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沃克将军身亡

仓皇败退灾难多,沃克将军遭车祸; 一命呜呼归黄泉,有人哭泣有人歌。

美军和李承晚的军队,在东西两线遭志愿军和人民军沉重打击后,于 12

月 3 日向三八线实行总退却。这样一来,麦克阿瑟吹嘘的所谓圣诞节“总攻势”变成了圣诞节总退却,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

美军吃了亏,开始以飞机掩护坦克断后,乘着汽车往后退。东线这边地处寒带,又是大山,美军的机械化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一见我们大部队上去了,美军就往后撤。他们适合在平原作战。退到咸兴,他们就不退了,因为过了咸兴就是一片平原。这时,我军也很困难,东线的大山,别说大炮上不去,迫击炮要扛过去也很费劲。打仗只能靠手中的轻武器。另外,敌军退到兴南港以后,军舰的火力也可以支援了。他们用海陆空火力构成了一道严密的火网,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就令第九兵团停止追击,就地监视敌人。

说实话,当时志愿军总部还弄不清敌人为什么撤得这么快和要撤到哪里去,所以也不想深入太远,彭总和邓华他们研究后,当即决定,西线各军停止追击,迅速调整部署,准备再战。同时命第三十九军、四十军和四十二军各抽一个师分别向肃川、顺川、成川方向继续尾随敌人,并摸清敌人动向。毛泽东主席在 12 月 2 日曾经说,如果敌人固守平壤,就准备打平壤。可

是敌人根本就没守平壤,一下子撤到了三八线。

12 月 5 日,第二次战役在西线基本结束。12 月 6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收复平壤。

12 月 12 日,西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六个军开始向三八线推进。

12 月 16 日,西线敌人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南。

12 月 23 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败逃的路上因车祸身亡。由此可见,敌人的败逃是何等的狼狈和混乱!

沃尔顿·沃克,在美国陆军中素有最优秀将军之一的盛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师长、军长,以凶猛强悍出名。他除了佩戴一支 0.45 口径自动枪外,还携带一支连发手枪,坐着吉普车在战场上到处奔走。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曾为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有益的贡献。乔治·巴顿将军常称他为“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但是,这样一位反法西斯英雄,却死在被人诅咒的侵略朝鲜的战场上。他的死是可悲的。

敌军遭我第二次战役的沉重打击,溃退到三八线以南后,内部笼罩着一派失败情绪。沃克将军之死,更加剧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美国舆论界把这次失败称之为一场“恶梦”、“悲剧”,是继“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就其失败的责任,互相攻讦。有的主张撤麦克阿瑟的职;有的主张撤换国务卿艾奇逊,“彻底打扫国务院”;有的议员还建议国会罢免总统杜鲁门。美国统治集团的内讧,在 12 月 20 日美国共和党首脑、前总统胡佛所发表的外交政策演说中,得到了最尖锐的反映。胡佛认定杜鲁门政府不但在朝鲜的侵略战争已经彻底失败,而且在西欧

的侵略计划也必然彻底失败。胡佛指出:由于美国军备扩张的结果,美国经济已遭遇到很大的危险。胡佛认为“苏联和中国在欧亚大陆上都是绝对不可战胜的国家”。他由此提出了与杜鲁门、杜勒斯、马歇尔集团不同的侵略计划,即美国应当放弃朝鲜和西欧大陆,而以日本、台湾、菲律宾为美国的西

方“边界”,以英国为美国的东方“边界”。

胡佛当然不是什么“保守主义者”,他只是主张美国应当比现在稍微缩短一下侵略的战线,这个缩短也只是从朝鲜缩到台湾,从法国缩到英国。在反对中国的问题上,他表示自己要比所谓“联合国”激烈得多。但是他的演说令人注意的地方并不是这些,而是他向全世界承认了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事实:美国的现行侵略政策已经一败涂地,再也不能照旧继续下去了;美帝国主义的内部战线和北大西洋战线,已经再也不能维持表面上的一致了。

由于胡佛的演说,美国统治阶级间的混乱和争吵更加尖锐了。杜鲁门政府,从来是以“两党一致”的外交政策相标榜的。侵朝战争的失败,以及在五届联大外交战线上的失败,使美国统治阶级间在如何进行侵略的方法上, 发生了日益明显的分歧。

