏两党就开始协商如何支援朝鲜人民的问题。经过反复协商,最后两党达成了协议,由中国出兵援朝,由苏联派空军支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0 月 8 日,中央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命令志愿军向朝鲜境内迅即出动,同时通过驻朝使馆,通知了金日成,请朝鲜方面派专人去沈阳与彭德怀司令员商谈志愿军入朝的具体事宜,而且将这些情况都向莫斯科作了通报。

谁知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准备入朝的时候,苏联方面却突然通过其驻北京大使馆告知周恩来,原商定的苏联方面出动空军部队配合中国军队入朝作战之事,由于苏联“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空军暂不出动。中国领导人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震惊,毛泽东和周恩来足足考虑了有半个多小时。

“恩来同志,你看这一来真让我们为难啊!”毛泽东抽着烟在室内来回走动,“苏联不出动空军,这样我们丧失了制空权,敌机狂轰滥炸,大部队白日无法作战,困难太大了。”

“双方一切不是商定了吗?怎么在我军下令出动的情况下,苏联却单方面决定改变主意?”周恩来说,“是不是他们没准备好,暂缓出动?”

“我看不像。”毛泽东摇摇头说,“没准备好,那我们也没准备好,许多部队连冬装都没发下去,武器装备也有待更换。依我看,暂缓出动不过是个托词,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担心出动苏军支援与美军对抗,将会把战火引向欧洲和世界各地,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不愿意出兵,甚至连空军也不愿意出,想让我们单独对美军作战,以避风险。”

“你看苏联方面迟不说早不说,单等我们命令一下,他才说,让我们话说出去了,无法收回。”周恩来说,“可是如果没有空军支援,我们是不是有把握?”

“恩来同志,我看这件事还要重新考虑。”毛泽东说,“恐怕要劳动你去莫斯科一趟了。”

两天后,毛泽东经过和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的研究,决定暂缓出兵,并派周恩来总理飞往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阐述中国方面的困难。

周恩来所接受的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又棘手的外交任务。他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还在考虑:斯大林一听说中国要暂缓出兵,会说什么呢?他会发脾气吗?由于苏联空军暂缓出动,而中国志愿军也暂缓出动,斯大林将会怎样解释?这次谈判的结局将会怎样,斯大林能改变主意吗?在周恩来的脑子里形成了一大串问号。但是,他确信,斯大林是一个斗争经验丰富的又具有高超外交手段的伟大人物,他是不会在同兄弟党的相处中搞得很僵的。

由于形势急迫,周恩来一飞抵莫斯科,就在正在苏联养病的林彪陪同下, 在克里姆林宫同斯大林举行了会谈,在双方相互致意后,斯大林先开口说: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已下令向朝鲜出兵,任命了彭德怀同志做统帅,听说这个彭德怀作风勇猛,仗打得不错。”

“是的。”周恩来点头道,“无论在红军时期领导三军团,还是在解放

战争的西北战场,彭德怀打得都不错。” “不过和美军作战,情况会有些不同。”林彪插话说。 “美军有什么了不起,林彪同志?要知道,他们是在别国的土地上进行

的不义之战,士气低落,你说是吗,林彪同志?” “当然,美军师出无名,是不义之战。”林彪说,“不过,我们部队目

前装备太差啦,一个野战军仅有几十门火炮,还不抵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而且,装甲部队又极少。”

“是的,中国军队的装备有待改进。”斯大林说,“你们提出要苏联帮助你们装备 40 个师,我们同意,但要分步骤来。目前,我们可以立即着手先

为你们装备 20 个师;不过,依我们的经验看,不必等装备好了再作战,应该边作战边改装,在实战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我们党中央感谢斯大林同志对我们的援助。”周恩来立刻设法转入正题说,“毛泽东同志一再嘱咐我向斯大林同志表示我们衷心的谢意!但是, 我们还想向您反映一下我们的困难情况,那就是我们的空军目前还刚刚组建,飞行员正在训练,还不能立刻投入战斗。因此,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决定暂缓出兵,希望能得到斯大林同志的谅解和进一步的支持。”

“怎么?你们不是已经出动了吗?”苏联外长维辛斯基说,“为什么要暂缓呢?要知道,朝鲜的情况非常紧急啊!”

