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奋力进击

黄粱美梦难实现,北韩军民齐奋战; 贼喊捉贼该休矣,横扫顽敌勇当先。

三八线上的炮声,震动了东方,震动了世界。朝鲜半岛的硝烟、拼杀, 引起了全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普遍关注。

为了欺骗世界舆论,在全面进攻之前,李承晚集团还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滑稽戏。

5 月 10 日,南朝鲜国防部长申性模发表声明说:“北朝鲜军队己将兵力集中在三八线。据判断,侵略的危险正在迫近。”与此同时,他们还向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和美国军事顾问团发出了警告。

5 月 11 日,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会见国内外新闻记者团,警告说:“北边危机已经迫近。为预防不测事件,保证韩国的安全,除靠美国援助以外别无他法,但美国的援助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5、6 月份不知道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并再次要求美国提供援助。同一天,南朝鲜海军部也发出警告,说有“国籍不明的舰船出没在近海”。

  1. 月末,南朝鲜作战处长姜文奉上校,把对敌我战斗力分析比较的情况向国会提出了报告,说明了增强军事力量和做好防御准备的必要。他说:“北朝鲜军队由人民军、警备旅、游击队、民主主义青年训练所及海、空军组成,

    合计 18.4 万人,而大韩军队则约有 10 万人,国家警察约 4 万人。在装备方

面,北朝鲜军队有 609 门野战炮,而我只有 91 门。敌人有坦克、装甲车 272

辆,而我只有装甲车 27 辆。敌人空军飞机有 168 架,而我只有联络机 10 余架。为了稳操胜券,要求美国多多提供帮助。”

  1. 月 8

    日,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罗伯特少将,在回答要证实危机说法的记者团的提问时,说明:“韩国军队已达到世界水平。万一北朝鲜军队前来进攻,像以往的事例(瓮津、开城事件等)一样,韩国军队有力量将其击退。” 6 月 19 日,美国国务卿顾问约翰·杜勒斯视察三八线后,在南朝鲜国会

发表了一篇煽动性的演讲,他鼓励李承晚集团为保卫自由而战,为完成统一而战。他说:“美国将在物质上和道义上援助韩国。”

依仗美国的支持,开战之前,李承晚集团屡发狂言,妄图一举打败金日成,进而占领平壤,实现他们“统一朝鲜”的美梦,结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迎接他们的不是“旗开得胜”,而是一败涂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保卫革命果实,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整个北朝鲜军民都动员起来了。继 6 月 26 日金日成发表广播讲话后,6 月 27 日,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致劳动党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公开信。号召全体党员要根据战时的要求改变党的工作,加强党的纪律。并要求所有劳动党党员掌握军事知识,做好一切准备,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敌人进行战斗并取得胜利。

在劳动党的号召下,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燃起了史无前例的捍卫自由与独立的全民抗战的熊熊烈火。大批的优秀干部和党员被派到人民军的各个部队;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报名奔赴前线;成千上万的工人组成工人团开赴前线;留在后方的工人、农民、妇女开展“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活动,以“前线突击队运动”、“青年作业班运动”等多种形式增加生产; 使军需品产量增加了五六倍以上。

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一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他们经历过 35 年外来残酷统治的痛苦,又经历过 5 年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生活,在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又勇敢地战斗了。当时,朝鲜人民军共编有 10 个步兵师,1 个坦克旅和 1 个摩托团;属于内务省的一些警备部队,负责守卫三八线地区。这支朝鲜人民的军队,虽然兵力不多,非常年轻,但它的军官素质,它的士气,它的政治觉悟,较之李承晚军具有极大的优势。

这支军队是以金日成率领的人民革命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的军官多数来自朝鲜人民革命军,也有来自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族战士。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不少参加过中国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他们要求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保卫、建设自己国家的斗争。人民军的士兵,绝大多数又是翻了身的工人和农民。他们坚决响应祖国的召唤,以坚决的战斗行动,给了进犯者以有力的回击。

击退敌人的进攻后,朝鲜人民军继续挥戈南下,矛头直指金川、华川一线。解放古都开城后,突破了临津江防线,直捣议政府。议政府是汉城的门户。在向议政府攻击前进的途中,人民军遭到李承晚的第七师、第二师的抵抗。南朝鲜的“国防军”组建了由 8 个步兵师和一些独立部队组成的进攻兵团。麦克阿瑟驻扎在日本的 3 个步兵师、1 个装甲坦克师和空军第五航空队以及美国第七舰队,随时准备支援李承晚部队作战,但是,正当汉城广播电台大嚷大叫议政府前线“大捷”的时候,6 月 26 日上午,人民军解放了这个重镇。

最使美国顾问们吃惊的是,南朝鲜部队士气低落,斗志丧失殆尽。他们的军官绝大多数是直到“八·一五”还佩着日本军刀,残杀了在中国东北搞独立运动的朝鲜爱国者的日军和伪满军的军官。它的士兵则是从南朝鲜人民中抓来的壮丁。在人民军向汉城进击的时候,李承晚军乱作一团。伦敦《每日快报》的西德尼·史密斯是首批抵达战地的记者之一,他对南朝鲜部队退却的场面作了典型的描述:

