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飞越大西洋

——1930 年获奖者:〔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Sinclair Lewis)

1930 年 12 月 10 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大厅里华灯高照,金壁辉煌。当瑞典国王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奖金交给一个面容消瘦的美国中年男子的时候,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获奖者热泪盈眶,异常激动。因为他今天不仅是以一名作家的身分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荣誉,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的祖国和新兴的美利坚文学赢得了世界公认的崇高地位。从 1901

年起,诺贝尔文学奖已历时三十年的历史,然而,三十年来,唯有 1913 年那次,“桂冠”横跨过了欧洲大陆(授予印度“诗哲”泰戈尔)其余全部获奖者均是欧洲人。如今,这顶“桂冠”飞越大西洋,使美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名册上。他,就是辛克莱·刘易斯。

1930 年,在诺贝尔文学奖的侯选人中,苏联作家高尔基,无疑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坛宗师。然而,瑞典文学院并没有把大奖颁给他。法国诗人瓦莱里也是一位呼声极高的竞选人,但由于三年前法国的小说家柏格森刚得过奖,瑞典文学院认为,此年度“桂冠”不宜再给法国。在经历了三十年的评选活动后,颁奖国难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尚未问津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而那时候,刘易斯的名声正在欧洲日益鹊起,他的作品《大街》、《巴比特》、

《阿罗史密斯》在瑞典非常畅销,1929 年出版的《多兹沃思》受到瑞典文艺界的好评。在 1930 年 11 月 5 日瑞典文学院的表决会上,著名的修克教授极力赞扬刘易斯的新著《多兹沃思》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刘易斯就这样较顺利地获得了瑞典文学院多数院土的支持,以在创作上“描述的刚健有力、栩栩如生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的评语而一举夺得 1930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刘易斯于 1885 年1 月 7 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苏克萨特镇的一个医生家庭。1902 年,即在刘易斯十七岁那年离开家乡,到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读大学预科,翌年进康狄涅克州纽黑文的耶鲁大学文学院学习。1910 年以后, 先后在爱荷华州、旧金山、华盛顿的几家报刊杂志社工作过。他的处女作《我们的雷恩先生》发表于 1914 年。1920 年,他的长篇小说《大街》问世后, 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同时也标志着刘易斯创作的成熟期已经开始。他发表于 1925 年的《阿罗史密斯》曾获 1926 年的普利策奖。《大街》以乡村和小市镇为背景,通过一对夫妇的曲折经历,揭示了小市镇的闭塞和保守,嘲讽了市民的偏狭、愚昧,也讽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阿罗史密斯》通过一位名叫阿罗史密斯的医生的经历,揭露了医学的商业化,对于腐朽的社会给予了辛辣的讽刺,真实地反映了二十年代美国医学界的状况。刘易斯一生写了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还发表过论文、特写、诗歌和剧本等。他虽然在创作中从某些侧面揭示了中产阶级生活中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但他批判中产阶级的同时,又同情他们,喜爱他们,这无疑对小说的批判力带来一些局限。刘易斯 1951 年 1 月 10 日在意大利罗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