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的春天

——1937 年获奖者:[法国]马丁·杜·加尔

(Roger Martindu Gard)

素有“隐士”之称的法国小说家马丁·杜·加尔,平时性情孤僻,喜好沉默思索,极力避免在公共场合露面。当 1937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降临到他头上的时刻,他从一个“沉默寡言的隐士”一跃而成为“电影明星” 般的人物。他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在市政厅的传统性的宴会上,他当着五千多名来宾的面,平生第一次发表公开演讲,把获奖喻为自己生命的“春天”, 感谢瑞典文学院对自己的褒扬。

瑞典文学院将 1937 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马丁·杜·加尔,是“由于他那一系列名为《提波家史》之小说表现的强有力艺术性与真实性”。他是第六位获奖的法国人。

出马角逐这届文学奖的侯选人共有三十六位,其中包括梵乐希、狄哈梅、季欧诺。季欧诺是由好几千名崇拜他的法国人及美国人推荐的。伟大的法国诗人克劳代尔首度参加角逐。北欧舆论界虽然并不怀疑马丁·杜·加尔的成就,可却不屈不挠地支持芬兰小说家兰帕,竞争相当激烈。

马丁·杜·加尔从 1934 年首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起,一直是竞争场上较活跃的“老手”。这一“活跃”主要是指他本人出色的文学创作成就,一直被瑞典文学院所注目。他的《提波家史》发表后,在法国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有的评论家将把它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相提并论,是二十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潮流中较有代表的一部力作。

马丁·杜·加尔于 1881 年 3 月 25 日生于巴黎西郊讷伊镇一个职业性的中产阶级家庭,少时聪颖,爱好文学,1899 年考入巴黎国立文献学院求学。

《成功》是加尔的处女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丁·杜·加尔应征入伍,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在海上运输队服役,他创作的《勒路神父的遗嘱》

(1914)、《如此大胆》(1928)两部笑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代表作《提波家史》就是根据他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工而成的,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小说主人公提波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后冲突,同时又通过小说中不同宗教信仰的封达南一家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那次大战中法国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和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加尔后期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德·莫特上校的日记》,动笔于 1941 年,但他晚年多病仍坚

持写。1958 年 8 月 22 日,马丁·杜·加尔病逝于贝尔,他未能完成这部著作便匆匆离开了人世。