我看见一些卡车上的高级指挥官坐在士兵中间,戴着雪白的手套,一只手握着佩剑,另一只手擎着树枝做雨伞。离奇的现象到处可见:一些南朝鲜人在前线骑着军马逃跑,牲口被枪炮声吓得挣脱缰绳或者扬蹄跺脚;韩国士兵用枪逼着老百姓脱下衣服,穿在自己身上遮住军服,以便混杂在逃难的人流之中,军官则站在一边无动于衷。

正午时分,北朝鲜又显示出另一种优势。当时,汉城上空乌云刚刚散去, 两架银灰色的二次大战时期的苏制雅克式螺旋浆战斗机多次飞过汉城和金浦机场上空,但是没有扫射。4 个小时以后,雅克飞机又来了。其中两架以极其准确的火力猛扫金浦机场,击中了控制塔台,一个储油罐以及一架美制 C

—54 运输机。其余几架攻击了汉城附近的一个小型机场,击伤、击毁了 10

架教练机中的 7 架。随后,这些飞机又沿着公路往北飞,任意地向惊恐万状的韩国部队射击⋯⋯

但是,前线的美国军事顾问们偶尔也用无线电发回振奋人心的报告。韩国部队在议政府附近的几个营正在组织反击。少数韩国部队依据坚固的阵地,已经设法阻遏了北朝鲜的进攻。预备队正奔赴前线,按照预定的计划, 正在破坏道路和桥梁。韩国陆军能否顶得住以便重整旗鼓,或者根据美国顾

问一再坚持的方案,使美国来得及派遣作战部队挽救他们,这还是个谜。灾难迫在眉睫,据说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依旧流露出漠然处之的神态”。星期日下午 6 时,也就是在战争发生 12 个小时后,正在东京的杜勒斯前去求见。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是共和党著名的外交事务发言人,新近被国务卿艾奇逊聘请入幕,协助对日和约的谈判。当杜勒斯来到这位自命不凡的总司令官邪时,麦克阿瑟正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的咋叽衬衫领敞开着,嘴里衔着人们所熟知的玉米茎烟斗。“迄今为止,前线传来的报告依然是零星的。”麦克阿瑟对来访者说,“假如华盛顿对我不碍手碍脚的话, 我可似把一只手缚在背后,只要一只手就可以对付。”

杜勒斯返回寓所,根据麦克阿瑟提供的一些情报发报给迪安。艾奇逊: “南朝鲜人有可能运用自己的力量阻止并击退进攻,如果这样,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他们无力做到,那么,我们相信应该动用美国部队。⋯⋯坐视南朝鲜无端遭受武装进攻的蹂躏,将会产生一连串的灾难,很可能最终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迪安·艾奇逊十分仔细地阅读了这一电报。艾奇逊明白杜勒斯是在野党外交政策的主要发言人。杜勒斯“不是庸碌之辈”,他的意见“理应受到重视”。杜勒斯在东京下榻的饭店里起草了这份电报,这使他成为第一个以文字形式提出美国使用军事力量干预朝鲜战争的人。

且说向汉城溃退的南朝鲜军队,先是企图利用仓洞和双门洞的丘陵地带组织防御,继又企图利用弥阿里一带环抱京元公路的山岭组织抵抗。英雄的人民军于 6 月 27 日中午突破了仓洞防线。当晚,利用黑夜,渗入洪陵,使所谓的“弥阿里防线”完全失去作用。

在人民军向汉城进击的时候,李承晚惊恐万状。他接到京城可能失守的报告,于是决定逃之夭夭,以免束手就擒。这位“总统”认为,如果北朝鲜人民军俘虏了他,那么他毕生奋斗“谋求朝鲜独立”的理想终会成为泡影。夜幕降临时,李承晚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一走了事,还是留在原地”。

晚 9 时左右,南韩代理国防部长申性模把美国大使穆乔请来,参加了这场“有趣的”讨论。对此,穆乔大使作了如下的回忆:

“我一抵达,李总统就对我说,内阁刚刚开过会,认为如果他落入共产党之手,对于朝鲜的事业将是一场灾难。并且他们的防御能力较差,他们还是撤离汉城为好。

“听到这里,我感到震惊。我十分谨慎地提醒李承晚,他的部队在这次突然袭击面前打得相当不错,还没有哪支部队放弃抵抗。我这样说显然是夸大其词,但却是为了一个原因:要李承晚留下来。

“确实,其中有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或者溃不成军。我同意他的意见, 即在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落入共产党之手。我们面临棘手的时间问题,也就是尽可能地留在汉城,以激励我们的部队,同时不要被敌人掳去。”

这位美国大使告诫李承晚说,如果他逃跑,消息一经传开,“就不会有一个南朝鲜士兵抵抗北朝鲜的进攻”。整个南朝鲜陆军将不战而垮。李承晚依然执意要离开。为此,大使回答说:“好吧,总统先生,你自己拿定主意, 但是我呆在这里不走。”