杜鲁门曾企图掩盖这种分歧的局面,以稳定自己的人心。

12 月 19 日,杜鲁门刚宣布“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统治阶级领导集团中“并没有提出异议”,然而,就在第二天,胡佛的“异议”就出来了。而且胡佛的演说,不光是胡佛的个人意见,美国国会中大部分共和党议员和许多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垄断集团的报纸都站在胡佛一边。有些人反对胡佛的政策,认为这等于“放弃”欧洲和亚洲大陆,无异于承认美国的失败。另一些人则说:“如果国会支持这个方案,不但可以节省百十亿美元,而且可以拯救在杜鲁门一艾奇逊一艾森豪威尔方案下注定要遭受无益牺牲的 100 万美国男儿的生命。”(芝加哥《每日论坛报》)

为了给自己反动透顶的外交政策辩护,防止美国反动统治集团的分裂, 杜鲁门在 12 月 19 日的声明中,十分强调艾奇逊外交政策的反动本质,以争取美国统治阶级的合作。他说:“如果共产主义统治了全世界,”“艾奇逊纵然不是第一个被枪毙的人,也必然是第一批里面的一个。”(美国新闻处华盛顿 12 月 19 日电)但是,杜鲁门的声明,并没有阻止与艾奇逊同样反动的胡佛的“异议”。在胡佛演说后的第二天,杜鲁门虽然竭力呼吁美国统治阶级的“团结”,而实际上,混乱与争吵是进一步发展了。

胡佛的演说,不仅使美国统治阶级“大吃一惊”(合众社),在本来就离心离德的所谓“北大西洋公约”的各国中,引起了更大的沮丧。对于美国的仆从国家,胡佛在痛斥它们在朝鲜作战不努力,以及在西欧备战也不努力之后,完全摆出“主人”的身份,表示有权任意支配它们的命运,所谓“大英帝国”,就已被胡佛划为美国大西洋的“边疆”!毫无疑问,这将大大增加美帝国主义与其西欧盟国原有的矛盾。而所谓艾森豪威尔的“西欧联军” 的组织,也必将遇到更多的困难。

美国政府为了挽回败局,曾连续召开了一系列紧急会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一伙认为,现实的危险在亚洲,主张增加朝鲜战争的军事力量,甚至把战争的范围扩大到中国去,包括空袭中国本上内的军工企业及其设施,封锁中国海岸,让台湾国民党军队入朝作战, 并对大陆进行牵制性的进攻。蒋介石对此很积极,并多次企图出兵参战。

另一些人则对上述主张表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能因为朝鲜战争而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主张放弃朝鲜,把力量集中在欧洲。美国的主要盟国英、法等国赞成这种意见。他们害怕美国把力量陷入朝鲜而削弱其在欧洲的力量,更害怕扩大战争范围,妨碍自身利益。他们主张在三八线停下来,谋求通过政治谈判结束战争。

当杜鲁门总统声明在朝鲜战争中“不排除使用原子武器的可能”时,西欧各国朝野大为震惊,英国首相艾德礼不得不于 12 月 4 日专门跑到华盛顿去找杜鲁门,协商两国侵朝政策。杜鲁门在会谈中重申坚持侵略战争,又不得不假意表示“准备遵循谈判途径,设法终止敌对行为”。从此,美国通过各种途径放风,说要进行停战谈判了,一场假停战、真备战的闹剧就这样开场了。

1950 年 12 月 7 日,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递

交了一份备忘录,然后谈印度等 13 个国家提出的朝鲜停战方案,潘尼迦解释说:印度的基本建议是,举行一个与朝鲜问题有直接关系的各大国参加的会议,先在三八线停战,以便进行协商。他又强调说:这是非欧美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提出的建议。这一建议不能误认为是支持美国的。因此,如果中国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则将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

对于这个提案,不管出于多么善良的动机,客观上为美国寻求喘息时机, 利于他们准备好了再打,它的要害是“先停”后谈。这个亏我们是吃够了的。

1946 年马歇尔在中国耍的那一套鬼把戏,宣布停战令,然后帮助国民党运兵,妄图消灭中国人民力量的诡计,中国人民还记忆犹新。为此,周恩来总理派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约见印度大使馆参赞,向他提出了四个问题:

——为什么 13 国不反对美国对中国、对朝鲜的侵略?