斯大林不动声色,他把熄灭的烟斗放在桌上,对苏联外长说:“关于空军的问题,我想我们还可以再设法解决。维辛斯基同志,我们应该告诉总参谋部,空军方面应该加紧对中国空军进行战前训练。”然后又转向周恩来说: “请原谅,目前苏联空军尚不能出动。飞机到了空中,很难划定个界限,如果和美国全面冲突起来,仗打大了,也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建设,特别是你们还处在战后恢复阶段。”

“我看苏联空军可以穿中国志愿军的服装,以志愿军的名义作战。”林彪插话说,“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军的制空权问题,又避免了美苏直接冲突。” “可是,如果有的飞行员被对方俘虏,那只穿一身中国志愿军的衣服有

什么用呢?”斯大林微微一笑,问周恩来:“那么您这次来莫斯科,就是来通知我们这件事的?”

“是的,斯大林同志,没有苏联空军的配合作战,我们暂不出兵。”周恩来的声音虽然很低,但不容置疑。

“那么好吧。我们是不是应该通知金日成,让他在东北通化建立流亡政府?”斯大林握着烟斗,然后从桌边起身,在室内踱步,边走边说:“我理解中国方面的困难,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只是暂缓要缓到什么时候?你们看, 朝鲜的事情对于我们最好的结局是:既不引起大战,同时又能有效地制止侵略。”

“也许朝鲜问题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战争准备。” 周恩来说,“希望苏联方面答应提供给我们的 20 个师的装备应尽快运到,而且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运输汽车等军需物资。”

“这个问题我刚才说过,”斯大林说,“装备还是在实战中改换更好, 部队可以在实战中训练,在实战中迅速掌握使用技术,发挥更先进装备的效力。”

“好吧,斯大林同志,”周恩来站起来说,“我们会将您的建议向我们中央政治局报告的。”这次会见就这样结束了。

此时此刻,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的毛泽东,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 香烟一支接一支地吸,他脑子总是在翻江倒海。“慎重啊,慎重啊,一着不慎会全盘皆输!”他一直在想:如果苏联还是不愿引起美苏直接对抗,不出动海空军帮助中国作战,我们就不抗美援朝了吗?那样,金日成会怎么说? 唇齿相依,怎能见死不救?毛泽东主席思绪如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看来还得下决心打,而且要打就必须抓紧战机,再不能迟疑!

主意已定。他和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高岗等政治局的同志们反复商量后,决定即使在没有苏联支援的情况下,也要抗美援朝。他将这一决定, 立刻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电文如下:

恩来同志:

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的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 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一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周恩来总理接到毛泽东主席的电报后,马上再次约见斯大林。斯大林见周恩来在很短的时间里连续约见,以为我们又要和他讲条件呢,没有想到只是通知他:中国党和政府已经作出决策,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中国照样出兵援朝。斯大林听了这个消息,深受感动,半晌沉默无语。是的,他怎么能不理解作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中国人民将克服怎样的困难和付出怎样的牺牲!

为了抗美援朝,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决心赴汤蹈火。就在周恩来去莫斯科的同时,毛泽东主席致电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令调第九兵团北上, 直开东北。同时,也作了防备美国向中国宣战,至少以其空军轰炸我国的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我国沿海地带的部署。把我国仅有的几个航空兵师和几个高射炮兵团部署在沈阳、鞍山、本溪、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靠近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并有计划地将我国东北靠近朝鲜边境地区的工业设备和战略物资,向内地作了迁移。毛泽东指示华东局和中南局,加速完成剿匪和土地改革工作,以便集中力量防止美国和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登陆进犯,指出:“华东一切工作以美国和蒋介石登陆进犯为假想的基础去布置。”“将两广作为一个对付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登陆进犯的统一单位。”

在福建和广东方向各部署了四个军,以防美国使用海军或指使蒋介石军队攻击我沿海地带或登陆进犯。同时,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以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的“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抗美援朝总会”,动员全国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东风劲吹战马鸣”。彭德怀将军就要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健儿,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了。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