为了鼓励南朝鲜士兵为他们效命,这位美国驻南朝鲜大使,还在汉城中央广播台发表广播讲话,赞扬了南朝鲜军队的“顽强精神”。他说:“南朝鲜能够保卫住。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尽到自己的责任,给国民增加勇气。”

但是,在此期间,从议政府方面来的难民成群结队地进入了汉城,北朝鲜的飞机在扫射了金浦机场后,又扫射了中央厅,人心愈来愈浮动。

穆乔回到使馆,考虑美国人员的家属去留问题。如果他们撤离朝鲜,南朝鲜人可能就会认为,这是美国要抛弃他们的信号。美国人的住宅区已经处于戒备状态,到了这天的下午,使馆的 WVTP 电台要求美国人或是呆在家里, 或是坚守岗位,“这是由于局势的需要”,并说,“还没有理由惊慌失措”。

不过,暗中一项绝密的撤退计划早已拟定。按照这个计划,美国人员由金浦机场乘飞机撤离。只要从电台向日本发出加急密电,飞机就会飞来。不过,穆乔担心这一计划的效果,因为保卫汉城通向机场的一座桥梁是成败的关键。按照其他的撤离方案,眷属将从仁川港或釜山港登船撤离,或者从水原机场坐飞机撤离。

在美国使馆撤离之前,6 月 27 日凌晨两点,李承晚带着他的几名亲信和细软乘坐特别列车逃往大田去了。接着 3 点钟,李范奭主持召开“非常国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政府撤至水原。对于是否继续“保卫首都”, 在“国防部”内也出现了意见分歧、“国防部长官”申性模、“总参谋长” 蔡炳德惊魂未定,一致主张立即放弃汉城。但是有些所谓少壮派将领“坚决反对”,结果谁也怕承担放弃“首都”的责任,只好硬着头皮决定“死守”。

在敌人加强汉城防御以前,主攻方向人民军联合部队迅速从正面和侧面进攻汉城,围歼敌人的基本力量。最高司令部为了统一指挥前线的人民军联合部队,由崔庸健将军担任汉城前线的总指挥。经过顽强的冲杀,敌人在仓洞的防线被突破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保卫相崔庸健发出劝降广播讲话。蔡炳德再也沉不住气了,“死守”的决定放弃了,他手忙脚乱地立即决定,把“陆军本部”移至始兴,并命令工兵“在敌人突入市内两小时前” 炸毁汉江大桥。

汉江桥是在汉江上架设的唯一的桥梁,南朝鲜军队的安危和进退全靠这座桥了。因此,美军顾问和蔡“总参谋长”就爆破这座汉江桥的问题商定: “由陆军部(可能的话由蔡总参谋长)确认敌人的坦克接近桥畔时,再行爆破。”但是,在此之前,国防部副部长已下令要凌晨 1 时 30 分爆破,为了改变这一决定,国防部速派作战局副局长张昌国将军乘车传达延迟爆破的命令。但在通往大桥的途中,公路上挤满了难民,很难前进。张昌国好容易接近到离汉江桥头 150 米处时,只见闪出一颗巨大的橙色“火球”,接着响起

了巨大爆破声。约 10 分钟后,又是一声巨响、这样,6 月 28 日上午 2 时 15 分,汉江桥就被彻底破坏了。

当时,桥上有 3 列车辆长队和难民混杂在一起南下;桥北侧的大道上,

排成 8 列的车辆和炮车,军队和难民混杂在一起,挤得寸步难移。据事后查

明,这次爆破,难民、军队、车辆和两节桥梁一起被炸飞,夺去 500—800 人的生命。同时,切断了南朝鲜军队主力的退路。

汉江大桥被炸时,南朝鲜军队的主力第二、第三、第五、第七师和首都师都在汉城的外围防线,还有相当的战斗力。上午 6 时,美军顾问团用渡船逃出汉城时,这些部队还在利用汉城周围的山丘进行有组织的防御。但是, 他们当知道汉城东门的防线已被突破及汉江桥被炸毁的情况后,便争先恐后地撤退到江岸。然后,利用筏子和渡船,或者游泳渡过汉江。不过,几乎丢弃了所有的装备。

就在汉城外围敌人主力溃逃的同时,城内的残敌还在利用重要的建筑物

和堡垒进行垂死抵抗;但是人民军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以勇猛顽强的行动迅速占领了南朝鲜“总统府”的办公厅、发电厂、广播电台、邮电局、银行和交通运输枢纽。最先冲进总统府的坦克兵,在屋顶上升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红旗。至 6 月 28 日 11 时 30 分,汉城完全获得解放。

与此同时,东线人民军解放了江陵和春川两市。春川处于北汉江和照阳江的汇合处,又是洪川至原州的南北交通的枢纽。至此,北汉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是役共歼灭敌人 21000 多人。这一胜利大大提高和鼓舞了朝鲜军民的斗争勇气。

在朝鲜人民军的勇猛打击下,南朝鲜李承晚的军队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这一下可急坏了华盛顿政要,他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杜鲁门政府要准备进行武装干涉了。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