——为什么 13 国不宣言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

——为什么在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13 国不讲话?

——为什么 13 国中还有菲律宾(当时菲律宾是向朝鲜出兵的美国盟国之一)?

在此之后,周恩来于 12 月 11 日会见了印度潘尼迹大使,他非常诚恳地向大使指出,问题的关键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美国或联合国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具体表示。不仅如此,联合国正讨论“六国提案”, 企图以指责中国志愿部队的正义行动来阻止朝鲜问题的解决。周恩来还强调指出,菲律宾不仅在联合国通过侵朝决议时追随美国,更以其军队跟随美国进行了武装侵略;现在菲律宾也参加提案国主张先行停战,他的真实意图就非常清楚了,周恩来最后提出,朝鲜问题和东方的和平问题是分不开的。

在周恩来总理接见潘尼迎大使三天以后,12 月 14 日,在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第五届联合国大会,以 51 票的多数,通过了印度等 13 国关于在朝鲜所谓停战的提案。该提案规定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以“确定可以在朝鲜议定满意的停火的基础”。

美国在鼓吹假停战的同时,却在加紧备战。就在杜鲁门向全世界公开宣布“准备遵循谈判途径,设法终止敌对行为”的第二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各地总司令下达指示:“加紧进行全面战争的准备态势。”12 月 14 日, 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决定,将美国保持 18 个地面作战师的计划,由 1954

年 6 月提前到 1952 年 6 月完成。12 月 16 日,杜鲁门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同时决定设立国防动员局,扩大征兵计划和军火生产。

本来,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前后,毛泽东主席就认为战争可能拖长,至少再准备打它一年,如果敌人要求停战,它必须撤到三八线以南才能谈判停战。至于我军要不要过三八线的问题,当时还正在进行研究。彭德怀对此作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从军事上看,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

中,正面狭小,纵深加强,对其联合兵种作战有利;从政治上看,敌人放弃朝鲜,对其阵营不利,它的盟国也不要求它这样做,就是再吃一两个败仗, 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它还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也不会全部撤出朝鲜。我们方面呢,除了运输困难、气候寒冷和部队相当疲劳外,特别是由山地运动战转为阵地攻坚战需要进行临战训练。所以他建议第三次战役“暂不过三八线”,以便充分准备,来年开春再战。现在,13 国提案提了出来,客观上适应了杜鲁门政府限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的企图。

其实,美国对于 13 国提案也不完全满意。经积极活动,将该案一分为二。

第一案由 13 国提出,要求交战双方在朝鲜停战;第二案菲律宾退出,由 12 国提出,即召开国际会议商谈停战,划分非军事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远东问题。

12 月 4 日,五届联大以 51 票的多数通过了第一案,而将第二案无限期搁置,为美国争取喘息时间准备再打立下了法律根据。

12 月 22 日,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就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决议发表声明,揭露所谓在朝鲜停战的建议,实质上“是为着美国可以取得喘息的时间,准备再战,至少可以保持现有侵略阵地,准备再进”。声明指出:“在没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作基础,来讨论停战和谈判,都将是虚伪的,都将适合美国政府的意图,而不可能达到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善良愿望。三人小组一就地停战一和平谈判一大举进攻。这一马歇尔公式对中国人民极不生疏,因为在 1946 年马歇尔将军曾经帮助蒋介石如此反复地进行了一年之久,最后始宣布失败而去。中国人民在 1946 年既受过教训,又得到胜利,难道今天还会钻上这个圈套么?不会的,马歇尔将军的故技在联合国是不能重演的了。”

为了使马歇尔的故技不能重演,只能克服一切困难,打过三八线去。彭德怀将军对战局虽有所考虑,但决心贯彻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12 月 19 日深夜,彭德怀亲自起草了给毛主席的陈述他对第三次战役的意见:

毛主席:

