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牢骚的文坛宗师

——1929 年获奖者:〔德国〕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虽然托马斯·曼于 1924 年底推出《魔山》,可是他仍可单靠《布登布鲁克斯》一书取得获奖的资格。虽然他的另几部小说,特别是《特里斯坦》、

《托尼欧·克洛格》以及《死于威尼斯》——均有极为深刻的心理分析与高度的艺术造诣,可是这些远不足以确定他的获奖资格”。这是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会长霍尔斯陶穆写在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的审查报告中的一段评语。

然而,托马斯·曼对于这一评语并不满意。其原因是扬此抑彼,贬低了

《魔山》。依他看来,《魔山》是具有世界性地位的传世佳作,他应以《魔山》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而获奖。然而,他没有成功。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霍尔斯陶穆尽管对《魔山》的题材也很感兴趣,但他以为从艺术角度而言, 这部作品却是一部失败之作。尽管这届文学奖的“桂冠”已戴到托马斯·曼的头顶,但他还是牢骚满腹。获奖不久,他在给法国著名作家纪德的信中强烈地表达了他与瑞典文学院的评语相悖的不满情绪。他说:“关于这部作品

(指《魔山》),我所听到的尽是很不谅解的评语,指责的人大多想证明它不是一部小说,而是理性和某种批评精神的产物。奇怪的是,一位诺贝尔委员会有相当影响力的著名批评家——博克教授,曾在公众场合说这部作品是蹩脚的艺术品。因此,瑞典文学院授奖于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的早期作品

《布登布鲁克斯》,这是院士的共同的心声。从各方面来看,瑞典文学院是完全走偏了。单靠《布登布鲁克斯》,我绝对无法足以获得瑞典文学院的褒奖。总之,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确实是由这部倒霉的小说造成的。我深信, 这部小说的故事性不但能胜过了它所包含的分析与哲理性的议论,而且使它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显得更加突出。”这一点足以证明托马斯·曼的牢骚情绪。

1929 年的侯选人名单上,共有二十四位来自各国的作家,可是,事实上那些人当中,只有一位在成就上足以与托马斯·曼抗衡,那个人便是伟大的德国诗人史蒂芬·乔治。乔治是一个抒情的天才,那时他刚刚获得歌德奖。最后,瑞典文学院经过反复衡量,还是确定将大奖授予托马斯·曼。1929 年12 月 10 日,托马斯·曼率领全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托马斯·曼于 1875 年 6 月 6 日出生在德国北部靠近波罗的海的卢卑克城。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倒下》发表后,获得文学界的好评。他的代表作

《布登布鲁克斯》(1901)以商人布登布鲁克斯一家由盛到衰的四十历史为主要线索,艺术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社会的生活面貌。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的世界观和创作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没有认清德国统治者发动的战争的本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曾抱着对美国“自由”、“民主”的幻想迁居美国,1952 年又因这种幻想的破灭而回到瑞士定居。托马斯·曼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余年,著有长篇小说《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雅阔布的故事》(1933)、《年青的约瑟夫》(1934)《约瑟夫在埃及》(1936)、《赡养者约瑟夫》(1943)〕,中篇小说《马利奥和魔术师》(1930),短篇小说《沉重的时刻》等。

1955 年 8 月 12 日,托马斯·曼在苏黎世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