⋯⋯两次大胜后,朝鲜党政军民情绪与中国志愿军的影响大为提高,速胜盲目乐观情绪也在各方面高涨。苏大使说:美军将速逃,要我军速进。这种意见,不仅是苏使意见而且是朝党中央多数同志的要求。据我看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作战有利,美伪军士气虽然较前低落, 现还有 26 万左右兵力。政治上敌人马上放弃朝鲜,对于帝国主义阵营说来是很不利的,英法也不要求美国这样做,如再吃一两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师, 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群山),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进,对现在十三兵团使用上不要太伤害元气。目前虽未到顶点,但疲劳(两个月不能安全休息)、物资不能及时补给、气候寒冷, 是值得严重注意的。现在开始战役接敌运动,此役除运输困难,气候寒冷, 相当疲劳外,特别是由山地运动战转为对阵地攻坚战(三八线原有相当永久工事),没有进行很好的普遍的教育。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我 8 日给你的报

告中提到暂不越三八线作战,充分准备来年开春再战;得 13 日复电后现已遵示越三八线作战。如无意外变故,打败仗是不会有的,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为避免意外过失,拟集中四个军(五十军、六十六军在两翼牵制敌人)首先歼灭伪一师后相机打伪六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时再打

春川之伪三军团,如不顺畅即适时收兵。能否控制三八线亦须看当时具体情况再行决定⋯⋯

彭德怀十二月十九日

两天后,12 月 21 日,毛泽东即复电彭德怀,同意其作战部署及方针, 并强调指出:你对敌情估计是正确的,必须作长期打算,速胜观点是有害的, 望设法给以说服。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心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休整是必要的。打法完全同意你的意见。感到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休整再战,这个意见也是对的。

12 月 26 日,毛泽东主席对战局的分析及兵力的部署,又向彭德怀等人发了如下的电报:

彭、朴①并告金日成同志及高岗同志:

⋯⋯现在的形势和 11 月间的形势相比已经改变了。11 月间决定派人民军两个军团深入朝鲜南部的计划,现在应加改变。现在敌人在三十七度至三十八度之间构筑防线,是有利于我军各个歼击的。美军主力守汉城区域,其一部守浦项釜山区域,在这两者中间,直至春川江陵之线则是伪军九个师。这样,就使我军能够不要走很远的路便能找到伪军及一部美军作战,而各个歼灭之。因此,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如果现在插入朝鲜南部,威胁敌人后方,就有分散敌人,使敌人变更部署,不敢在三十七度以北地区建立防线的可能,而汉城美军则有放弃汉城集结大田、大丘一带的可能。这样,将使我军作战发生很大困难,不易各个歼灭。因此,不但人民军二、五军团现在不要深入南部,而且全军主力(包括人民军)在此次战役后,应当后退几十公里进行休整,使美李两军感觉安全,恢复其防线,以利我军春季歼敌。此点要使朝中两国各主要干部充分明了。

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 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

毛泽东十二月廿六日

战役方针既定,立即分头行动,开始了临战前准备。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部署,南下六个军于 12 月 27 日秘密占领了战役进攻准备位置,开始了临战前的侦察和强渡江河、突破作战的各项准备。

在南下途中,战士们目睹了敌人的残暴罪行,极为悲愤。我志愿军某部一个炮兵连,深夜到达一个名叫彭湖里的山村。为了解情况,指导员张忠带着通信员,走向坐落在山坡上的一户人家。跨进院内,听不见犬吠鸡鸣,只见三间相互贯通的房子门窗洞开。张忠打开手电,发现炕上躺着三个血淋淋的女尸,下身赤裸,乳房被刺刀戳得血肉模糊。炕下又是一具死尸。张忠转身奔向东套间,只见炕上衣被乱七八糟,唯有一个竖立的旧大衣柜微微颤动。张忠打开柜门一看,里面蹲着一个 10 多岁的男孩,吓得浑身发抖。张忠对孩子说:“不要怕,我们是志愿军,是来为你们报仇的!”

孩子抽泣着说,他叫章德容,炕上的三具女尸是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嫂

① 朴,指朴一禹,当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子,堂屋内炕下的死者是他的母亲。孩子又拉着张忠他们到屋外一个草堆旁, 他的父亲躺在那儿被砍下了头。凶恶的敌人杀了他一家五口人。孩子哭泣着要求志愿军为他们报仇。

沿途所见,到处是敌人的血腥暴行,到处是人民群众的血泪控诉。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听到了受苦受难的朝鲜人民的血泪控诉,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从而加快了向南挺进的步伐。

就在志愿军向南挺进、第三次战役开始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将军接替已故沃克将军的职务,担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欲知李奇微其人,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